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在初冬暖暖的阳光下,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变着花样踢毽子,嘴里念着朗朗上口的歌谣,边念边踢,欢声笑语,趣味盎然。 小朋友的课外活动踢毽子毽子也叫“毽儿”、“鸡毛毽儿”。
据考证是从古代蹴鞠变化而来的。蹴鞠就像现代踢足球,不过所踢的球是用黄泥团裹牛毛而成的“毛丸”和内填牛毛的皮球,或是以动物的胞为球胆,再用熟皮缝成的“气球”。蹴鞠有一种踢法与踢毽极为相似,只是一个踢的是毽,一个踢的是球。
踢毽子究竟在何时出现,现在已很难考证,不过最迟在宋代,踢毽已非常流行,集市上已经有专卖毽子的小商人。到明清之际,无论是毽子的做法,还是踢法,都有很大的发展。明代时,北京童谣说:“杨柳死,踢毽子”。“杨柳死”,指的是初冬时节,说明踢毽子是冬季的游戏。
清代人阮葵生在《茶余客话》卷十八中记述了北京踢毽的盛况:“京师杂技,干态万状,以踢毽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们,凡百十种”。
在清代,踢毽子在民间发展成一种专门的技艺,踢毽高手在庙门前、广场上或街口巷口表演自娱,许多人站着围观、喝彩,热闹非凡。你别小看这毽子,过去还真出了不少著名的踢毽艺人。
清末北京城里有个名叫谭俊川的艺人身手不凡,竟能一口气连踢六千下,并且还接连不断地表演二十多套花样,一时名噪京城,他于一九五零年去世,生前留下一部《翔羚指南》,这是中国第一部,也是难得的一部“毽谱”。
毽子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通常孩子们自己动手,便能做成。先选两个铜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或柔软的人造革包裹、缝实,这就成了毽子托。然后在毽托的一面,缝上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鸡毛以蓬松柔软的活公鸡毛为佳,主要是增强浮力和稳定性。
清代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翔,缚以皮带,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可见当时的毽子做法与今天基本相同,毽子的踢法花样很多。
旧时,踢毽子的招式都有专用名称,例如:用脚的内侧与外侧轮流踢毽,称为“里外廉”;用膝盖撞毽高飞,称为“耸膝”等等。现在,最普通、最常见的踢法是,用脚的内侧连续踢,不让毽子落地,一边踢,一边数,越多越好。
踢毽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深得历代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冬春踢毽,不仅可以祛寒活血,锻炼身体,而且有助于培养矫健灵敏的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