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1)

现在我们去到国外旅游会发现,哪儿都有唐人街,还有唐装、唐乐,展示出一种艳俗密集的文化图景,足矣窥见唐朝对世界的影响。唐朝究竟有多强, 其它王朝都称“大”,凭什么唐朝称“巨”。轻松超历史中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这些朝代的粉丝们介绍它们的时候,都这样说:“我大秦”“我大汉”“我大明””我大清“……唯有唐粉说“我巨唐……”

那是因为,唐朝可以与宋朝比经济,与秦汉比军事,与明朝比外交,与元朝比疆域。

宋朝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0%;唐朝占58%

汉朝打垮匈奴,征服西域、西南夷,消灭三越;唐朝消灭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百济、薛延陀、高昌、铁勒,击败大食,吐蕃。

明朝影响范围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唐朝影响全世界

元朝疆域1372万平方公里;唐朝疆域1237万平方公里(虽有不如,但也相差不大)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2)

我在试着从简单的建筑的角度来大致回答一番

长安,繁荣的唐代都城。同时也是人类古代社会规模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来看一波数据:

据考证

明清北京城(今北京二环内)62平方公里;

北魏(南北朝最强大的朝代)洛阳城53平方公里;

几乎同时代的西方都市如罗马,20平方公里;

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14平方公里;

汉长安城36平方公里;

而,唐代长安城,占地约85平方公里,此记录保持了将近1000年,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后伦敦的规模才对其实现了超越。

古代长安都城平面图(来自网络,侵删)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3)

如图,城中一块一块的是街坊,至唐末共有108坊。其中最大的兴庆坊(图中兴庆宫的南部地区)占地九点四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北京的故宫。

西南的和平、永阳二坊中,坐落着隋代建成的大庄严寺,和大总持寺。两寺中各有一座高330尺(约100米)的木塔。此建筑也一直保留到唐代,同样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子星建筑。

有人说那个是隋朝建成的,不算。

好,那么换一个

唐长安城北部,皇城以北——整个都城的核心——太极宫。面积相当于2.7个故宫。太极宫正门承天门前的横街,也就是将太极宫与皇城分开的那条街,宽达220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宽阔的大街估计也不为过(如果还能叫大街的话)。因为据考证,整个大街的面积已经超过今天的天安门广场。

太极宫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导致长年阴冷潮湿。估计皇帝也住的不爽了,于是高宗龙朔2年在长安城外东北方营造新宫,第二年建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明宫。有了大明宫,太极宫只能在历史上排名第二。

大明宫总面积3.4平方公里,相当于4.8个故宫。宫内殿阁楼台不计其数。以麟德殿为例,东西面阔11间,南北进深17间,为四四方方格局,在中国宫殿类建筑史上实为罕见(中国的宫殿,由于考虑到光照缘故,南北的进深不会做的很宽阔,基本都是东西狭长的布局结构)。室内空间巨大,整整约54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2.7倍。

这个还不算完,在开元盛世年间,长安又以兴庆坊为址,营造了第三座宫殿——兴庆宫。它可以说是长安的宫殿中最秀珍的一座,但是占地依然是故宫的2倍(总是拿故宫作比,不好意思)。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4)

影视剧图

说好长安,再说洛阳。因为在唐代的洛阳,建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武则天明堂。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5)

影视剧图

明堂占地4倍于故宫太和殿,高却有近90米,绝对是中国古代单个建筑的体量之最。于688年建成,却于证圣元年(695年)失火被焚。同年武则天下令重建,于次年三月再次建成。相距不足10年间,两次建成明堂,足见大唐国力之强盛。武则天还集天下之铜,铸造起一颗巨大的铜柱(每每读到此处,就想起《盗墓笔记》中的秦岭神树),号称"天枢",落于中央大街——定鼎门大街上。铜柱直径3.5米,高26.4米,俨然是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对比同一时期西方建筑,唐代的建筑在工程技术,建造体量,构思选址等方面,无不是立于当世之巅,让四方使节商贾顶礼膜拜。无奈国力强盛之至,已无外乱之忧,唐代的统治者却玩起了荒诞至极的先后拆台的游戏。从唐太宗焚毁隋代乾阳殿开始,武则天拆毁乾元殿,唐玄宗又拆改明堂,让一个又一个的建筑,陷于焚毁。最终在安史之乱及唐末黄巢起义,整个洛阳及长安的建筑悉数毁于一旦。自此,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平再也无法重现唐代的辉煌。这不是一代人的努力,而是几代人的积累;这不单单是几万个工人日以继夜的建造,更需要顶层统治者由上至下统一协调,更需要无数的资金投入;这不仅仅是地表上的某些建筑群落,更是一个王朝的格局,国力,威望的体现。所以,要知道唐朝有多强大,了解一下唐朝的建筑史,无法想象的话,看一看敦煌洞窟中的壁画便可知道一二。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6)

唐朝墓穴壁画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7)

寺庙中的木雕

唐朝之强大,不止步于经济、政治、军力、文化,思想的表现,还从审美中大为彰显。乃至于唐朝几乎成为古典亚洲的审美之源和精神之源。唐宋时期的审美和精致,至今中华还不能企及,看回过去的片段,才方知中国不是红、黄、金的俗气国度。

为什么越南自称“小中华”,为什么日本奉唐破风和宋式文化为上典,而更甚如今部分韩国人觊觎中原文化羞得唯有自称发源地方能解脱,我们只知道这些现象,不知道原因。但种种表面,辉煌文化和精致审美才是最好的归化剂。

由于华夏大地摧枯拉朽般的灭国战争和动乱,把这一切摧毁得彻彻底底,我们无从得知曾经的辉煌从视觉上是究竟如何。唯有从文字壁画文物,从邻国的片段方知一二。而甲胄作为战争的护具,顶得住一时的箭矢,顶不住一世的风雨,终得黑色碎片。

后人挖掘出来,一句话:那时候,不过如此嘛。

一句话,一个朝代。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8)

以下为非主题内容:

唠叨几句。

唐朝再怎么强大,都有自己国人踩,都有国人不相信自己曾经那么辉煌过。“有什么可能1000年前的人比我现在还有品味?”这概念似乎从破四旧开始,就一直萦绕在国人心里,成为特定时期的文化记忆。就算说一千遍、一万遍,他都要跟你抬扛说是日本的。

其实“中国”这个概念真的很辛苦的,每每都要跟世界上每一个最优秀民族比较,就算不去比,人家也会想起你,拿你来比。没办法,中国就是如此。

另,很烦那些动不动说中国古代这落后那落后,古代这没有那没有,唯西方兵器和铠甲最佳的人。能不靠自己脑子去想象贫穷,可以么?动不动张口开口就说是日式的,能否看点画卷或者壁画后再发言不?

中华大地由于多年战乱易主,毁于一旦和辉煌盛世轮回不断。盔甲、衣着、建筑、文化等方面不容易保存和传承,但不代表没有或者粗糙。

静下心来,满满修复,会发现很多惊喜。

最后的最后 感谢那些默默无闻,静心修炼和修复中国古代铠甲的画师、雕塑师、手办师。

希望大家了解自己华夏大地的曾经,认知自我,找到未来的方向。

唐朝为何称巨唐(唐朝被称为巨唐)(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