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我们能够去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去重新处理那些当年我们所无法表达的关于创伤的感受,我们才有可能越过创伤继续前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原生家庭的伤害终其一生都在自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原生家庭的伤害终其一生都在自愈(如果你感觉自己有原生家庭的困扰)

原生家庭的伤害终其一生都在自愈

只有当我们能够去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去重新处理那些当年我们所无法表达的关于创伤的感受,我们才有可能越过创伤继续前行。

所以说从这一点来讲,谈论创伤,比如童年的养育环境、我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那些在我人格层面的各种影响。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关于原生家庭的创伤怎么走出,这可能是很多人的问题。但我想今天我想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去谈论他、去梳理它、去看见它,这是走出的重要一。

我们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一个立体多维特别的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有一些似乎改变不了的模式,我们不可避免地想要去了解,我们需要在这个部分去做出自己的定和解释。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的影响当然是非常巨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人生中最不幸的,即使是我们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于家庭,这种磨难是可以遗传的。

他还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有一本书叫做身体从未忘记

孩子的脑部的神经结构要大约到十五岁才能发育完全,当你意识到父母对你的对待的确会影响到你的神经系统时,可能你会感到绝望和难过。我记得在香港曾经做过一个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实验,最后这个实验的数据显示,当父母争吵的时候,孩子的脉搏、心跳都会处于一个很快的状态,高于一个正常的水平。所以处理童年的创伤,首先我们就要去承认童年的唱。伤是存在的,它对于我们的神经系统有影响,所以它对于我们的思考模式、认知图示、人格结构都会有影响。

有些朋友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对呀,我就是一个小时候被创伤过的人。我在咨询时也会遇到很多的来访者,他们也会反复的去质问,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父母?针对这样的对自己人生命运的质问,我想我们要尝试去回归一个客观的态度,那就是并不是说这样的父母只有你一个人遇到。

也许,就是说你遇到的创伤就特别的糟糕,或者说只有你在承受这样的糟糕程度的创伤,实际上并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创伤的程度虽然有轻有重,但是严重的创伤也在不少的原生家庭里出现着,这是一个事实。在你未曾看到的关于人生的真相里,几乎所有人都经历着某种程度的创伤。

这是我们在承认了创伤之后的第二点,我们需要有对于创伤的这个部分的一个合理的认知。如果没有建立这样的合理认知,一谈到原生家庭,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自己。也是那个最倒霉的人。为什么那么多人过马路,唯有我被撞到了,如果这样想,我们就很难走出创伤的阴影。有时候,当然我们在创伤的层面将自己特殊化,会让自己感觉到稍微好受一些。因为这样我们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说,我如此的糟糕是因为经历了和你们不一样的过去。

而且一旦我们将所有的责任都给到父母,自己似乎就不再需要对自己人生的所有的低落、所有的失败负责。好像一切的不好和负面的东西都是过去造成的,都是父母造成的。当我的一些来访者跟我谈。到他的原生家庭如此的糟糕,自己如此悲惨的时候,我在共情之余我还是会这样说,也许这是你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

我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在我们一起谈论了非常深重的原生家庭的创伤后,他坚定地告诉我,我知道我现在的状态和我现在的问题,我也知道我很痛苦,但是我仍然是要活下去的。

当我听到他说他要活下去的时候,我甚至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这是我对生命力的一种敬畏。我想这句话也可以适用于所有人。既然我们活在现在,既然我们选择此刻要活下去。去,我们就必须要去接纳已经发生的这个部分,那就是我们的出生由不得我们选择,而你的父母也许你无法再去改变,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去改变过去,也无法因为改变过去而改变你的未来,就不会让我们的余生过得更好。所以也许我要这样说,对于原生家庭的创伤,我们需要有一个对于自己的部分去承受的态度。是的。也许我们的神经系统或者心智的层面,从人格甚至到身体都已经被过去的经历影响,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是我要建议大家去抛弃那种。我原本可以过得更好的思路,因为并没有那个。

我们要尊重这种人生的偶发性,我们也要意识到在那个我原本可以过得更好的幻想里,那是一个关于追求完美的、近乎极端的一个理想化的幻想。所以即使你的命运重新来一次,也没有你理想中的那个完美,这是我们应对创伤需要有的第二个认知。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会看到我们在谈论原生家庭的创伤,这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去理解是什么造成了我的现在的模式。这样我们找到在背后捣鬼的。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尝试去掌握它。

