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2)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3)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4)

Dior 男装的艺术总监兼 Fendi 女装创意总监 Kim Jones 在最近一次日本之行中,穿上了一整套来自 Miu Miu 2022 春夏秀场上的造型——彼时于天桥上呈现该造型的是一位表情冷冽的短卷发女模,她穿了卡其色哈林顿夹克和裙裤,内搭着一件超短的衬衫与灰色针织衫,让腹部肌肉隐约可见,是一名英姿飒爽的“女男孩”——而 Kim Jones 在 Instagram 上传的为数不多的个人造型照片中几乎照搬了她的整套卡其色造型。

女装男穿,早非稀罕事,数年前崛起的“无性别主义”席卷了整个时尚圈,带动了许多男装女穿、女装男穿或是雌雄难辨的造型。许多原本带着鲜明的“女性气质” 的材料、花纹、颜色、廓形,都被不同身型的男性套上身,以此来歌颂如今的“性别民主”与“时尚民主”。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5)

Miu Miu 2022 春夏

Miu Miu 2022 春夏将 Y2K 的露脐装带回了时尚圈,成为了近期的现象级——尤其是秀场上的露脐装加上迷你短裙的造型,占领了众多时尚媒体的头版,其中有 一组来自韩国版《DAZED》的照片,更是掀起了热议:一位身材精壮的男模,穿着秀场女模同款露脐装和迷你百褶裙,个性张扬地露出了布满肌肉的性感腹部,呈现出非二元定义的男性气质。

在前几个月结束的 Miu Miu 2022 秋冬秀场上,我们惊喜地见到了“Miu Miu 男装的再次出现”:秀场上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几位男模,穿着与该季系列主题相关的造型——尽管那些男孩们的确颇有几分雌雄莫辨的长相且多数都是身材瘦削的少年身型,依然无法阻挡时尚界的看客们向他们投来好奇的探究目光:Miu Miu 是否准备重启男装线?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6)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7)

Miu Miu 2022 秋冬

该疑问早在 2020 年 Raf Simons 加入 Prada,与 Miuccia Prada 担任联合创意总监时,就引起了热议。彼时,不少人在揣测早已关停多年的 Miu Miu 男装线将迎来重生的机会,毕竟于 Simons 而言,Miu Miu 男装线的风格及其鼎盛时期都与他的自有品牌有着叠影之处:同样是以身材中性的青年感(Boyish)为主张,非常规意义上的“正统男装”。而彼时的 Miu Miu 男装更是主打运动科技时尚,与如今许多青少年所怀旧与追随的 Y2K 风格不谋而合。

Miu Miu 男装线推出于 1999 年,彼时,Miuccia Prada 所打造的 Prada 男女装系列几乎已经成为了精英主义和知识分子的标配和象征之一。1998 年 9 月 15 日,时装作者 Constance C. R. White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名为《曾经的私人俱乐部,Prada 打开了它的大门》中,形容 Prada 的拥护者是属于一个名叫 Prada 的私人俱乐部的成员,成员们均会穿着“昂贵却朴素的黑色制服,佩戴着一个谨慎的黑色与银色三角形融合而成的徽章,以及装饰着未来主义的尼龙袋”。尽管在报道中,Prada 集团董事长 Patrizio Bertelli 宣称他和 Prada 女士并非“精英主义者”,并认为令品牌“平易近人”是未来的市场策略之一,他们希望通过增加时装线以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并认为年轻人也将会成为他们的重要受众之一。“越来越多的人,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理解服装设计。”Prada 女士说道。同时,也是在这篇报道中, Bertelli 首次透露,Miu Miu 男装系列将在 1999 年 2 月在 T 台上首次亮相。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8)

左上起:Miu Miu 2003 春夏、

2004 秋冬、2006 春夏、2006 秋冬

从 1999 年至 2008 年,因试图扩展客户群而创立,却因市场重心转移而关停,在不足十年的时间中,与时代并行的 Miu Miu 男装线折射了两个最重要的现象,分别是其核心的科技运动的服装风格与男孩气质的形象构造。

从设计的角度而言,Miu Miu 男装采用了大量实用主义的设计:简约的廓形、运动材质的运用、更年轻且相对街头的风格,以及去标签化的设计——相对 Prada 极具存在感的三角标,Miu Miu 男装低调许多,并无鲜明的“身份标志”——引用资深时装作者 Rob Nowill 的评 价,“Miu Miu 男装也许不是最显眼的存在,它只是好衣服而已”。再让我们仔细观察 Miu Miu 男装的档案库,那些尼龙质地的腰包、飞行员夹克、鲜艳纹理的毛衣,这些令人爱不释手的设计是否在当下依然有迹可循?于是,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种时尚设计不会被轻易淘汰的原因,根本出发点在于其跳出了所谓“流行”的局限,才不被时代所左右,而实用主义即是王道。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9)

