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创作于2018年5月9日)

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社会的旁观者和参与者,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无忧地长大。


去年的冬天我有过几次强烈想离开北京的想法,过去三年好像从未想过。

【一】

那个冬天我拍了一个广告故事片,后来中间方拖欠我的尾款,客户也把片子改到了近乎“面目全非”才满意。青年导演胡波意外在家中自缢,年仅29岁,随后北京的红黄蓝幼儿园,京三村的清退等事件,让人有种不安和难受一直积压在心里。和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一样,我们议论,迷茫,担忧,不满,但无法因此就离开北京。

当时很想了解和走进打工者在北京冬天的生活,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城市角落每天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关注了家附近的环卫工人和流动摊贩一段时间,和二三十个小摊贩摊主聊过最后都被拒绝了记录和拍摄。明白现在的大环境任何细小的敏感传播都可能有危险,反映现实的记录创作这时变得很困难。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1)

2017年12月31号

短片拍摄在这个时候像给了自己和团队一个创作出口,去尽全力创作和挑战48小时。当我接触到“没有什么事情会真的结束”这个命题的时候,对应的是当下感受到的一种隐藏在生活中的压抑,命题让我想到“恶性循环”“无限轮回”“ 没有尽头”。在此前准备的三个场地氛围里,第一个想到的是制琴厂,也从开始设想的悬疑剧情走向定为了单纯的事件走向,想讲最符合当下心境的故事,这也归结于我心里一个抹不去的阴霾。

在我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经历过一次被异性的猥亵,以一种哄小孩的方式被要求坐在对方身上,我长大之后才知道那是一种猥亵和犯罪,而且是极其可怕的道德沦丧。强奸和性侵之类的词也是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了解到的,家长和学校从未和我聊过关于这些,我们的生理卫生课都用于自习和主课,涉及到性都会羞于谈论。长大后对性有了自己渐渐成熟的认知,和同龄人谈及儿童性侵才发现身边很多朋友以前都有过类似猥亵的经历,而且对方都以一种对你表示喜爱的方式,或事后给予奖励。各种事件曝光出的更多难以启齿的性侵细节无一不让人痛恨,听了在心里扎针,时间过去当你忘却这些悲惨的时候,这种现象并没有结束。

【二】

我想以温柔明亮的调性像生活切片展来讲故事,不忍也不想去描述赤裸裸的暴力和结果。在开拍前的三四个小时写了这个小女孩与提琴老师的故事,我们要在一天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拍摄,所以几个备的场地的设计要尽可能做到简单省时,还要符合故事的氛围和美学。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2)

在制琴厂设想了两个主要空间,一个是光明透亮面对公众的排练厅,一个是穿过大提琴走廊后走到较为私密的空间,也是想映射为人师表的犯罪者人前人后的另一面。两个空间除了要形成反差在色调和光线外,故事在环境中想要有点超现实的感觉,我们在陈设和道具上也下了功夫。把大提琴陈设在阴暗的走廊里,制琴室内狭窄的空间,纱帘这些元素也尽量做到私密和让人遐想,

影片在基调上最初的设想是懵懂,偏孩子主观方向的镜头和色调,所以用了很多写意的广角近摄来扩大视觉的张力。手法上我想保持纪实和克制,更加去贴近小女孩懵懂的内心和事实的客观视角。拍摄制琴房内的戏的时候想传达老师(犯罪者)的变态情绪,用一些静物和动作的特写进行描绘,片中也一直没让他露出正脸,想把犯罪者的形象虚化。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3)

月月 饰 朵儿

拍摄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时间的紧急,北京冬天的昼长不到十个小时,剧本六场戏的任务很艰巨。到了现场开始和小演员和她的家长沟通剧本和拍摄,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最担忧的事之一还是发生了,家长很理解我们要表达的主题,也表示支持,但是暂时还是不希望孩子饰演这样的角色。我理解家长的顾虑,但不能因此就放弃拍摄,一夜未眠的疲惫,拍摄耽误了三个小时,只剩五个多小时就没有天光了。幸运的是在中午等来了一对双胞胎演员月月和星星,但离最后交片只剩三十个小时。

月月的状态很放松,腼腆但眼神清澈透亮,台词也记得很快。和她的爸爸之前讲明了拍摄和故事的用意,而对于小演员我很怕影响到她的心理,也没有提及性侵这样的字眼。在拍摄过程中反复告诉她,如果你觉得有不舒服的地方我们就停下来不拍了,零下五六度的室温下她仍然很坚强敬业。我在监视器里观察在开机前后的她,眼神里起了一些小变化,我问自己,她会不会应该也知道我们在拍的是什么?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4)

摄影师/董潇涵 李涛

【三】

我想通过小孩坐在大人腿上暗示猥亵和性行为的动作,让观众明白这是一种日常被忽略了的小孩处于的危险处境。大人引导性的言语,象征力量的大手包住小手,暧昧的呼吸声,暗指性行为反复摩擦的推子,想让观众通过视听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羞愧感。看着优雅伫立着的低音提琴,窗台的红色花朵,一圈沉默缺席的黄色椅子,女孩穿的三色外套……

