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克斯是古罗马奴隶大起义中的英雄。他的故事传颂两千年,至今仍值得人们回望。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斯巴达克斯在奴隶大起义之前的生平,只知道他是个色雷斯人。色雷斯是古代希腊世界北边的地区,在巴尔干半岛上,大概在现在的保加利亚等国境内。他可能是一个在战争中被俘虏的色雷斯人,也可能是受雇于罗马军队的雇佣兵,但根据他后来领导奴隶起义的情形来来看,他应该是参过军的。

北欧神话斯巴达(岩讲罗马斯巴达克斯)(1)

但是斯巴达克斯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他们是无法对抗整个共和国的。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主力都在边疆征战,意大利本土防卫空虚,这才给了他们腾挪的空间。所以,他率领全军向阿尔卑斯山进军,想翻过大山之后,让起义军中的各民族战士,返回自己的家园。但是,意大利本地的追随者不愿意离开家园,很多战士也因为连续的胜利而不愿意服从命令,想继续在意大利烧杀劫掠。而罗马人也越来越重视他的这支力量,继续派出大军予以镇压。

在罗马的执政官继续遭遇失败之后,罗马人把指挥权交给了克拉苏。

克拉苏是个狠人。他是罗马首富,靠巧取豪夺,经商开矿获取了大量的财富。他出了名的吝啬,出了名的贪婪,却又出了名的慷慨。他是罗马显贵,但是在军功方面颇显不足。这次是他的一个机会。他发现罗马军队士气低落,军纪涣散,在一次战役中,有500人临阵脱逃,把武器都丢掉了。为此,他恢复了罗马历史上的“什一抽杀律”。他把500人每10个人分为一组,从每一组中抓阄选出一人,立即处死,并且公开在部队全体面前执行。这种类似“俄罗斯轮盘赌”一样的规则,极大地震慑了军心,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罗马军队的风气马上为之一新。

斯巴达克斯北上阿尔卑斯山的战略企图放弃之后,转而向南。他们本打算到意大利半岛这个“靴子”尖的位置,渡过墨西拿海峡,去联络西西里岛的奴隶们。那里曾经爆发过大规模的奴隶战争,斯巴达克斯意欲让它死灰复燃。但是,斯巴达克斯没有海军,他不得不跟海盗合作。可是海盗在收取了订金之后,却抛弃了他们,失约了。

渡海不成,克拉苏的大军尾随而至。克拉苏命人在意大利半岛这只“靴子”最尖端的地峡之处,从大海到大海,挖掘了一条长达60公里的壕沟,并在壕沟后方建起高墙,企图将斯巴达克的起义军困死在这个小小的半岛。但是,在一个雨雪纷飞的夜晚,斯巴达克斯成功突围。不过,他只带出了三成的人员。

克拉苏生怕起义军直接向罗马进发,但是起义军再次发生了内讧。一部分起义军脱离了斯巴达克斯的指挥,却遭遇了克拉苏的部队,12300人全部战死。斯巴达克斯虽然后来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场胜利却成了毁灭的诱因——起义军战士的勇气因为这次胜利而被激发起来,不再听从斯巴达克斯的避战命令,甚至拿刀逼着队长带他们与罗马人决战。这正是克拉苏求之不得的。

北欧神话斯巴达(岩讲罗马斯巴达克斯)(2)

最后一战来临了,斯巴达克斯在战前杀掉了自己的马,以示背水一战的决心。起义军失败了,斯巴达克斯战死(一说被俘),溃散的5000部队,被从西班牙赶回的庞培大军屠杀殆尽,剩下的很多人做了俘虏。克拉苏把俘虏的6000奴隶士兵钉死在十字架上,树立在罗马到卡普亚的大道旁。

北欧神话斯巴达(岩讲罗马斯巴达克斯)(3)

这场奴隶们为了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战争结束了,斯巴达克斯成了一个悲情英雄。

奴隶们发动的起义,并不是为了终结奴隶制度本身,而只是为了自我的自由,这就给这场斗争带来了局限性。而斯巴达克斯虽然是起义军的领袖,但是他却没有绝对的权威。这从起义军一次又一次的内讧和分歧就可以看出。起义军到处转战,看上去轰轰烈烈,但是,因为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所以这些扫荡了整个亚平宁半岛的转战,实际上成了疲于奔命,注定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不管怎么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斯巴达克斯他们为了自由而进行的斗争,准确地诠释了这样一句名言。奴隶们反抗压迫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