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周的命题作文之二——写一篇影评,又难住了我,因为既不喜欢刷抖音又不喜欢看电影,我喜欢的都是比较安静的东西——看书、喝茶、晒太阳、发呆……

喜欢的运动就是瑜伽和旅行。

我的先生和我相反,他既喜欢刷抖音,更喜欢看电影,特别是美国片,我感保证,他看过百分之就九十八的美国片!

我看过仅有的几部电影不足他看过的百分之一,但有意思的是越是看得少,越是印象深。

为了完成作业我必须看一部电影。

2.

《一九四二》是以前看过的一步电影,印象深刻。

看了电影1942很沉重。那段历史,如此的不堪回首,听母亲讲过,但是没有电影的表现手法这么直接和强烈。

我的姥爷和村上的很多人也是这样饿死的...

电影的开场,有一点小小的河南幽默,很多人笑了。

越演越惨淡,很多人笑不出来了,而我一直在流泪,旁边坐着一对情侣,她竟然还在笑,死人好笑吗?饿的没了尊严好笑吗?政府无能好笑吗?

我是一个河南人,而我从来不知道,河南这么穷过,这么多人逃荒过,河南曾有过这么一段苦难的历史!

在此感谢冯小刚导演,他的奇才不在于他拍了多少部难忘的贺岁片,他是真实的,他不像张艺谋以及陈凯歌这些大导演,拍那些唬头很大的,用虚假的艺术手法以及脱离民众的故事情节参加什么奥斯卡柏林电影节,太多的《夜宴》、《满城便是黄金甲》……

它们披着商业的外衣,不惜重金打造宣传,它带给民众教育的意义了吗?如果没有了这么直观的艺术教育,也就没了正义感和责任心,何谈民族的进步,何谈经济的发展。

甚至下一代是怎么垮掉的谁也不知道。

电影1942完整版 一九四二(1)

3.

电影演的是1942那一年,三年自然灾害后,一群逃荒的河南人,他们的人数有一千多万,路上那个东家也最终被自己的军队抢了马车,成了真正的逃荒者。他带着他的老娘、女儿星星、长工拴柱和怀孕几个月的儿媳妇。

日本人在那个时候攻打了河南,蒋介石统治下的政府软弱的抵抗了一小下就撤兵了,这些兵合着逃荒的队伍撤退,路上强抢民财,日军在飞机上又对这些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血肉横飞的场面,地上到处是断肢残臂。

神父小安用圣经捂住了一个小女孩胸口的汩汩流血的大洞(伤口),圣经的书一页一页在风雪中飞,神父在心里哭喊到:上帝看到了吗?上帝为什么不救救他们?

那个失去了所有家当的东家一家子和和另一个长工瞎鹿一家子最后结伴走在了一起。

小米汤没有了,后来吃树皮,风雪连天日,尸横遍野,路上有狗群在吃着这些死去的人的尸体。

到了洛阳,当地政府不让通过,饿到最后女人们只好卖自己,为了寻条活路。星星把自己卖了五升米,死了丈夫的瞎鹿老婆把自己卖了四升米...

电影1942完整版 一九四二(2)

4.

老东家带着仅剩下的一条人命,自己刚诞生的孙子继续往陕西的方向走,长工拴柱领着瞎鹿的两个孩子,路上还是走散了,丢了孩子的拴柱没有自己逃生,没有为了活口去当日本兵,他为了抢回孩子最后的信物——一个核桃风车,被日军刺死了,那一刻,他是一个英雄!

老东家最后抱着刚出生的小孙子到了陕西临潼,可是当地政府也不接收灾民,让没到站的火车掉头走,并对蜂拥下车的灾民展开了机枪扫射,为了保护孙子,老东家最终不小心把孙子捂死在了自己怀里……

万念俱焚的老东家一路往回走,别人问他,往回走啥呢,那可是死路,他说就是走死路呢。路上遇到了一个在母亲尸体旁哭泣的小女孩,并最终带着这个小女孩开始了生的路……

电影1942完整版 一九四二(3)

5.

故事结尾了,那些赈灾的粮食呢?军队不抵抗日本人,在窝里横什么?那些贪官污吏企无能政府图掩盖真相,还知道家丑不可外扬吗?哪三百多万死去的灾民啊,你们瞑目了吗?

是天灾还是人祸?!

电影的情节很真实,真实的东西往往很沉重。人们往往掩耳盗铃追求虚无缥缈的快感。

6.

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没有了饥饿,却暴饮暴食,多少人撑死了自己!

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了金钱,有些却还是没有尊严!

如果说饥饿面前,失去了人性和尊严还情有可原。在和平年代,我们能不能记住历史,少浪费粮食,并自强自立?

记住历史,珍惜生活,感恩亲友。一九四二已经远去,可是历史沉痛教训的伤疤还是赫赫醒目。

河南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在很多城市遍地生根。每一个河南人,不要让本地人看不起。我们文化程度不高不可怕,我们有的是时间学习和提高,并以身作则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一些小毛病早该丢掉了,弄虚作假和爱占小便宜那不是我们,奋起的河南人才是最可爱的人!

希望中国多一些冯小刚这样的有积极意义的导演,希望每一个中国人保持我们的正义感,希望5000历史让我们真的成长了。

电影1942完整版 一九四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