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品质中心城区绽放更高颜值)(1)

思明区着力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对标国际一流提升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图为鹭江道一带高素质高颜值的城区环境。(本报记者王火炎摄)

厦门市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品质中心城区绽放更高颜值)(2)

发现市容管理问题后,城管执法人员可以利用手机拍照,上传至“鹭江街道综合监管指挥平台”进行登记、查处。

台海网9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作为厦门最中心的城区,思明既是新老厦门人珍爱的家园,也是海内外宾客钟情的旅游胜地,更是新时代创新创业的沃土,引得无数优质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如何为市民生活、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何让这个高品质的中心城区绽放更高颜值?思明区委区政府以深入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立足点,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着力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思明模式”。这几日,记者走进思明区滨海街道、鹭江街道、中华街道,走进思明区城市管理的第一线,实地了解城市精细化管理“思明模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1前端管理】

创新服务外包有效充实一线力量

每天早上7点左右,厦大、南普陀等热门景点周边都会准时出现一支特别的巡查队伍。这其中,不仅有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思明城管执法队员,还有一些新加入的伙伴,既有滨海街道办委托的社会化服务管理公司员工,也有来自演武社区、厦大、南普陀的志愿者。这些人集合到一起,沿路巡查劝导,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保障市容整洁、维持景点秩序。

他们的亮相,引来市民游客注目。“以前觉得景点周边都是摊贩,人挤人,久久才来一次,这次凑巧经过,觉得变化挺大。”市民林伟民说,他一开始还纳闷摊贩都到哪里去了,直至看到这支巡查队伍才明白。“这种方式很好啊,城管也挺辛苦,多一些人来劝导,他们压力也不那么大了。而且大家都来帮忙巡查、劝导,摊贩想跟城管闹也没‘市场’,想跟城管‘躲猫猫’也躲不成。”对于这种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外地游客也觉得新鲜,来自浙江的游客刘士豪就给厦门人的文明素质猛点赞:“来之前就听说厦门是个文明城市,市民都很爱这座城市,今天看到这支巡查队伍,真的是名不虚传。”

思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滨海街道办与该局携手创新这种城市管理外包模式,引入社会化的管理服务团队在厦大-南普陀片区进行巡查管理,与城管队员配合开展巡查劝导。同时,思明城管滨海中队也进一步对接厦大和南普陀安保力量以及一些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常态化的联动巡查。

“外包服务单位派人全天候巡查,在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每天上午7点至晚上10点,厦大、南普陀等重点区域周边,都会有人定点,及时劝导不文明现象。乞讨乱象、流动摊贩占道、共享单车不文明骑行、非法广告、跨店经营、景点‘黄牛’,只要是影响市容环境的现象,外包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都会主动进行劝导,并将问题及时上报到中队。”滨海中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引入外包服务后,以前至少需要10名执法队员轮值的热门景区,现在只需要4个人参与巡查,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且,有了管理和劝导在前,行政执法的成本大幅下降,效率却明显提升。

为了实现长效化、规范化管理,滨海街道和思明城管滨海中队也对外包服务单位进行了规范约束,除了通过协议明确外包管理的内容,还通过入职筛选、定期培训等提升巡查劝导的水平。目前,这个服务外包单位选派来负责巡查劝导的都是精兵强将,一半以上是退伍军人,队伍的纪律性更强、战斗力更高,也能切实起到联系群众、做好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2强化合力】

创新科技运用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9月10日16:10,网格员小陈巡查至禾祥西路时,发现一家茶叶店涉嫌占道经营,茶叶渣随意倒在人行道上。小陈上前劝导,店家不以为意。小陈立即打开手机微信,通过“鹭江街道综合监管指挥平台”,对违法行为进行拍照取证。不到5分钟,城管执法人员就赶来了,向店家开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我才刚搬出来,就有人来了,也太快了吧。”听说再犯就要被罚款,店家赶紧动手搬东西,并把门口的茶叶渣清理干净。

及时、迅速、高效,这就是“鹭江街道综合监管指挥平台”的特点。今年以来,鹭江街道办积极牵头,进一步落实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更有效地整合街道综治、环卫管理、城管执法等多部门的力量,一同为提升辖区环境品质服务。

不仅如此,作为“鹭江街道综合监管指挥平台”的配套管理机制,城管中队执法力量的下沉,更是大大提升了执法效能。“目前,7个社区都各有两名城管中队执法人员驻扎,日常可以联合社区网格员一同开展巡查,现场就能督促问题整改。”据鹭江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督促落实“门前三包”为例,以往社区网格员巡查发现问题后,要先打电话上报街道,再由街道转给中队,中队再派发给责任小组,环节过多、效率比较低。“现在中队力量下沉后,网格员和执法人员直接挂钩,依托监管指挥平台的在线记录转发功能,问题巡查促改更加直接高效了。”

目前,“鹭江街道综合监管指挥平台”共整合了公安、交警、街道、物业等单位的792路监控视频,实现监管的全覆盖。鹭江街道辖区内发生的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市政园林、危房管理以及消防隐患等问题,都能通过平台派发处理,更高效、精准。不仅如此,利用平台的大数据集群优势,各相关部门还可以定期开展会商、分析、研判,就辖区内的普遍性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落实长效监管。

【关键词3疏堵结合】

创新源头治理提升环境服务民生

人来人往的步行道上,精心设计的摊车靠着墙一字排开,摊车经营者(以下简称“摊户”)不仅公示了实名信息登记卡和“门前三包”责任书,每个摊位还都设有专门的分类垃圾桶——大气、整洁、美观、规范,在镇海路妇幼保健院门口、第一医院门口,这样的摊规点已经成为辖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受市民游客的好评。

今年6月以来,思明区在中华街道办探索疏堵结合的源头治理模式,选取流动摊贩相对集中、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区域开展摊规点试点工作,有效破解占道乱象的同时,也给周边的市民游客带来便利。

如何让这一便民的疏导机制维持良性发展?中华街道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定,建立相关资格初审、复核、公示等制度。严格的准入机制,充分照顾辖区困难群体,摊户以本辖区内常驻户口居民为主,优先安排低保户、待业下岗、残疾人等,审核公示批准后,由街道城管办统一编号管理。根据协议,每一个摊户入驻前,都要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及食品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卫生保洁、垃圾分类等要求。

摊规点的日常运营还有多部门在协同监管——街道、社区牵头开展日常的联合巡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则会定期检查摊规点的食品卫生、用火安全等。“根据人流特点,经营时间分为三个时段,分别是7:00-8:30、10:30-13:00、16:30-21:00。”中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要是摊户不落实“门前三包”,或是违反时间限制等规定,执法部门也会及时跟进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