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一个刺激的环节就是“飞花令”,为比赛设置一个“花”字,可以使“花、酒、月”等古诗词中的高频文字。在场上选手完成答题后,由选手得分最高者和百人团答题成绩的第一名,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则另一方获胜。获胜者直战擂主。这就是现代版的飞花令了。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1)

这种“飞花令”是真正诗词高手之间的对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含有约定关键字的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飞花令”的竞赛感很强,电视观赏性很高。但是比起古人的规则,《中国诗词大会》中现场的“飞花令”要求相对简单得多,对诗句要求没有古代那样严格,选手只要背诵含有约定关键字且诗句不要与双方说过的重复即可,而对关键字的位置则没有要求。但是在古代就要严格的多。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2)

飞花令属于酒令的一种,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3)

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4)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一般都是草莽人士所喜欢的。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5)

飞花令,输者罚酒。以“飞花令”为代表的饮酒行令,飞花令属雅令,比较高雅,没有诗词基础的人根本玩不转它,所以这种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们喜爱的文字游戏,就连名字也来源于诗词之中。因唐代诗人韩翃的名诗《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故名“飞花令”。其实在唐代,带有“飞花”二字的诗句不少,如李白的“往往飞花落洞庭”,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顾况的“飞花檐卜旃檀香”,薛曜的“飞花藉藉迷行路”等。而只有“春城无处不飞花”被公认为“飞花令”的缘起,大概是因为韩翃是第一个提出飞花令这个观点的人,加上他本身的才能与影响力吧。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6)

古代的飞花令要求,对令人所对出的诗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诗句格律一致,而且规定好的字出现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古人在进行飞花令时,一般都是现场作诗的,其难度可想而知。举个简单地例子,令官说一句带有“花”的诗词,如“花径不曾缘客扫”。第二个人要接续第二字带“花”的诗句,如“桃花依旧笑春风”。第三人可接“春江花朝秋月夜”,第四个人就要接“我花开后百花杀”以此类推,到底七个字之后再从第一个字循环下去,直到有人接不下去,便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7)

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如行令人说“闲敲棋子落灯花”,“花”在第七字位置上,从行令人开始数到第七人接令,如果第七人刚好是行令人自己,则行令人喝酒。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行令方法:行“飞花令”时,诗句中第几个字为“花”,即按一定顺序由第几个人喝酒。如巴金的小说《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淑英说一句‘落花时节又逢君’,又该下边的淑华吃酒。”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8)

还有一种玩法,女性玩得比较多,那就是击鼓传花,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玩法描述。

怎么评价飞花令(飞花令到底飞的是啥)(9)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