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现象,网络上各路大咖会“热心”地跟你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传授经验。一开始觉得很新鲜,好多的感同身受,可是看的多了,突然发现,这些所谓的“大咖经验”有很多都自相冲突。今天咱们聊聊这是所谓的“经验之谈”,到底有没有用?

年进千万的大咖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大咖们的经验之谈)(1)

讲个故事:有一天你去菜市场,看上一条鱼,这时候A说“这个鱼有刺啊,我上次吃就扎到嗓子眼儿了,而且鱼腥味又很重,你可千万不要买啊”;B说“这个鱼味道鲜美,肉质滑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你一定要买条尝尝”。那你说你要不要吃这个鱼?有前人愿意分享经验,这是好事,我们的确可以从别人的弯路里学点东西,但是,一时一事,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动物的本性是生存和繁衍,人就复杂多了,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后面牵扯的,是数不清的昨天和前天。吃还是不吃,这,是你的选择。

年进千万的大咖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大咖们的经验之谈)(2)

看似一些免走弯路的建议,是否反而限制住了我们?

人,作为一个个体,需要有自己的基准与认知基础,这个基准可能在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就大体定下来了。用一颗树来比喻,“你”是树根,“你的基准与认知基础”就像是树干(树干也可以看做是三观)。

一棵树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树干上会长出很多新枝干,也会有些老枝干因为各种原因掉落,说不定来场台风,树干断了,整棵树都连根拔起。就像我们的认知一样,认知基准和三观在某个阶段已经大体成形,虽然后续可能因为接触了更多事情做些修整,但整体基调是没变的(由于强烈刺激而彻底改变的个例,这里我们先不讲)。比如说,你从小就认为偷东西是不对的,但你发现有些人因为贫困而偷东西,你动了恻隐之心,但你始终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

年进千万的大咖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大咖们的经验之谈)(3)

质疑,也是好事。麦哲伦不相信前人说的“世界是平面的”,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我们才知道原来地球是个球。敢于质疑权威,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勇气。

怎么看清自己的认知基准?怎么定义自己的三观?

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有研究表明,我们身上的细胞,每七年会全部更换一次,你看,即使是生理上,组成我们身体的那么一小小的部分都在不停的改变,那你觉得我们还是当初的自己么?

看过的风景,走过的路,交过的朋友,做过的事,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自己的侧面描绘。

怎么能看清自己的认知基准和三观,只是时间问题,你的选择,会告诉你是谁。

年进千万的大咖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大咖们的经验之谈)(4)

比如我今天码这些字,也只是自己的见解,是否有道理,还需要各位自己做个判断。

就酱~

年进千万的大咖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大咖们的经验之谈)(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