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宋江

座次:梁山第一位

星名:天魁星(三十六天罡之一)

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

出身:郓[yun]城县押司

职位:三代寨主,总兵都头领

简述宋江称为呼保义的几个事例(浅析人物形象-1.)(1)

小浣熊人物卡形象

相信大家在看《水浒传》小说和影视剧的时候,对于宋江这个将梁山泊的影响力带入巅峰,但是后期又为了自己的理想,将众兄弟引入万劫不复的人物,有着复杂的感情。

宋江自视清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够在大宋朝堂上一展身手,但是无奈当时社会昏暗,通过正常途径很难有出头之日,只能在郓城县做个押司,想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一职。丰满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所呈现的巨大落差,让心有不甘。

当他在被刺字并发配江州途中,在浔阳楼题反诗那一段的描写,很好的诠释了他当时的心态:

(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简述宋江称为呼保义的几个事例(浅析人物形象-1.)(2)

浔阳楼上题反诗

他也因为这首反诗,无奈上了梁山。

宋江能走到这个地步,深究起来还是源于晁盖抢劫生辰纲,若说他对于晁盖没有怨言,那应该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晁盖被世人称为“托塔天王”,为人豪爽,敢做敢当,霸气外露,就整天想着怎么样壮大梁山泊,对抗朝廷,让兄弟们吃好喝好。他一心想让宋江入伙,其实也是为了报答他当时通风报信之恩,对宋江遭受的牵连心有愧疚。

反观宋江,作为一介书生,靠着在县衙当差,认识了很多像晁盖一样的社会人士,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有重情重义的一面,同时也有胆小怕事的一面,论城府,十个晁盖也抵不上一个宋江。宋江的理想在于怎么样名正言顺地报效朝廷,这跟晁盖有着本质的区别。

时间一长,这种矛盾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当晁盖中毒箭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作梁山泊主”。因为晁盖知道论武力值,宋江不如卢俊义,他不想众兄弟日后成为朝廷的棋子。

可是谁成想,虽然卢俊义捉得史文㳟,但由于宋江人气太高,晁盖的遗言成了厕所里的纸。

简述宋江称为呼保义的几个事例(浅析人物形象-1.)(3)

晁盖中箭

之后接受朝廷招安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在扔掉了晁盖“替天行道”的大旗之后,扛着“顺天护国”的新旗,讨伐其他农民起义军,致使原先的108位兄弟死伤得只剩下27位。最后在被高俅赐饮毒酒后,怕李逵莽撞的性格败坏其名声,竟故意准备毒酒害死了他。算上之后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的花荣和吴用,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梁山一百单八将,只留下二十三位,让人唏嘘不已。

简述宋江称为呼保义的几个事例(浅析人物形象-1.)(4)

踌躇满志

对宋江来说,报效朝廷是大义,在大义面前,兄弟们只是他施展抱负的垫脚石,是他上位的工具和与朝廷谈条件的筹码。

对于宋江,你怎么看呢?

简述宋江称为呼保义的几个事例(浅析人物形象-1.)(5)

替天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