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问卷收集产品,作者展开了MVP设计方案的分解,并结合产品特性以及自身了解,对某些要点进行关注与分析。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

目录: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2)

一、需求背景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分层化、标签化趋势愈加明显。各行各业都需要去研究用户做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变成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需求,但是市面上的问卷收集产品都很复杂,要么都很不友好,要么就是很丑,老板觉得这里面有很大的机会,现在想要做一个问卷收集的产品。

二、目的

基于市场、用户、需求、产品分析,做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功能轻、尽可能简单、体验好、方便、可在多方平台(PC、移动、微信等平台)可用的问卷调查小工具。

三、宏观认识

为了从宏观上认识“在线问卷收集”的产品,首先要搞清楚用户使用“在线问卷”产品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使用“在线问卷”方式,有哪些用户需要用也就是用户是谁?

1. 用户使用“在线问卷”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1. 做用户研究,低成本触达用户,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做特征分析。
  2. 做市场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

2. 为什么使用“在线方式”?

传统上触达用户的方式一般是,面对面拦访,粉丝参与线下问卷调查方式,但这种传统的问卷形式效果不可预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局限性非常明显。

而“在线问卷”具备低成本迅速触达、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的特征,可以让问卷调查更有效率,所以这种在线方式,开始受到企业、团队、个人越来越多的青睐。

3. 到底哪些用户在用(用户是谁)?

企业,学校,职场等用户。目前而言,问卷调查是B端市场的刚需属性。

四、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了解行业现状,包括市场容量,发展趋势,优秀竞品,从而得出我们产品的产品方向。

1. 市场上已经有哪些产品了?

国外市场两款主要的产品:wufoo,google form,横扫市场。

国内市场,问卷产品均有自身的特点与差异化,以问卷星,问卷网、腾讯问卷为主流,另外也有金数据、乐调查、调查派、巧思、问道等行业玩家。

2. 市场的容量&未来发展趋势

经过几年发展,整个市场从低调野蛮生长进入到群雄逐鹿的新阶段,未来一两年,在线问卷平台可能会从群雄逐鹿进入到头部比拼的阶段。

当前在线问卷市场尚未出现寡头垄断,随着规模化的用户与企业的进入,新一轮市场格局洗牌在即。

从未来趋势看,它比拼的是综合能力——包括服务全面性、数据分析能力、业务创新能力以及免费业务上的竞争力等诸多层面。

老牌的问卷平台如问卷网、问卷星,这两大老牌平台均开始从学生市场向企业市场扩展转型。

新兴的腾讯问卷平台在使用场景上为用户提供了多方式创建和编辑问卷的功能,且各行业都有对应的热门模板。如果立足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市场,加上海量的用户基数与垂直细分的用户标签还是有相当竞争力的,这或将会对问卷星、问卷网产生一定的威胁。

以上数据分析,来源于:

艾瑞网“在线问卷市场多方夺站,谁能走的更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在线问卷平台下半场,谁能征服未来市场?”

总结:我们产品的方向是什么?用户群?产品的内容侧重点在哪里?

先看一组来自于“腾讯问卷”公众号的几组数据:

  • 从2014年11月-2017年11月,腾讯问卷用了三年的时间成功进入问卷平台前三,问卷平台累计创建问卷量超190万。
  • 问卷平台累计回答量超1.4亿份,而且以年超过100%的速度在增加。
  • 2017年初上线的腾讯投票小程序,在不足一年的时间,投票创建量超60万,投票量超700万。可以看到,“腾讯问卷”自2014年11月发布以来,增长速度非常快。

再结合上面的市场分析,基本上可以确定我们的产品方向为:

主要用户群为偏B的中小型互联网类型企业,个人用户市场,内容以用户调研的目的为导向,提供热门模板,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帮助用户更快的触达用户并做数据分析。

五、用户画像

基于用户使用“在线问卷”产品的目的和本次产品的用户人群,进一步细化用户角色,勾勒出我们自己产品的用户画像。

参照IXDC&CDC联合发布《2018年用户体验行业调查报告》,得到“问卷收集产品”企业用户的基本信息: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3)

通过逛论坛,贴吧,搜索,关注问卷网相关公众号,得到有关于学生/高校群体的用户特征。

综合,可得我们产品的目标用户画像: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4)

六、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的目的在于得到用户需求、用户痛点,了解目标用户在问卷调查中所接触的场景。

