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结婚,新郎骑马,新娘坐轿;

南方人结婚,多乘船。我是浙江上虞人祝英台,当年就是这样乘船嫁到马家的。

马家是鄮城县世家大族,但是自从与马家订亲后,我愁眉紧锁,终日叹息。“问女何叹息”?还不是为那薄情郎——梁山伯。

求学: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芳草地,潇洒一团银。辗转求学辞故里,一童一扇化男身,难测女儿心。

这首《忆江南》说的是我女扮男装求学的故事。

话还得从6年前说起,那一年,我14岁,将笄之年。我是阿爷(父亲)的独女。阿爷是个有才华的人,奈何膝下无子,他常感叹:“要是我有个儿子该多好啊,一来把这一身的才华传给他,二来让他考个功名,证明这才华是有价值滴。遗憾呐!”

这话,听得我心里酸楚。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于是自告奋勇,请求阿爷允许我女扮男装去求学,遂了他老人家的一桩心愿。阿爷一开始是拒绝的,但软磨硬泡之下,我终于得以去杭州求学,跟随我的还有一个执扇的童子。为何带扇?因为我们东晋人都是很文雅的,走路时必执扇,若遇熟人打招呼,必须要用扇子遮面以示礼貌。

路上,便遇到了生死冤家——梁山伯。

祝英台跟梁山伯的故事(一场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1)

(杭州万松书院;图片来源:网络)

山伯是会稽郡鄮城县人士,原来他也是到杭州万松书院求学的。

我见到他的第一眼,便产生了化学反应。观其容貌,仪表堂堂,真个是“恺悌君子,莫不令仪”;与他言谈,“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见他做事,“氓之蚩蚩,忠厚老实”。

缘已定,义难休。亘古为庐春共秋。天地膝下求伯仲,不识桃李揽温柔。

这首《捣练子》说的是我与山伯结拜为兄弟的故事。

《诗经》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志同道合同伴的回应)。我何等的幸运,能遇到“嘤鸣”知己。于是,在童子的见证下,我们在草桥拈土为香,结为拜把子兄弟。山伯大我一岁,我称他为梁兄。

转眼是三年的同窗学习。我们同吃同住,一起切磋学问,相互扶持。春来花丛赋诗,夏至柳荫论道,秋夜畅谈古今,冬日品茗对弈。这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春草年年绿,已三年,我对他的柔情,也如春草般渐渐地生长起来。

爱情:人间事,几圆缺,奈婚约!

沿路吟诗论友,花色袭人如酒。借醉指双鹅,欲把雌雄浅漏。

说透,说透?羞里迟疑时候。

这首《如梦令》说的是我以隐语向山伯透露自己是女儿身的故事。

我为何要向山伯透露秘密?因为在杭州求学的第三年,我收到阿爷来信,来信盼望我毕业后,速与鄮城县土豪马家少爷表字文才的结婚。阿爷也好了却“子平愿”。原来,他不知道我与山伯的事。

马文才是何许人也,我不知道,人品是好是坏,我更不知道,阿爷也太自作主张了!不行,我得告诉梁山伯。毕竟,我理想的婚姻是“和美”的,夫妇和睦,美美与共。这,恐怕只有山伯才能给我。

哎,万一告诉他我是女儿身,他拒绝了我,如何是好?还是不要明说,试试他到底喜不喜欢我再做决定。于是便发生了如下的场景对话:

(在万松书院毕业前,十八里长亭送别之处)

我:梁兄,你看山上花开好艳。

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

我: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

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继续前行,见一片清水荷花塘)

我: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继续前行,前面到了一条河,漂来一对大白鹅)

我:公的就在前面走,母的后面叫哥哥。

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母鹅叫公鹅?

我:你不见母鹅它对你微微笑,它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我:……

我:我临别想问你一句话,问梁兄你家中可有妻房配?

山伯:你早知愚兄未婚配,今日相问为何来?

我:要是你梁兄亲未定,小弟替你来做大媒。

山伯;贤弟替我来做媒,但未知千金哪一位?

我: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你梁兄可喜爱?

