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性价比很多人就会默认觉得,便宜没有利润空间,

代替品降价产品也会降价吗(性价比高真的就等于便宜低端货没有利润吗)(1)

甚至雷军在小米的发布会上都说过,小米的硬件设备净利润不超过5%,贴着成本去做产品,所以性价比一定是低端货,没有高毛利吗?

如果你觉得是的话,我想你就陷入了“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的世界了。

2020年3月24日,Redmi发布了一款 98英寸超大屏智能电视终,定价19999元,而市面上同等尺寸的电视要达到150000元,而且这款小米电视因为体积太大,每安装一台都要出动吊车和一组工人,送货和安装的成本非常高,按每台平均2000元计。这个服务,是免费送给用户的。

雷军这样解释性价比:

性,指的是性能、品质。它是用来解决一个问题的。

它不是成本价,不是拿这个商品的成本多少,来衡量价格是否便宜的。

你做出来的性能,和别人可提供的相比,你有没有性价比。

就像雷军所说,性价比不是讨论绝对价格,更不是低价,而是比较优势。

就是同等价格性能最好,同等性能价格最低。

原本用户需要花15w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小米只用2w,甚至更低,就能给他解决,这就是性价比。

高毛利不是来自高定价,而是来自低成本。

如果这个案例还不能说服你的话,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

代替品降价产品也会降价吗(性价比高真的就等于便宜低端货没有利润吗)(2)

过去好莱坞导演要拍一段航拍视频,要用到直升机、摄像,这成本得多少?

直升机加上人员和装备的费用,这飞一次就要几十万。

这个问题就很贵。

问题贵也就意味着问题值钱。

如果你现在用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比如无人机,同样能达到直升机加人员航拍的效果,但是定价只用5w。

那么你就解决了更贵的问题,但是你的解决方案又很划算,那么你的性价比就很高,

同时无人机成本只需要1w,售价则是5w,却解决这个“贵”问题,又不代表你的产品的利润空间很低。

你用一个高性价比的方案取代了一个很贵的方案。于是你的市场份额就有了。

所以性价比高并不代表低毛利。

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说,高性价比就是品牌附加值低,溢价空间低,这是一个很片面的说法。

熊彼特说过“商业的本质,不是让女王穿上更多种类的丝袜,而是让女工也穿得起丝袜”

如果你能用成本1w的产品,卖5w的价格,解决一个20w的问题,那么你的商业就是一个有增量空间的生意,你自然会有溢价空间。

消费者不是喜欢便宜,消费者是喜欢便宜得买好货。

性价比和毛利率是否可以兼得?

我想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