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1)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译文:

深山白云之间有山溪流泉和袅袅茶烟,

坐饮香茶非常迷人令我更加深爱此山。

岩石下系着的小船也不愿离去,

沉醉在暮色中的清溪流水潺潺声中。

注:

元居士:指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少有才名,曾经拜相,其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终生诗茶之友。823年,元稹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青山潭:山中的溪流深水潭。具体地址不详。疑在杭州、湖州等地。

清香之茶:清香之茶。

维舟:系船停泊。

潺潺(chán chán):指流水声,或水流动的样子。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2)

评榜词

《史上最美茶诗》评为第16名。此诗为唐代的咏茶传世名篇。此诗极其富有意境与气韵,其所蕴含的唯美、高旷、清雅、幽远、宁静,令人为之神往。写不尽的深山香茶,写不尽的心神悠扬,写不尽的大唐茶韵,写不尽的江南风华。不动声色之间,尽显禅茶一味。

一代江南高僧,多与名士高人为伍。灵一禅师是个和尚,在星光熠熠的8世纪大唐,也是一代风云人物。作为一代高僧,常居江南之地,虽交游甚广却独与高僧名士往来。他与陆羽、皎然、皇甫兄弟、朱放、灵澈上人、元稹、吴筠(著名道士,唐代余杭三个获皇帝召见的人之一)、张继(枫桥夜泊)等人均来往密切。约公元760年,灵一禅师曾经带陆羽前往洞霄宫。灵一禅师留诗《宿天柱观》:“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暂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3)

这首茶诗就是灵一禅师与著名诗人元稹,在远离尘世喧扰的青山溪水间,品茶论禅、谈诗论道。为山水茶香所醉,为天地禅味所迷,遂作诗以记,而成传世名篇。

全诗自然清新、禅意缭绕。从山水到茶韵,从风景到心境,从红尘到禅境,层层推进,令人心驰神往。全诗静中有动,画中有人,人于山间;画面清幽隽永,禅理、道境与红尘交融;岂非正是一幅极致唯美、意境高远的“山水醉茶图”?抑或是一幅“高僧悟道图”?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4)

上半首“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写的是饮茶情景。深山白云之间,清溪野泉流过,灵一与元稹汲取山泉煮茶,茶烟袅袅之中,茶的清香令人迷醉,这座青山同样令人迷醉。山、云、泉、烟、茶,还有好友煮茶论道,禅悟人生。能不爱此时吗?能不爱此山吗?一个“爱”字,尽现饮茶之趣,尽现回归自然之趣。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此句极为明确地阐述了唐代茶道思想的通天大道,就在回归自然之中。唐代禅茶流派的茶道境界,确实已是令人高山仰止。而唯美的诗句,展现山水之间的煮茶幽趣,令人不禁沉醉其间。

下半首“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是寄景写情,写的极妙、极美!通过拟人化地描述一叶小舟沉醉于暮色流泉而流连不去的情形,映射出两人留恋不已、不忍归去的独特心境。此时,天色渐晚,暮色之中,流水潺潺。灵一与元稹两人,临水煮茶整整一个下午,于山水幽幽之处茶禅两得,自是不忍归去。留恋者,自然也,出尘也,禅境也。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5)

唐代茶人煎茶,既讲究茶泉品质与环境,更重意境;是以此诗极有不在于茶,而在于山水之间的深意。深山白云,野泉茶烟。茶禅共鸣,物我两忘。不忍离去,更在于禅韵与道境,是为不愿回返红尘之界,深醉于山水与茶禅合而为一的妙境。

心有自然,则眼里尽是自然。心有悠然,则茶里尽是悠然。白云、青山、小溪,岩石、湖水、小舟、炉烟、茶香、暮色。陶醉其中,醺然不知身何处。山水之乐,尽在闲适与幽远。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6)

纵观唐、宋、明三代的茶道特征,不难发现各具特色。唐代茶道重在意境,从魏晋时期发展而来的美学到了唐代则取得突破,核心就在于意境。而宋代茶道重在“”字,从而成为宋代雅文化的核心,也是雅文化的平台。明代茶道则重在精致

三代相比,唐代茶道最具创造力,思想层次也是最高。道释儒三个文化体系,在唐代确实是具有大融合之像。宋代则是风雅入骨、淡泊悠然,生活皆美学,无处不茶香。明代茶道则重在精细、精致,独求于技艺与隐逸。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7)

灵一禅师与皇甫冉来往尤密,留有多首诗歌为证。

灵一《赠别皇甫冉》

幽人从远岳,过客爱春山。

高驾能相送,孤游且未还。

紫苔封石井,绿竹掩紫关。

若到云外峰,齐心去住间。

灵一《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

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

自可长偕隐,那言相去赊。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8)

灵一禅师,姓吴氏,唐代高僧,广陵人(今扬州)。曾居若耶溪云门寺与余杭宜丰寺。禅理之外,诗文出众,茶道尤佳。素与高僧名士来往,超脱红尘之外。曾拒绝皇帝征召,隐居山野修禅。

灵一《林公·支公信高逸》: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

——摘自《史上最美茶诗》,逍遥哥编著。

图片来自网络。

唐代咏茶名篇,沉醉于山水与茶禅的妙境(9)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

《人类茶简史》独家授权音频书,已于2022年4月6日起在“喜马拉雅”正式播出,欢迎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