山伯:九妹今年有几岁? 品貌如何?

我:她是与我童年乃是双胞胎。她品貌就像我英台。

山伯:但未知仁伯肯不肯?

我:家父嘱我选英才。

山伯:如此多谢贤弟来玉成。

我:梁兄你花轿早来抬。

诸位看官,你说气不气人,梁兄是不是太过老实?我几次暗示他“你的祝弟是女儿身”,他都没有理会到这个意思。莫不是他不喜欢我?既然山伯对我没有那个意思,那就只好罢了。

于是我在17岁那年的雨季,答应了阿爷,与马家成亲。

偏偏在我答应马家的第二天,梁山伯来到了上虞县祝家庄我的家中。原来不知哪个挨千刀的告诉他我是个女郎,他此行是特来向我倾诉衷情。但是,一切太晚了!

分别:去年春恨却来时,夜夜说相思

远眺近看,祈祷苍天随吾愿。执手英台,可为山伯举案来?

心心相惜,妾把终生托暗许。夜夜阑珊,只盼君来画眉弯。

这首《减字木兰花》写的是我对山伯的期待,期盼他考取功名后做个大官,以他的势力逼迫马家放弃这桩姻缘。而我的策略,只有两个字“拖延”。

人间事,几圆缺,奈婚约!婚姻已订,如何拖延?阿爷来问,我说自己还小;马家来问,我说还没准备好。有一回,阿爷和马家一起来问,我只能含混回复,答应三年后即过20周岁生日再成亲。

我等了三年。

三年来,一喜一悲。喜的是,山伯果然不负“我”望,考取了功名,晋安帝授予他鄮城县令之职;悲的是,他在任上溘然长逝,听人说,山伯是因为鄮城马家素为名门望族,且又因为马家与我有婚约在先,实在找不到理由横刀夺爱,于是忧愁而死。

山伯死后,马家又来提亲,我只得应允。

我是在二十岁那年春天,乘乌蓬船嫁到鄮城县马家的。

化蝶:四时羡尔寻芳去,长傍佳人锦绣旁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

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这首《竹枝词》说的是我化蝶的故事。

嫁到马家的行船路上,经过邵家渡,山伯睡在那里。我说,要祭拜梁山伯。于是泊船靠岸,携上酒,准备再与梁兄道一声“珍重”。

忽然间天摇地动,飞砂走石,白昼晦暝,坟前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隙缝。我知道是山伯在向我打招呼,于是跃然跳入。转瞬间,风声止息,天地平静。

再见到梁兄,没想到是以化身蝴蝶的形式。梦耶?幻耶?不必管,我最终找到了,那失落的梁山伯。

编者按:

错过是一种过错。祝英台因为误解梁山伯的意思而错过一段美好的姻缘,这让后人唏嘘不已。但她幡然醒悟后,以“化蝶”的形式与梁山伯在另一个时空相会,这同时也寄托着她对“和美”爱情、美好姻缘的希冀。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和美,是人们自古及今的永恒追求。

祝英台跟梁山伯的故事(一场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2)

作为中国传统白酒行业的知名企业,五粮液一直奉行“和美”文化。五粮液始于唐代,发于宋代,成于明代,以多种谷物为原料酿造而成,早已深谙和美之道。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更是在品尝后称赞“既然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五粮配方,精华成醇。可以说,自五粮液之名诞生之日起,便与“和美”建立起了强烈的文化关联。

如果仔细探究就会发现,经营婚姻与酿造五粮美酒竟有许多共通之处:二者都需要经年累月的坚守、坚持;二者都需要倾注一生心血;二者都是一生的承诺与实践。婚姻的誓词是“和谐美满,一生一世”,五粮液的誓词是“和而不凡,美美与共”。

诚然,婚姻需要恒久的经营,才能成其和美。要不然,绍兴人也不会至今还流传着“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谚语。这个七夕节,当我们回味梁祝,在感叹缘份难测、世事难料的同时,也需要在主观上更多地为维护双方关系付出努力,为和美人生增添更多的确定性。毕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