从男性形象构造的方面而言——这或许也正解释了尽管 Miu Miu 从未正式宣布恢复男装线,却依然受到男性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千禧年期间,原本以肌肉为美的阳刚男性气质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文化和另类亚文化的冲击:与 T 台上“Heroin”女模同步兴起的是模糊了性别界限的男性群体,他们年轻、身材单薄瘦削、苍白病态,一如设计师 Raf Simons、Hedi Slimane 秀场的男孩们一样,越来越多纤细的男性走到了聚光灯下。时装作者 Jay McCauley Bowstead 形容彼时的 Slimane 的设计是在对男性自我形象的一种更为敏感的解读,与过去二十多年来占据了男装主导地位的健身型形象格格不入——这种男性被其描述为“越轨青年”。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0)

男性形象通常是把规范性的定义与本质主义的定义混合在一起,而规范性的定义曾经关于“男性气质”给出的一个标准是:男人应该是什么。引用社会心理学家 Robert Brannon 的说法,“文化中的标准男性”指的是“不带女人气、声名显赫的人、坚毅果敢的人以及严厉教训对方的人”。若是依据该标准并结合上述所提及的“越轨青年”,我们可以清晰地划出一道界线,即所谓符合“标准男性”的界线——在于是否性别足够明显——至少应从衣着方面区分来看。彼时的 Miu Miu 男装所打造的男性形象既非肌肉型的阳刚男性,也非“越轨青年”, 而是构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细节幽默且深思熟虑的新青年类型。若说 Prada 打造的男性形象是精英成年男性,而 Miu Miu 男装构造的更像是相对年轻轻松、感性天真、有教养的青年男孩,他们年轻大胆,拥有自我主见。有意思的是,海外有不少时装作者倾向于将 Miu Miu 男孩的气质形容为“具有书呆子气”(Nerd)。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1)

Miu Miu 的第一次(左)和

最后一次(右)男装秀

让话题回归到当下,Miu Miu 继 2022 春夏以来推出的两个系列,皆有涉及到更多“去性别”的服装设计——不仅是 Miu Miu,Louis Vuitton 2022 秋冬也是如此——这里的“去性别化”所强调的是无明显性别定义区分的衣服造型,譬如工装夹克、哈林顿夹克、宽松的风衣、大廓形的西装、长款大衣、落肩的针织衫......这些可以同时出现在男装和女装秀场并毫无违和感的衣服,让 Miu Miu 从 2022 春夏至 2022 秋冬系列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尽管,Miu Miu 在秀场笔记中表达的依然是以“女性气质”为核心的叙述:女孩气(Girlishness),可以视为是一种心态,它不受性别二元对立的影响。而关于是否要重启男装线的疑问,品牌方也暂无官方回应。于是,我们自然可以将这两季的 Miu Miu 视为是 Miuccia Prada 在关于“女孩气”议题上的更多思考和探讨—— 即便是在 2022 秋冬秀场上出现了男性,但也并非证明 Prada 女士有重启 Miu Miu 男装线的意图,毕竟早先在 Prada 秀场就有过男女模出现在同一场秀中的先例—— 而这并不能减少对 Miu Miu 男装线消失而念念不忘的时尚爱好者的执念。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2)

米兰男装周的街头

这些执念并非是空穴来风,在一定程度上重启 Miu Miu 男装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是时代,Miu Miu 男装诞生于前社交媒体时代,所构造的男性形象在当时主张肌肉男性形象与越轨青年形象间夹缝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算是“小众形象”,而如今“小众形象”反而成为了时代的新宠儿、市场的新卖点,加之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彼时与众不同的男性形象在当下足以成为引领潮流的执牛耳者;其次是设计,“时尚是轮回”虽早已是陈词滥调,若回望 Miu Miu 男装线的彼时设计,放在当下仍不过时,也加剧了许多人的怀旧之情;再者,是创造者——Raf Simons 的加入,让 Miu Miu 重启男装线的可能性增高——因为许多人对 Simons 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擅长打造青年形象的他能在新时代再创颠峰,在一个全新的品牌中打造一个与自有品牌截然不同的男性风格形象;还有是市场的变化,据媒体报道,彼时 Miu Miu 男装线关停的原因在于 Prada 集团决定全力发展女装线,而相对年轻的 Miu Miu 男装在当时的市场反馈相对普通,今非昔比,如今正是由年轻世代掌握话语权的时代,男性消费者的实力更是不容小觑,曾经不被看好的“青年风格”,置于当下并非不能创新高。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3)

不过,Miu Miu 也并非必须重启男装线。性别关系的结构是随着时间而形成和变化的,这种变化普遍被认为是来自社会、性别外部——技术或阶级等动因,但是变化也会从性别关系内部产生。站在当前时尚民主化的大树下,性别、身份、阶级,是非定性的标签,已然具备了流动性——至少从明面上的“政治正确”的角度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无形中影响了男女装的区别,伴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实行的男女装秀合并,无性别时装的流行,男女装合并的趋势也未必无法实现?对穿着者而言,穿着 Miu Miu 和穿着 Miu Miu 男装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区别吗?

当服装本身被剥离了性别的定性标签,回归风格本质,变得自由自在,那么我们穿衣服的人又何必拘泥呢?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4)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5)

服装性别歧视(时装的性别标签还有必要吗)(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