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跟随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组织的第四期青少年志愿者培训活动采访中,记者遇见了好几位环保志愿者。利用假期和周末给游客做导览,为中小学生做湿地动植物的培训。虽然身份不同,年龄各异,但他们都抱着对自然的亲近、好奇,并想凭自己的热情将这份对自然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志愿服务超1000多小时,每年观鸟季记录黑脸琵鹭的数量。郭淑娟累计志愿服务已超过了1000多个小时,并且是去年园区的十佳志愿者。“我的本职工作跟自然教育没关系,只是自己喜欢。”郭淑娟说她现在除了给游客做导览外,还负责红树课程和观鸟课程。

带游客走自然手作步道,夜间坚持记录统计湿地昆虫。每到周末,志愿者操旻明就会给游客做导览,带小学生观鸟。今年园区新增了林间手作小径后,她还会带着游客一起感受体验。最近一段时间,她因为对昆虫感兴趣,就利用湿地公园夜间闭园的时间,参与到湿地昆虫的调研和统计工作中。 “他们告诉我长知识了,我就很有成就感。”陈海毅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她来这里纯粹就是想做环保义工——既可以增见识、交朋友,还可以传播自然知识和环保理念。他希望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更多的人爱护环境。

深圳湿地公园有哪些特色(深圳这个国家湿地公园有群可爱的志愿者)(1)

深圳湿地公园有哪些特色(深圳这个国家湿地公园有群可爱的志愿者)(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