朵儿坐在老师腿上那场戏时我心里很难受,每次拍完一条看着小演员,那一刻都觉得自己很混蛋。想起以前的经历和正在暗处遭受伤害的孩子,脑子里嗡嗡作响。这段时间的压抑在心里沉积着,坐在冰冷安静的现场,我第一次自己埋头痛哭起来。与纪录片故事不同,我第一次在故事片创作中体会到这种内在的痛苦,现实社会和生活给我抛来的疑问的思考,这次格外沉重。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5)

在拍摄的12个小时中团队和我在尽全力挑战并实现它,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我们的不足和问题,也是我今后要提升注意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像赤裸地对着一面镜子,试着面对自己的另一面,试着去放下过去不敢对人言的事,试着把这种忧伤和不幸转化为力量,去接受它。

短短的这六分钟给予的可能不多,但只要能对观众有一些影响和意识改观都会是好的。在此我想感谢我的团队的每一个人,感谢看这部短片的每位观众。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社会的旁观者和参与者,我希望能透过影片呼吁更多人关注和重视儿童安全问题,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无忧地长大。

夏梦怡 2018.5.8


朵儿:月月 提琴老师:田庭豪 妈妈:梁珊珊 父亲:申吉刚 学生:星星

摄影:董潇涵 副摄影:李涛 摄影助理:郭翔宇 监制:Tom Palmen

灯光:焦保全 钱陈虎 录音:李森 高小雷 场记:刘爽 孟明璐

统筹:若虚 制片:何宇 化妆:公丽君 剧务:吴欣 杜宇飞 周建

后期剪辑:夏梦怡 李涛 纪录片摄影:王茁旭 调色:冬菇童鞋 声音制作:韩志超

片尾曲:陈域 海报设计:若虚 编剧/导演:夏梦怡

特别鸣谢:松下摄影机 爱图仕 ATOMOS记录仪 V电影&新片场

文末分享两位看过《朵儿》的朋友的经历,也欢迎各位看完短片后在豆瓣留下你的真实感受和建议,感谢每一位的支持和转发!

豆瓣 movie.douban/subject/28510366/

匿名:小K

片子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童年经历。小时候8、9岁就开始学习黑管,不晓得父母是从哪找的老师,这种乐器老师一般都有自己工作,只周末和晚上在家教学生,而我那时就是每周末去老师家学习黑管。进到一个很小的房间里练习,老师教学每次都是一对一,因为吹黑管需要气力,需要把胳膊抬起来才会吹的顺畅,我吹不到十分钟手酸就会垂下来,老师就会过来扶住胳膊,帮我往起托。刚开始还好,他只是双手从后面扶着我,后来慢慢演变成从后面双手摸住我的胸,有时我能感觉到他手指在揉。不敢再回忆了....

我也亲眼看过他给别人上课时,也用这种方法揩油。那个姑娘年纪比我当时稍大,明显感觉到她不舒服,然后早早回了家。 可能那种龌龊的老头以为小姑娘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利用一些便利就借机揩油,然后给个棒棒糖什么的哄骗。对于那个时候的我们来说年纪小,也不懂那就是猥亵,不敢也不知道如何跟家长说。我学了五年黑管,直到后来我和父母说真的不想学了才从此走出这个阴霾。

看完《朵儿》后应该有一些观众会回想起自己童年都曾经在类似“老师”这个魔爪下挣扎过,的确影片中这位小提琴老师从未露脸。在我的印象中,那个黑管老师的样子也已经不记得了,但我还记得那双可怕的手和他站在身后的喘息声。我想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家长和孩子在性教育和安全意识这方面得以警醒和重视。这些年像《熔炉》《素媛》《嘉年华》等影片都揭露了某些伪装在为人师表下的一颗可怕的黑心,恋童癖在其实国外是一种重罪,不知何为国家还没有把恋童癖犯罪重视起来,而在禁止同性恋为了生育为目的结婚的同时,也把阳光开朗的少年扼杀在摇篮里。

匿名:小S

看完这部短片之后昔日那些被淡忘的事又一一浮现,现在想来是极其可怕的。也是有没有发生实质性侵害的原因,也是有自我保护的选择性遗忘,但那些真实发生的,终究是发生了。

首先我是一大老爷们,初一的时候我乐于助人帮助其他班老师打扫卫生,老师奖励我吃棒棒糖,给我拍照。觉得老师真好,那时没有条件使用电脑,老师就让我坐在他腿上玩电脑,意识全放在电脑上,没有阻止他在我腿上的抚摸。事件在一次他邀请我去他家到达了高潮,用同样的手段哄骗我坐在他的腿上,伸进了我的裤裆。我挣扎起来,强自镇定跑到客厅吃零食,随后告辞。现在想来他是不敢用强的,但我的抗拒如果软弱了,我也无法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类似的经历还有过一些,还有年长女性和男性,这些人我没有去举报他们,也没有把事情宣扬出去,甚至自我选择了遗忘。想来是可怕的,幸而我还是没有被真的伤害,但那些被伤害的人呢?

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被骗著坐到了腿上,有多少人经受了更严重的伤害,有多少孩子可能正在受到伤害。从某个层面来说,我们以前都是朵儿。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6)

北京的冬天温度文案(在北京的冬天有一个悲伤和我有关)(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