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技能才是工作实践背后真正的强大力量,我们要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然而,怎么样学习,能高效让自己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呢?

总结几条愚见供参考:

高效学习法高中(高效学习法)(1)

一、明确学习的价值(书本的知识点,对自己的用处)

1、学习相关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

这里的用处,一定是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上的用处。我们学习最终目的是劳动实践,实践才是学习真正的动力。因为所有的知识最终都要运用到实践,同时只有当学习的动力,是工作实践的需要时,我们才会产生强大的专注力。

比如,我们学习语文对我们有什么用?语文即是语言的文字形式,语言是表达感受,记录知识、技能,交流的工具,是我们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工具,没有语文的基础,则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记录我们认为重要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与别人进行有益的思想交流。

学习数学对我们有什么用?数学从已知到未知的逻辑推断,这个太重要了,工作生活中,根本离不开。比如,小到菜米油盐处处都要计算,大一点的企业经营中的财务报表,建筑设计需要数学模型,如果没有数学,将要么工作生活中无法通行,要么处处面临失败。

当然,学习也许有其他的合理动机。比如是因为要考试,取得好成绩;是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许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别人认可;

这些都不是直接的动机,也不会产生持久的专注力,只有当为了工作实践而学习时,也就是为了运用知识而学习的动机,才能让我们产生强大的专注力。

2、明确知识的类别

图书馆为便于管理对书籍进行了分类,对学习的人来说,分类更便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大脑把新学到的知识归纳为相应的类别,便于调取使用。

另外,每一类别的知识,是需要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的。

学习语言文学,更多是需要调动情感,去体验感受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感受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和学习运用语言表达。

学习数学类知识,更多的需要调动逻辑思维,注重因果,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思考就很重要了。

学习社会类知识,如道德与法制,更多的需要理解社会倡导的价值标准,和谐与稳定是基础,才能更好的理解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那些道法。

3、确定学习知识的目标与范围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确定学习的合理目标,使自己在舒适区边缘,不断扩张自己的知识范围,这是确定学习目标的原则。

太大太难的目标,会导致自己受挫退缩最终无法忍受而放弃。

太小太易的目标,又会导致自己原地踏步。

我们要选择尽量让自己通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进步的同时又感受成功,自信也不断增加。

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不要拿别人的目标要求自己,寻找确定自己感觉最好的状态,才是最合适的状态。

学习的目标,一定要有时间、内容、标准。比如试着问自己:在多长时间内?我要学通哪些知识点?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高效学习法高中(高效学习法)(2)

二、学习时以互动、平等交流的心态

1、假设书本或资料的作者,是现实中的老师或朋友,书本文字就当成是他们对自己在讲话交流,这样会有更好的效率。

实际上,我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视觉是最快最好懂的,听觉其次,文字因为是二次语言,所以我们天性会比较难理解,但文字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最深的,因为我们要想读懂文字,就需要思考理解,这就会增加记忆。

2、允许自己有不同的观点

对于书本的观点或思维,不能完全灌输式接受。

书本知识,所表达的也只是作者的观点与常识,不一定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己有疑问,不管怎样,我们是思考的在读书。同时自己要运用网络资源百度去解决疑问。

高效学习法高中(高效学习法)(3)

三、善于提问

提问其实比知道答案更难,也更有价值。

提问有什么用?它能让我们有更想进一步去了解知识的愿望,能让我们充满好奇,以主动的心态去学习。提升专注,增加学习效率。

怎么样提问呢?

在学习相关书籍时,我们可以对文章或知识提几个通用的问题?

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用?

这篇内容包含哪些新的知识点?

针对文章标题及内容,提一些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学习并不一定要全部掌握书本的内容,而是从书本内容中获得对自己非常有用的部分,才是最大目的。

四、4个互动步骤把握文章要点

1、提要

在读文章时,对章节、段落的大意,进行归纳,对作者想表达什么,有全局认识,对重点观点有了解。

2、演绎

通过归纳得到的观点,可以推演到现实中相类似的地方进行运用,对观点进行验证。

3、补充

尝试对作者观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修正。

4、评判

是否赞同作者观点,感受等,允许自己有不同观点。

高效学习法高中(高效学习法)(4)

五、思维导图

画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标注出对自己最有用的知识及要点。

高效学习法高中(高效学习法)(5)

六、输出

1、用简单的语言向别人传授见解,知识,解释

2、有条件的,可以在实践中或实验中,运用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输出的过程,实际是加强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因为输出知识,建立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

七、回顾

通过输出过程,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回到前面步骤,重新归纳、理解,补充薄弱,修正理解的错误或作者本身的错误,直到能够进行下一次输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