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各类市场、餐饮、商超等地,目前已全面铺开“消杀专员”制度。今天上午,青塔大成双盈市场等丰台区20家市场,率先为市场消杀员、指导员、监督员“三员”挂牌。而在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今天也率先开始了一场“消杀大演练”。记者了解到,此前市场主要由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化”消杀,而从今天起,将逐步向市场日常自行消杀转变,“市场日常消杀”开始转入常态化。

消杀工作包括哪些(丰台消杀专员来了)(1)

消毒液由市场统一配比,经营者按需领取

今天上午,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消杀演练。消杀前,先“授课”。丰台20家市场负责人到场,每人都领取到了一个“消毒液配比指导盘”。“假如,我们现在需要配5升84消毒液用来擦地,大家不知道应该多少水兑多少消毒液。那么就可以转动指导盘上的转轮,转轮上显示,5升水需要倒入100毫升84消毒液原液,消毒时间30分钟就可以了。”丰台区疾控中心消毒科科长黄儒婷手把手开始教各大市场如何调配消毒液。

消杀工作包括哪些(丰台消杀专员来了)(2)

黄儒婷拿出一张PH试纸,对现场配比的消毒液浓度进行检测。“大家不要小瞧这张小小的PH试纸,有了它,我们就可以轻松判定消毒液的浓度,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标准,浓度过高会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存在一定不利影响。”记者从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了保证消杀所用的消毒液“不浓不淡”,从今天起,消毒液不再允许市场商户自行配置。按照要求,消毒液将由市场主办方统一配比,场内经营者按照需求量分时段领取。“统一配比,可以确保消毒液的浓度更加准确、科学,为经营者提供定制服务。”黄儒婷表示。

消杀工作包括哪些(丰台消杀专员来了)(3)

演练现场:门把手、楼梯扶手、垃圾桶等部位重点消杀

上午10点半,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消杀演练在海鲜厅启动,海鲜摊床、砧板、门把手、垃圾桶等部位一一重点消杀,卫生死角、盲区一个都不放过。

500升和1000升的两个超大号水桶摆放在海鲜厅的大厅空场内。岳各庄市场刚刚听完课的“消杀员”拎着带刻度的塑料壶开始兑消毒液。“慢着,配消毒液要戴手套。”黄儒婷拦住消杀员。“手套?哦,有!”消杀员一溜小跑,一会儿工夫,手里拿着一次性手套回来了。刚要打开装84消毒液的大桶,黄儒婷又拦住了消杀员:“护目镜呢?还得戴护目镜。”消杀员一愣:“有有有!护目镜也有。”

按照刚刚授课的内容,消杀员很快配好了两大桶消毒液。现在轮到另一名消杀员对市场环境进行消毒了。消杀员拎着小喷壶,开始往楼梯扶手上喷洒消毒液,细细的几道水柱,从喷壶嘴喷出。“等等,这个喷壶嘴可以调节,需要调成雾状那一档才行,这样喷洒更均匀。”黄儒婷又提出了“整改”意见。消杀员拧动喷壶嘴,细密的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楼梯扶手上,很快,扶手上就覆盖了一层小水珠。

消杀工作包括哪些(丰台消杀专员来了)(4)

一层楼梯喷完,消杀员有些犹豫:“扶手就这么湿淋淋的?不用擦干?”黄儒婷解释:“现在还不能擦干,要让消毒液在扶手上停留30分钟以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不少上午来买海鲜产品的顾客也在一围观“学习”,一位顾客感叹:“以为消毒挺简单的,这要是没有专业人士教,还真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

市场消杀“三员”今起持牌上岗

丰台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科科长郭少民介绍,新发地市场疫情发生以来,丰台已经完成全区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消杀。而从今天起,包括青塔大成双盈市场等在内的丰台区20家市场,将率先为市场消杀“三员”挂牌,“三员”全部持牌上岗。记者了解到,由专业机构对市场进行专业消杀,将逐步向市场日常自行消杀转变,“市场日常消杀”开始转入常态化。

记者了解到,市场消杀“三员”指的是消杀员、指导员、监督员三级防控人员。丰台区的每个商品交易市场都必须指定至少一名消杀“指导员”,掌握具体消杀知识,并能够实际进行消杀操作。每个市场还将选出若干名“消杀员”,“指导员”负责对“消杀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消杀技能。日常情况下,由“消杀员”开展具体的消杀工作,而“指导员”则负责对市场的消杀情况进行整体督导检查。“监督员”则由进驻市场的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组成,日常通过抽查、暗访等“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市场进行督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