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一代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而言,城里的年味再浓,也比不上那个年代村子里的年味浓。

到了这个年龄,总容易犯一种忆苦思甜的毛病,但有些亦苦亦乐的浓厚醇香的日子,的确值得去慢慢回味的,比如说三十多年前,我们村子里的年味。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1)

扎灯笼,写春联,穿新衣,逛乡场,吃汤圆,放鞭炮,吃年饭,守年夜,在那个生活清苦的年代,春节就是农村孩子的嘉年华,对过年的期盼从放寒假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过年那几天,村子里更是喧器热闹,即便是在异常寒冷的冬季,也挡不住年的温暖和幸福,挡不住浓浓的年味。

70后的我们,拥有了最有年味的童年,连同空气中都洋溢着别样的喜庆,相比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似乎和平常没有太大的区别,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早已经销声匿迹,大街小巷再也寻不回曾经的踪影。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2)

时光将一切旧的事物淘汰,同时也带走了70后的青葱岁月,几多风雨,几多愁,几多怀恋,几多感怀,往事早已不能回首,因为一回首,就泪眼婆娑。

70后的我们,最期待的莫过于过年了。

新年到,就能放鞭炮;新年到,就能穿新衣;新年到,就能有压岁钱。

在腊月的时候,空气中就已经洋溢着过年的气息,远远近近都能听到鞭炮的响声。尤其一过二十三,属于小年,年味就会越来越浓。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3)

每家每户都要把灶台打扫得干干净净,而后郑重其事地祭祀,祭祀之后,才能进行大扫除,窗户玻璃得十分认真地擦洗,屋里的每个旮旯处,都得用干净的笤帚,清扫干净,连同天花板,也得一一清理。

毕竟一年到头,得图个吉利,家,干干净净,才能容纳百川。

天空是璀璨的,因为有了烟花的绽放。

屋内也是欢笑的,因为有了春晚的上演。

70后的我们,最喜欢看春晚了,那个时候的春晚,非常好看,不像今天,越来越没有味道。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4)

在那个神仙打架的年代,一个个老艺术家们,在台上绽放着精彩夺目的光芒,牛群、冯巩、朱时茂、陈佩斯、马季、侯耀华……在春晚上,演绎着一个个让人难以忘怀的节目。

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倪萍和赵忠祥老师的主持,一见到他们,就感到特别亲切,感到一股新春的风,悠悠地吹来。

伴随着喜庆的音乐,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年头。

70后的我们,小时候,过年是非常有滋有味的。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5)

玩得尽兴,吃得开心,看得过瘾,年味始终非常浓。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回家过年,加上没有了鞭炮声,过年更显冷清,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时代在改变,而我们的心却从未改变,依旧是从前那颗热爱生活的心,只不过逐渐变老的我们,再也寻不回曾经的美好了。

70后的我们,经历了最有年味的童年,也经历了最有滋味的童年,这是任何时代的人都不能媲美的。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6)

记忆中的回不去的童年 70后的我们有着太多的思念(7)

虽然,我们一天天在变老,然而只要曾经的那颗心不老,我们的记忆也不会老,那过年的滋味,永远不会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