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参加法考的同事在我面前抱怨,时间不够,而且快坚持不住了,要向我这学霸取取经,我说我真不是学霸,我通过纯属是努力的结果,我只是那段时间比较自律。他说还是说说经验,我把我的备考历程分条写出来,希望抛砖引玉。

一、在职能有时间去复习通过法考吗?

许多同学认为在职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学习,但俗语说得好,时间是挤出来的。

法考需要的是心无杂念,勇往直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时间根本就不是问题。

本人税务干部一枚,当时新进不久,所以事情比较多,我一个人负责信息中心、收入核算两个部门的工作,同时还要时不时下乡扶贫,工作可谓异常繁忙。而我用一年时间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都是利用晚上、周末的空闲时间来进行复习。

我是如何挤时间的呢?我一般要求自己当天无论多少工作量,都要在上午完成,下午开始读书。当然,执行起来很不到位,因为总有许多临时工作;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有效学习5小时以上,这点我是做到了。我每天都要在本子上打卡,写上当天学习时间,如果不够,第二天一定要补上。

我妹夫的姐姐,大学毕业后全职备考,3年才通过。

所以,在不在职不是理由,时间是挤出来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挤占你玩耍、游戏的时间。

参加法考怎么安排平日复习的时间(在职零基础如何通过司考)(1)

二、零基础可能通过法考吗?

方法正确、努力备考的基础上,我的经历证明,零基础是可能通过的。

首先,我是绝对的零基础,法律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的是非观和今日说法节目。

第二,我准备了5个多月,大概150天左右。每天平均5小时以上,如果当天没有达到,次日补。为什么定下这么个目标,是因为我看网上有说800小时有效学习,基本上法考是能通过的。

第三,我412分通过,不负我的努力,如果不是最后两个星期上级检查,心态差点崩了,应该还能更好一点。

参加法考怎么安排平日复习的时间(在职零基础如何通过司考)(2)

三、如何备考?

总结起来就是:听课 看书 做真题。

(一)选老师重要不?

有同学问我,选哪个老师重要不重要?我觉得不是很重要,法考机构一般都是卖教材,跟着教材作者来,谁写的书听谁的课,千万不要换来换去,我有惨痛的教训。

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们省局邀请了老师给我们冲刺培训,我其实打定了主意:按自己原来的步骤来复习,主要是去培训了时间更能保障。但是到了那里后,上课还是会想听一听的,不能按自己的来,主要问题来自于刑法,我之前听的是凤科大帝的(刘凤科),自己已经理出了结构,但一听老师讲,另外一个解释角度,我懵了,无所适从。用了很长时间才调整过来。

我听的都是当时厚大司考的老师的课,我觉得都是好老师。当时的老师是:

1、民法:钟秀勇,喜欢自嘲、风趣好玩的白帅哥;

2、民事诉讼法:不太记得了;

3、三国法:好像是殷敏;

4、刑法:刘凤科,必须凤科大帝。有的人说他的课比较深,但例子举得好,都是很好笑的例子,我复习时经常和朋友讨论是否犯罪问题。刑法得益于当时陪我复习的朋友俊屹常常和我探讨;

5、刑事诉讼法:杨雄;

6、行政法和刑事诉讼法:徐金桂;

7、商法和经济法:鄢梦萱;

8、理论法学:不记得是谁了,反正快考试了就死命背;

(二)选教材

我当时选的是厚大,当时凤科大帝、钟秀勇猴子帅哥等都在厚大,后面凤科携一帮人另起炉灶,成立了瑞达。反正从师资来讲,我感觉还是选这两家。

如果零基础,在听课前最好先看教材,也就是预习,然后再听课才有效率,我们读书时都知道。

.(三)听网课

各个机构的视频课程一般分为五六个阶段,比如瑞达是:导学、精讲、真题、精粹、168;厚大是:基础先修阶段、超级系统强化阶段、真题阶段、119必背阶段、168金题串讲阶段。

我只听了听免费的视频课,没有专门花钱报班,配套教材使用,我主要听了精讲部分,有的课听了两三遍;

如果零基础,最好早做准备,可以听听导学,我重点听精讲阶段(或者说超级系统强化阶段),这时候的课程是最全面的一次讲述。我一般用2倍速度听,下载下来用播放器加速播放,老师的语速一般都放得比较慢,我们加速才能提高效率。

一遍没听懂,那就听两遍,反正我是硬杠,一往无前!

(四)做真题

刷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反复刷。我一般看教材、听课、再看教材梳理知识点,然后刷题。刷题两种方式:一是课本后面的章节练习和购买的厚大的专项习题(黑本);二是APP刷真题,APP有厚大的,也有粉笔司考,但本人觉得粉笔司考的用得比较顺手(关键是还免费),我几乎每天都是在刷题中入睡。

(五).关于做笔记

许多同学都有做笔记的习惯,我也是。第一遍听课的时候,重点内容我都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了,但是后面我发现非常费时,我觉得将笔记记录到书本上更快捷。当然,用笔记本记录比较容易将知识点固化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印象会更深刻。

四、最后

还是那句话,心无杂念,一往无前。既然做出选择,就要暂时放弃一些东西。备考中,专心是最重要的,“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连这点毅力都没有,不能说过不了,但肯定很坎坷。我从备考第一天起,五个月里每天就是上班、读书两件事,其他事情都放一边,当然,这也得感谢家人的支持、朋友的理解。

备考是很枯燥的事,也容易让人心理崩溃,那段时间我连手机看新闻都觉得特别有趣,所以会看很长时间,于是我把百度新闻APP也给卸载了,最后我的手机上可用的APP就只剩微信、支付宝和刷题软件。

这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只需要拼努力,还轮不到拼聪明与智商。

参加法考怎么安排平日复习的时间(在职零基础如何通过司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