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1)

"偷得浮生半日闲。"闲暇之余,喝一盏龙井茶,看一本文学书,对于部分文化人而言,大抵是人生乐事一件。那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他们又有什么爱看爱听的书呢?问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通俗文学了。

通俗文学,它的定义并不复杂,就是由文人所创、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按照市场机制运作、旨在满足读者愉悦性消费的商品性文学。在今日的市面上,无论是《知音》《故事会》等传统纸质杂志,亦或是有晋江文学城、起点中文网等平台支撑的网络文学,还是微博、知乎、微信等APP发展起来的微文学,大多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阅读时间。它们的存在,使阅读变得碎片化,明白易懂,适应了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

值得玩味的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虽然没有如今的网络便利,却也充斥着不少市井通俗文学(也就是所谓的白话短篇小说),供广大劳动民众娱乐消遣。其中,尤以冯梦龙、凌濛初的《三言二拍》最为广泛流传。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2)

所谓"三言二拍",其实是"三言""二拍"的合称。其中,"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合集的作者们皆身处动荡不安的明末时期。

先来说说,"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墨憨斋主人等,长州(今苏州市)人。他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曾做过贡生,当过知县,还是个抗清复明之士。除了"三言"以外,冯梦龙还增补了《平妖传》、刊行了不少民歌等等。

有意思的是,"二言"的作者凌濛初,恰巧是受了"三言"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吴兴人。与冯梦龙相同的是,他也曾担任过明朝的官职,也是抗清之士。除了"二拍"外,他还致力于杂剧创作,比如《虬髯翁》《北红拂》等。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3)

提及《三言二拍》的文学地位,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夸张一点地说,它是可以和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相提并论、与四大名著相比肩的。并且,"三言二拍"的存在,表明了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的过渡,说明了白话短篇小说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转变。所以,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三言二拍"有着重要的影响。

写到这里,相信有的读者就会好奇:"三言二拍"究竟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令当时的民众着迷?它还适合如今的人们阅读吗?几百年的白话小说,现在会不会过时了呢?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它还有哪些魅力,值得人们去探寻、去思考呢?不要心急,且看笔者细细道来——

1、 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平民化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4)

与明朝之前的话本传奇相比,"三言二拍"的取材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大胆、

多样鲜活。以往的故事里,不过是些佳人才子的风花雪月,譬如元稹的《莺莺传》。这样的话本,看了一本文笔好的算得上是惊艳,但再看两本、三本甚至许多本粗劣之作,纯粹就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耐看度十分有限。

而"三言二拍"故事里的主人公身份,范围就很广泛。其中,一部分是落魄书生、落难小姐、清官奸臣等中上层人物,一部分则是走卒贩夫、小市民、商人、青楼女子、乞丐等底层小人物。自然而然地,故事内容的新奇性、平民化也就由此而来。

就拿传统的婚前爱情故事来说,"三言二拍"主人公不再局限于落魄书生与上层贵族小姐的桎梏,而是有了更接地气的身份。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一篇目中,男主角秦重就是个小小的卖油郎。纵然他不识文墨,却凭着自己的努力,攒下了银钱,赢得了花魁莘瑶琴的芳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此外,"三言故事"里还出现了对婚后夫妻关系的探讨、官吏如何查案抓人、小人物的国际生活经历、商人的发家致富等世俗化题材。这就非常吸引市民的好奇心,因为这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一类的篇目数不胜数,譬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了蒋兴哥与妻子王巧儿破镜重圆的婚姻故事,《杨八老越国奇逢》讲了杨八老阴差阳错被抓往异国受苦的离奇经历,《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讲了司马貌偶然来到阴司断案的故事等。总的来说,正是题材的多样性,使得"三言二拍"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2、语言的通俗易懂和诗词、民歌、俚曲等的巧妙引用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5)

在文化知识不普及的封建时代,文章的书写形式往往是文言文。因而,这就造成了早期古代文学故事的阳春白雪、对牛弹琴。再加上部分文人有心卖弄文采,用上了绮丽繁杂的风格去描绘,几乎不识字的劳动人民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他们所写的文学故事。

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小说文学的发展,"三言二拍"已少见上述所提的酸腐气息。因为它是由口头文学转换成书面文学的,所以语言较为平实好懂,加上古时说书人的讲演,大大普及了故事的流畅性,方便了大字不识者去了解。故而,人们可以在这些故事里,看到"我看你不像哥妹""便宜二十条""远远望见"等生活化的词句,十分下巴里人。

作为一部白话短篇小说合集,"三言二拍"的艺术性则是体现在对诗词的引用。像是"西江月""如梦令""挂枝儿""醉亭楼"等宋词,在"三言二拍"里就常常用来引出故事、描写人物的外貌以及心情起伏。而五言诗的引用,更是少不了经典名句,譬如"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赠君,谁有不平事?"就被用在了《满少卿饥附饱扬 焦文姬生仇死报》的故事里。

此外,像是诸如"未识花院行藏,先习孔门规矩。"的对联,类似于"兰公兰公,上与天通;赤龙下迎,名列斗中。"的歌谣,也是"三言二拍"固有的老搭档。可以说,正是巧妙引用这些诗歌,才使得"三言二拍"读来有一种文学的趣味性。

3、描写抓住人心和主旨深刻、多在劝善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6)

与今日网络文学常见的爽文套路相比,"三言二拍"爽文开头的一类故事里,常常是以悲剧做结尾。也许读者会好奇:这是为什么?

其实,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爽文作者写此类故事,通常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幻想,即意淫。而"三言二拍"作者在创作时,有着对现实更为长远的思考:故事之所以用爽文开头,是为了满足市民猎奇之心,从而引起注意;故事之所以悲剧,是因为意在劝人向善,不忘人伦道义。

写到这里,也许细心的人就能发现,这类故事是占了"三言二拍"一定篇幅的。就拿《郝大卿遗恨鸳鸯绦》来说,主人公郝大卿因为贪花好色,而被不守清规的尼姑们囚在尼姑庙里寻欢作乐,直至死亡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妻子,遗恨鸳鸯绦。出于对好色的批评,作者以此警醒世人:名庵并入游仙梦,是色非空作笑谈。因而,在故事的最后,郝大卿妻子陆氏谨记教训,严加教诲了自己的孩子。

如此,人们便可以看到,"三言二拍"的作者们在现实人欲与道德伦理的矛盾之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这,也就使得他们的话本故事兼顾了商业性与艺术性,很是令人深思。

明朝谋略经典小故事解读(一篇篇明朝白话话本)(7)

作为一部明朝市井通俗文学之作,"三言二拍"固然少不了一些封建糟粕,但可以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存在让人们窥见了几百年前的民俗人情、服饰吃食。打开久违的"三言二拍",那一幅幅明代市井生活的画卷,在作者们的笔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令人向往;商业性与艺术性,在作者们的笔下巧妙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儿,在脑海里一点点展现;那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词,在唇齿间婉转缠绵。这样的"三言二拍",这样的通俗文学,教人如何不喜爱?教人如何不思量?

翻开它吧,你将会收获不同以往的文学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