广义上的三峡

泛指整个三峡库区

西起重庆,东至宜昌

全长660公里的三峡腹地

1992年,三峡工程立案后

这一概念才广为人知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

三峡大坝

01

龙骨微光,文明传承

大江大河总能孕育出悠久的人类文明

长江流域也不例外

1985年,重庆市巫山县龙坪村龙骨坡

随着“巫山人”颌骨及牙齿的出土

发掘出了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

”巫山人“想象图

这一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证明了早在214万年

古人类就已经高举着粗糙的打制石器进入三峡

作为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

从此再没有离开过三峡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

龙骨坡”巫山人“遗址

位于瞿塘峡东口的大溪镇

发现了距今6800年前大溪文化遗址

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屈家岭文化城背溪文化交汇、交融

中国先民在这里打通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文化走廊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4)

大溪文化发掘遗址

先秦时期,三峡地区是巴人楚人活跃的地区

巴楚大地的名声也流传至今

《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

巴人自称是三皇伏羲的后裔

因巴地盛产井盐

也有了”盐巴“这一名词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5)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有廪君和盐水神女的传说

巴人尚武,奋勇好斗

《华阳国志》记载春秋时期,巴国内乱

巴国将军巴蔓子到楚国求援,被迫许以三城为谢

内乱平定后,楚国按约索要三城

巴蔓子不从,割下头颅送至楚国,说:

“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

至今,重庆各地仍有巴蔓子遗址

忠义千秋,他是三峡人敬仰的英雄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6)

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渝海大厦的负二层,便是巴蔓子墓

受秦、楚两国的不断压迫

巴国都城虽定都江州(今重庆),却几经辗转

重庆丰都四川阆中也有其都城的遗迹

而其先王陵墓多在(今重庆涪陵)

最终,巴国于公元前316年灭亡

巴人逐渐融入周边其他部族之中

现在的土家族,相传便是巴人的后裔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7)

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三峡文化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汉书》中记载,楚人信鬼神,重淫事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8)

太一将行图 所谓淫事,是指类似图中的繁琐的祭祀仪式

三峡地区群山耸立,深插入云

在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阴阳交替之间

更是形成了”崇鬼信巫“的文化信仰

一是以丰都为中心的鬼神文化

一是以巫山巴东为中心的巫文化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9)

丰都鬼城

大宁河沿岸的悬崖绝壁上,

古人或依山置棺,或开凿人工洞穴置棺

生于山水,葬于山水

悬棺在三峡地区广泛分布

巴东龙船河、巫山铁棺峡、奉节盔甲洞......

都曾发现大量的悬棺

最古老的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0)

瞿塘峡的棺木峡悬棺

三峡古早文化的形成,奠定了现代三峡文化基调

而三峡本身,犹如一双张开的双臂

一手连接着巴蜀文化,一手沟通起荆楚文化

三种文化,相互借鉴吸收,发展传承

02

才子佳人,英雄史诗

两岸群山与大江东去的长江水相辅相成

时而英武豪迈,时而幽静深沉

彷徨于山水形势间的屈原

楚辞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立于三峡岸边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1)

宜昌凤凰山屈原故里,其东侧毗邻三峡大坝

橘颂》中”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或许就来自三峡文化的塑造

山鬼》中”雷震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yòu]夜鸣

或许就来自群山之间的见闻

天问》中”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或许来自日出日落的思考

......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2)

宜昌屈原故里龙舟赛

王昭君,从西陵峡口走向边塞大漠

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的离愁别绪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乡愁难舍

山水间养育出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千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3)

宜昌兴山县昭君故里

秦良玉,明末女将、民族英雄

在那个风云激荡、局势诡谲的年代里

义旗高举,保境安民

是唯一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4)

秦良玉像

三峡勾连巴楚,锁钥长江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刘备东出三峡

从白帝到夷陵,七百里连营,付之一炬

无奈英雄折腰,季汉大败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5)

刘备像。《历代帝王图》唐·阎立本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夔门东侧

汉末公孙述据此筑城自号白帝,因此得名

刘备夷陵大败后托孤在此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是这位帝王临终前对儿子最后的谆谆教诲

而白帝托孤也成就了千古君臣际遇的典范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6)

白帝托孤塑像

抗日战争中,三峡因其长江咽喉的特殊地理愈发重要

重庆合川人卢作孚,与他创建的民生轮船公司

领导了“中国的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

40天时间里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

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7)

宜昌大撤退全景图

在今三峡大坝下游20公里处

巍然一座石牌要塞矗立江边

1943年5月,石牌保卫战打响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

14天艰苦战役英勇奋战

中国军队赢下了这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8)

石牌保卫战敌我态势图

三峡的人文,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500年前,郦道元来到三峡

记录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山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水

还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林

这便是他眼中的三峡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19)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