但是我也会看到很多人,他在不断地表达他对父母的恨意,不断的纠缠在这个部分。我想如果一个人对过去投入了太多的关注,这可能意味着他面对的不是未来,也不是现在,而是他还在和自己的过去牢牢地粘在一起,去追究父母的责任,将一切都推给原生家庭,并且呆在那个恨里面无法重新开始的时候,我想从潜意识的层面去分析,这或许代表了你和你的父母还不能完成分。你对他们还有很多的期待,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期待,期待他们能改变,能意识到自己的罪。所以你一直停留在这个地方,无法离去。

当然,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因为我从未得到你的爱,所以我还停留在这里,等待着你来。这也许是我们深深的与原生家庭纠缠的一个动力。而当我们已经准备好和父母完成分离,当我们去接受了我们无法改变的原生家庭的那部分的命运,这也就代表着你开始成熟,你开始要在未来为自己负责。你会认可现状和现实,你会做出自己。你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爱和恨它是相对的,它其实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关系是爱恨情仇交织的,没有爱就不会有恨。所以如果你深深地恨着给你带来创伤的原生家庭,你恨着你的父母,那是不是也代表着你对于他们仍然有着深深的爱和深深的期待。

我想说也许我们需要意识到,不管我们有怎样的期待、怎样的愤怒,可能一个三四十岁的你是很难期待一个六七十岁的父母去改变他们自己的,这是一种近乎于孩童的不合理的期待。我想我们需要觉察到,我们生活在比我们的父母要更好一些的时代,虽然说你的原生家庭可能很糟糕,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你父母的原生家庭只会更糟糕。

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家族的谱系里面去看创伤的话,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经历了战乱,到建国,到文革,也经历了物质匮乏,经历过精神的一些动荡,这是有着集体创伤的一个大背景的时代。父母的那一辈,爷爷奶奶的那一辈,他们从自己的爸爸妈妈那里所取得的资源,他们所经历的匮乏。所以这是我们应对创伤应该要有的第三个认知。也许有人听到这里会说,我可以去从理性上接受你所讲的这些道理,但是我遭受到的伤害找不到出口我的情绪找不到出口,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我关于原生家庭的这部分的情绪。我想说对于这一点,我非我更想说,我们的确需要去接纳自己的情绪,哪怕这个情绪里面带有一种可能对父母的最强烈的攻击。

我想和解的确是一个路径,它是一个成长的路径,但和解并不容易。有的人需要用一生才能够完成这个和解。所以我们不要把和解当作一个一定要达成的目标。不要去觉得我没有跟我的父母或者我的原生家庭和解,我就没有成长,我就没有治愈我的创伤。我们要做的只是去面对和承认创伤的存在,不要太多的停留在过去,不要太多的期待父母的改变。

我们应该接纳,然后再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将来,因为那些是我们可以操作的部分。最后我想提醒一些,曾经有过童年创伤,而现在成为了爸。妈妈的朋友们,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完美的父母。我会观察到,当一个人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后,他们很多时候就非常刻意的要避免类似的伤害在发生在孩子的身上。

但我想也许这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行为,也许我们不能够永远的去除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我们可能所需要做的就是比他们做得好一些,而不是完全不犯他们犯过的错误,因为这是不现实的。

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不犯错的父母,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举个例子,我的同学是一个四岁的孩子的妈妈。他的童年创伤是比较严重的,他的妈妈对他建立了一个非常严格的一个考核体系,妈妈对他非常非常的严厉,几乎每天都会让他活在一个很战战兢兢的、害怕犯错的感觉里,他就很害怕自己在女儿面前也成为这样的妈妈。他说,他有时候比如说女儿买了太多玩具,又不玩儿扔在一边,或者女儿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他也会忍不住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在这个部分他非常的自责,他觉得他就和他的妈妈一样的糟。然后我跟他说,我说你的妈妈多长时间对你发一次脾气?他说几乎每天。我每天都很害怕,我要看他的脸色。我说那你对。你的女儿呢是怎样的一个频率,他说嗯大概一两周一次吧,或者也许一个月一两次,但是肯定不是每天。他说我的女儿很多时候还是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是我不会惩罚他,我对他很接纳。

所以我告诉他,我说你看到了吗?这就是跨越。也许你的妈妈有一个更糟的母亲,也许你的妈妈给到你的就是她能做到的一个最好的程度。而你作为第三代,你在这个部分又进了一步。我们要看到自己做的好的那些地方,我们看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对原生家庭的创伤去跨越的时候,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告诉自己,你看,我并没有完全的被他困住。被他影响,所以这是我们与自己的和解。我想说,请放下心来生活,将过去远远地留在过去。让我们带着接纳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