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2)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2021年2月3日,农历腊月22日。这一天是立春,龙长春在贵阳海天园公墓入土为安了。

贵阳的天空似乎哭干了眼泪,以浓重的云朵为一位英年早逝的英雄送行。500多公里外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是龙长春的家乡,无数乡民肃立山头,遥望贵阳,泪如雨下。那一刻,苍茫沉郁的苗家牛角号响起来了,它回旋天空、弥漫大地……

这是最高的礼遇,这是最深的哀痛,这是最浓的怀念。

10多天前,《贵州日报》发布的讣告这样开头: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贵州省优秀的领导干部,中共贵州省委常委龙长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2日0时05分在贵阳逝世,享年58岁。

人固有一死,可惜长春走得太早,属于他的春天过于短暂。但长春之死又重于泰山,正如他的灵堂那幅醒目的挽联:巍巍黔山仰忠诚担当德范;涓涓贵水咏人民公仆长春。

龙长春在贵阳安葬的当天下午,他的遗像和部分遗物被送回松桃老家一个叫龙亭的苗寨。车队经过松桃县城,正是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的黄昏。抵达村子,村民早已肃立在龙长春家的那幢老屋,默默迎接他的归来。堂屋的板壁上挂着龙长春父母的遗像——他们唯一的儿子今夜回家了,从此不再离开……

这些日子,没有语言可以表达龙亭苗寨的悲恸,整个松桃都在缅怀这位家乡的赤子。

龙长春是这片乡土的荣光,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

一个发生伟大巨变的中国,就是因为有一大批龙长春这样的伟大干部,他们的情怀和境界、忠诚和担当,构成了伟大中国的砥柱和脊梁。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3)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4)

在龙长春的龙亭老屋,我把满满的一瓶酒倒入熊熊燃烧的火堆里,眼泪和记忆一起奔涌。

得知长春患病是2019年春天,那时我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工作。3月2日深夜,我接到贵州代表团一个随团记者的电话:听说长春书记得癌症了,你知道情况吗?我随即回答:春节期间刚见到他,精神抖擞,谈笑风生,怎么可能得癌症!

龙长春是全国人大代表,我几乎每年都参加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北京相见,我们的话题总是围绕家乡展开,我想这次也不会例外。

但几天之后看到遵义官方发布一条消息:龙长春到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调研指导信访维稳工作。这个时候发布这样的消息显然是贵州官方的特别安排,经验和直觉告诉我:长春也许真的有病了。

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得知长春确实患了癌症,正在北京住院治疗。我随即从民族饭店驱车前往不远处的空军总医院探望,护士告诉我:龙书记正在休息,现在不能进去。我只好悄然退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我来过医院,您正在休息,不打搅了。好好养病,早日康复。晚上收到回复:谢谢关心!我的病情稳中向好,问题不是很大。先忙你的两会报道工作。祝一切顺利!

没想到病情的发展如此快速,准备在红色遵义大干一场的龙长春已经不能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他主动向贵州省委提出不再兼任遵义市委书记。

2019年8月9日上午,在遵义市领导干部大会上,龙长春的离任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那个会场有过无数的迎来送往,但没有一次像这次动情。长春道出了对遵义的深情和眷念,也坦诚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脱贫攻坚还未告捷、老城改造还未启动、城区路网还未完善,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我心头最深的愧疚、最大的遗憾。

长春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从1998年开始,20多年来辗转于8个县州市工作,早已习惯了“又离别”“再出发”,但这一次的“离别”与“出发”,对于我来说是最后一次,而且是一次苍黄的离别、无望的出发,致使我拥有更深沉的离情别绪、更难舍的牵肠挂肚。

演讲最后,长春引用徐志摩的诗作别遵义——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尽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这场宴席散得心痛、散得悲切。

当天下午,龙长春这篇题为《情深他乡即故乡 离情别绪愁断肠》(点击阅读原文)的离任讲话立即在网络上山呼海啸、感动中国。那一天,中国的互联网属于龙长春。

也巧,那天下午我正好在北京参加人民日报社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会议开始之前,整个会场都在热议龙长春这篇演讲,有人说龙长春是个奇才,有人说这是中国官员离任讲话的经典范文。那一刻我意识到:仅凭这篇讲话,长春就可以不朽。

龙长春辞世那天,网络中国又一次惊涛拍岸,众多微信公众号再次推送他的遵义讲话,标题哀婉伤逝、梨花带雨:曾是“救火书记”,两年前感人告别遵义,今天凌晨他走了……

一个地方官员离任讲话为什么会让人触动心弦?

贵州著名文化人彭晓勇曾经撰文解读:

我以为感动人的首先是讲话蕴含的悲情。

官员调动本是正常安排,但龙书记的调动既正常又不正常。

正常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任职有期,调动必然,但不正常的是,龙书记是因身患癌症,身体不能再承担书记岗位的工作强度和负荷,“身体难以吃消,难以适应”,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工作调动和调整,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壮志未酬却又壮志难酬。

这种揪心的遗憾和身患重疾的悲楚最是让人叹惋和悲悯,而书记不隐晦不回避,其情堪悲其心可悯,一下触动听其讲话读其文章的人心底柔软之处,怎能不为之感动?

