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4日入春以来,南方多地春雨绵绵不休,特别是从正月十五元宵节以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春雨下起来没完没了。北方大范围地区从昨天开始,降雪或者雨夹雪也随着冷空气来凑热闹。

入伏下雨有说法(不怕正月十九晴)(1)

这就导致这几天全国大范围地区阴雨绵绵,雨雪不停,气温下降。面对这样的天气,虽然说春雨贵如油,可是那些持续性阴雨绵绵不休的地方,因为春忙提上日程,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人们春忙生产,更怕是发生倒春寒的征兆,勤劳的农民兄弟们闲不住,忧心忡忡。

今天正月十九“年封口”,意思是说“年”过完了,收拾好心情,准备开始春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勤!人们都祈福风调雨顺,年景好。今天正月十九,民间有句俗话说“不怕正月十九晴,就怕正月十九淋”,下雨有啥说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入伏下雨有说法(不怕正月十九晴)(2)

“不怕正月十九晴,就怕正月十九淋”

这句话表示的意思很简单,意思是说,不用担心正月正月十九是晴天,因为晴天是风调雨顺的好兆头。而是怕正月十九下雨雪,预兆不好,有倒春寒的征兆。

一旦倒春寒发生,不仅容易给越冬作物带来低温冷害、冻害,还影响人们的春耕春播事宜。这才是农民朋友们担心的事情。

那么,正月十九下雨有何可怕的呢?

“正月十九雨连连,三月雨雪倒春寒”

“正月”也就农历一月,也叫元月。正月十九也就农历一月十九日。“雨连连”表示雨雪天气频繁,下起来没完没了。

入伏下雨有说法(不怕正月十九晴)(3)

“三月”表示阳春三月。“雨雪”表示降水的同时,气温也比较低。“倒春寒”就是在春季,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因而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这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是说,正月十九年封口的日子,雨雪频繁不停歇,预示着到了阳春三月的时候,容易发生倒春寒现象。而倒春寒现象的发生,无论是对于越冬作物小麦、油菜,或者是对果树萌芽、开花,又或者对于大棚栽培的瓜果蔬菜,都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也是令人担忧的事。

入伏下雨有说法(不怕正月十九晴)(4)

所以不难理解,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今天正月十九年封口,人们整装待发开始春忙,宜晴不宜雨。这种老说法,放到现在来看,更多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春天来了雨雪天气多,要预防倒春寒现象的发生,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春冷春寒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