1. 访谈对象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5)

2. 访谈结果分析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6)

结论:

  • 企业用户,对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要求强烈。
  • 用户选择一个平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户的覆盖范围。
  • 学生用户对于问卷的需求比较简单,要求简单上手,快速分发,对于数据分析结果,不是很在意。

七、需求分析【用户-场景-需求-痛点】

进一步细分用户类型,梳理出这些用户的典型场景,需求,痛点有哪些?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7)

通过上面对于用户,场景,痛点的梳理,可以发现:

  • 用户选择某家在线问卷平台做在线调研,决定因素有2个:产品易用方便并且与自身调研需求匹配;通过该平台做在线调研其结论更为精准。
  • 参与调研的用户数多寡与目标用户群体的精确度息息相关。
  • 如果要完成一份精准的用户调研,首先需要有大量的用户样本。
  • 企业用户可接受付费,学生用户付费意愿弱一些。

八、竞品分析

1. 选择竞品

根据用户分析和需求分析,【腾讯问卷】和【问卷网】,目前与我们产品的匹配度最高。

【腾讯问卷】是后起之秀,未来发展的方向;问卷网是老牌的强企,分析这两款产品,对我们的借鉴意义非常大。

附件为对腾讯问卷和问卷网的功能梳理。

2. 竞品的典型用户,场景,方案对比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8)

3. 产品亮点

问卷网:

  • 典型传统企业,覆盖行业全面,各行业都有对应的热门模板与数据管理、分析、测评等功能。
  • 明显的产品入口和相关功能延伸,对应不同需求和行业。
  • 分类与管理功能很清晰—职业,企业市场与学术教育市场均有侧重。
  • 数据分析功能体验比较专业。

腾讯问卷:

  • 互联网企业,注重用户体验,以初级用户的需求为产品重点。
  • QQ与微信的导流,在获取多层次海量用户层面与用户使用反馈、产品迭代层面,用户样本层面丰富自然调研的精准度会更高,更契合C端用户与B端企业的需求。
  • 在体验成本与效率、操作方法、人性化的统计报表方面,更加流畅,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 所有功能,完全免费,资金基础雄厚。

4. 收费方式

问卷网:仅对需要样本服务收费,其他功能则免费。

腾讯问卷:完全免费。

5. 核心业务逻辑

二者的核心业务逻辑是一样的: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9)

6. 核心业务流程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0)

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 腾讯问卷逻辑比较简单,整个流程体验比较好,与微信QQ做深度绑定。
  • 问卷网,更专业更细致,模板编辑,内容可从题库中选择,发布渠道多种,问卷规则,奖励规则,问卷设置都比较细致,数据分析把问卷填写人信息也给汇总了,方便继续跟踪。

7. 总结

根据对腾讯问卷和问卷网的竞品分析,我们的产品可借鉴:

  • 核心业务逻辑:与腾讯问卷和问卷网,保持一致即可。分发平台与问卷平台相对独立,初版:可直接接触微信,QQ等第三方平台,后期再自建分发平台。
  • 编辑问卷:采用拖拽式,基本需求题型必须满足,要根据用户的选择,给予模板范例,并可编辑,可对问卷进行简单UI设计;需提供题库给用户。
  • 收费情况:初版要全部免费,后期看情况增加收费需求。
  • 投放渠道:初版仅支持微信,QQ即可。
  • 数据分析与统计:统计功能必须有,数据分析功能可简化,仅生成常见表,图即可。需支持excel文件格式导出。
  • 支持平台:先做PC端,在pc端把基础框架,功能搭建起来,后续再迭代移动端。

九、需求文档

1. 产品定位

为学生用户以及初入职场的人助力,功能更轻,体验更好,让数据主动来找你。

2. 用户定位

学生用户以及初入职场的人。

3. 产品核心逻辑(按角色画出核心业务逻辑)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1)

4. 功能列表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2)

基础控件为:单选题,多选题,下拉题,单行文本题,多行文本题,量表题,矩阵单选题,矩阵多选题,矩阵量表题,附件题,文本描述,填空题。

5. 核心业务流程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3)

6. 页面流程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4)

7. 简单原型图

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模型(进行问卷收集产品的基础设计)(15)

作者:coder卓,研发转产品,传统行业跨步到互联网,求职中,坐标北京。

本文由 @coder卓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