1200年前,李白从江油出发

经江州、夔州沿江而下到达白帝城

在他第一次出川的旅途中

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

开启了他传奇浪漫的“诗仙”的一生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0)

安徽马鞍山市李白墓。也是“中国最野的酒类展览馆”

李白之后,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后期寓居夔州

在夔州的两年里,共创作了437首诗作

登临三峡之巅的他,写下了“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也奠定了今天的奉节“中华诗城”的美称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1)

四川成都市杜甫草堂

李白杜甫身后,无数的诗人来到三峡

孟郊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白居易巫山暮足沾花语,陇水春多逆浪风。

陆游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

三峡,因而在文化长河中永生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2)

重庆忠县白公祠。公元818年白居易甫任忠州刺史

03

三峡好人,他乡故乡

16年前,一部《三峡好人》的上映

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奉节这座小城

更聚焦到在三峡变迁的关键历史时期

市井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中的坚持与守望

一个个具象的小人物个体

就如同大时代下的你我,像无数个“三峡好人”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3)

三峡好人剧照

历史上三峡地区一共经历了8次大规模移民迁入

尤以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影响最为深远

三峡好人”从何而来

大量的移民通过三峡涌入盆地的过程中

也大量的滞留在三峡沿岸

清末巫山县73姓,从湖广迁入的就有26姓

民国时期云阳县178姓,湖广迁入33姓

一江枕带,巴楚同风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4)

搬迁复建在湖北省秭归县凤凰山上的三峡古民居

很难想象,在缺乏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

溯江而上的三峡先民身处大江之上

面对湍急的长江和遍布的险滩

在一声声川江号子

以血肉之躯打通川江

岩壁上的纤痕虽然已经淹没水底

其坚韧的性格早已烙印在三峡人心中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5)

1946年三峡江段的纤夫

大江之上,三峡两岸

山区交通主要由凿山而成的“碥路”组成

也形成了当地特殊的“挑夫”群体

一根扁担,两条麻绳

穿梭于各个码头之间,爬坡上坎

挑起了一家的生计

与纤夫和袍哥一道担起了三峡的码头文化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6)

磁器口,嘉陵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

码头诞生了现如今随处可见的麻辣火锅

穷苦的码头工人们用物美价廉的动物下水

重油、重麻、重辣压制它们的腥膻味

无意间成就了重庆“火锅之都”的名号

沸腾之间,城市烟火汇聚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7)

鸳鸯火锅。90年代为适应市场变化应运而生

火锅之外,之前爆火的榨菜也是三峡特产

涪陵万州丰都沿江城市都是其的主产区

这一风味独特的腌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传统手法工艺的“风脱水

也是长江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8)

正在晾晒青菜头的手工艺人

三峡最有特色的酒是“咂酒

高粱小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

饮用时以空管吸吮

在当地颇为流行,工艺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

堪称“中国酒文化的活化石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29)

垫江咂酒

三峡的是柑橘的三峡

红橘杂柑脐橙柠檬柚子

......

从江边到山巅,密密麻麻

一年四季,果实压枝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0)

因为地形条件的限制,三峡库区柑橘采摘仍以人力运输为主

千万年的三峡迎来送往了无数过客

这里是故乡,也是他乡

三峡终将何去何从

只有一代一代的“三峡好人”才能给三峡答案

04

世纪工程,三峡大坝

早在1919年孙中山便在《建国方略》做出过构想

“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三峡工程的萌芽自此开始

建成后的三峡大坝

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坝高181米,坝长3335米

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

超级工程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1)

三峡大坝蓄水前后对比

三峡工程的兴建,带来了一个新的群体

三峡移民

140万人背井离乡,带着对故土的不舍

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甚至有人需要远赴江浙闽粤等沿海地区

牺牲不可谓不大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2)

“那天的鞭炮声一响,整个江面都跟着恸哭起来。”

很多外迁的人最终还是回到了三峡

但三峡早已物是人非

连同旧时家园在内的记忆深埋水下

重庆涪陵,长江南岸的白鹤梁深埋水下40米

国家在这里创造性的修建了一座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让这座历经1200年风雨的“水下碑林”得以保存下来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3)

蓄水前露出江面的白鹤梁题刻

张飞,三国时期季汉著名将领

身死之后,留下了“头在云阳,身在阆中”的传说

故老相传,张飞头颅顺江而下,在云阳出水

人们便在此处修建了张桓侯祠,也即张飞庙

这个三峡移民中最“大”的移民

在离旧址30公里的新家原貌安顿下来

继续守护着这一片他已经守护的千年的土地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4)

巴蜀胜景,文藻圣地。“江山清风”为清国子监学正彭聚星所题

如今的三峡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百年筑梦

中华民族,辉煌复兴!

三峡的人文风光是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人文三峡)(35)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