长春卸任遵义市委书记之后不久,我从广东飞返贵州,讨论他正在撰写的自传。谈起他的离任演讲,长春敲着桌子说:每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5)

龙长春是土生土长的松桃人,从不会讲汉语的苗家孩子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松桃是他的生长地,但他的仕途不是从这里开始的。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6)

1778年初春,龙长春(中)在遵义会议旧址留影 | 贺云供图

1979年8月,龙长春从松桃一中考取西南民族学院数学系,毕业后先做教师,之后从政。在贵州政坛,龙长春有“救火书记”的美誉,关键时刻总是他挺身而出,而且不辱使命,有本事把事情办得妥妥的。那种有勇有谋、大气担当的做事风格,走到哪里都让当地干部群众佩服和拥戴。龙长春身上时刻绽放着人格的魅力和光芒。

龙长春回到家乡松桃担任县委书记十分偶然。尽管他“救火书记”的名声起于贵州瓮安,但发轫是从松桃开始的。从外地回到家乡出任县委书记,龙长春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受命于危难之际。

松桃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苗族自治县之一,龙长春出任县委书记之前的松桃有两个最大标签:一是穷,二是乱。

全县60多万人口,财政收入不足一亿元人民币,经常发不出工资,干部群众怨声载道。县城年久失修、破破烂烂,与周边的县城相比更是寒酸。那时的松桃乱到什么程度呢?民间造枪、贩枪成风,恶性案件频频发生,周边村寨经常背刀带枪到县城闹事,社会治安非常严峻。

有这样一个段子——

某天一位省领导来松桃调研,路上看到一群肩扛梭镖、腰上插刀的农民开赴县城。领导问是怎么回事,陪同的县领导急中生智,说是民兵拉练。领导顿喜:好啊!松桃人民觉悟高……

2002年4月5日,影响巨大的《南方周末》推出重磅报道:《记者暗访“黑枪”基地,1年缉枪竟能武装1个师》,说的就是松桃。那时我刚到广东工作不久,听说我是松桃人,一见面就和我说枪,末了还悄悄问一句:可以帮我弄一把么?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谁来收拾这样的松桃乱局?

2004年7月,在热浪滚滚的乌江上,前往沿河考察的铜仁地委书记在船上突然问时任沿河县委书记龙长春:松桃的情况让我很担心,睡不着觉。你是松桃人,又是苗族干部,你认为松桃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龙长春马上回答: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地委书记又问:如果让你回松桃,你有信心吗?

长春说当然有信心,尔后又说:现在政策规定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当县委书记,我只是说说而已。

没想到地委书记当即掏出电话打给铜仁行署专员:我们立刻赶往贵阳找省委领导。

两位铜仁主官先后找到省委书记、省长、省委组织部长、省纪委书记汇报:松桃情况特殊,请求有一个特殊安排

不久,贵州省委做出任命:龙长春升任铜仁地委委员兼任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2004年8月,龙长春从沿河回到松桃。第一次常委会上他就发布一条禁令:以后召开常委会不准讲苗语。

这一招很震撼。在此之前,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苗族自治县讲苗语天经地义。龙长春的考虑是:县委常委开会之前,我们大家用苗语打招呼、聊天看起来很正常,但会引来不懂苗语的同志发生猜疑——你们是不是在私下商议什么?这样会影响团结、影响风气。

龙长春批评干部很讲艺术。一次县委常委会上,一位班子成员无意中讲了苗语,龙长春马上问他:你是在北京上的大学,怎么不会讲汉语呢?

从此以后,松桃政坛的风气变了。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7)

龙长春松桃履新,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全县各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召集起来,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开了三天闭门会议。期间手机全部上交,专心思考问题:松桃怎么发展?这样的会议形式是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以来第一次。

会议结束没几天,松桃发生了一件事情——

当地农民打伤地质队员,公安局抓打人凶手,300多个农民围攻县委、政府。龙长春闻讯赶去现场表明态度:我新来的县委书记,群众只能派代表与县委领导对话,其余群众必须立即撤离,围攻党政机关是违法的,对不听政府劝阻的,一定要依法惩处,绝不含糊!

话说了,但效果不佳。龙长春当场责令公安人员把几个跳得最凶的农民强制带离,对打伤地质队员的农民,明确依照有关条例处罚。

事态平息了,民间也传开了:这个新来的县委书记不怕事、敢动真格的。

之前的松桃屡发生这样的群体事件,官员能躲就躲,群众见怪不怪。最常用的化解方式是包吃包住、好话说尽、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息事宁人的结果是群体事件越来越多、越演越烈。

真正让松桃人佩服龙长春“霸气”的,是处置扒龙事件。

扒龙是离松桃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寨,民风彪悍,也比较霸道。部分村民到县城收保护费、强买强卖、为所欲为。谁不听打谁、哪个敢吭气就收拾哪个,就连公安干警也畏惧他们三分。最离谱的是,有一天扒龙几个村民来到县城,把一家三兄弟活活捅死了。

龙长春决定新账旧账一起算。他从铜仁请来100多名全副武装的公安干警,并亲自带队包围扒龙,逮捕了60多人。有人放话:要收拾龙长春。

一个月后临近春节,龙长春决定到扒龙村慰问村民。这个动议遭到县委班子几乎所有成员的反对:太危险了!但龙长春不仅去了,而且临时提议召开群众大会。看见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村民,随行人员很担心出事,唯有龙长春淡定从容。

他对村民说——

我是龙长春,前不久就是我带队来你们这里抓人的。如果我不抓,别人也会来抓,下手可能更狠、情况也许更加严重……我老家龙亭和你们扒龙是亲戚寨子,我这样做是为大家好。因为松桃社会治安不好,最后是害了我们大家……

语重心长、情真意切。村民哭了,扒龙服了。离开扒龙的时候,村民自觉排成长队欢送。

2021年1月22日,龙长春逝世的消息传出,一位扒龙村民发出龙书记,我们永远记住您的好!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8)

扒龙事件的处置,是松桃从大乱走向大治的转折点。2008年7月,震惊全国的“翁安事件”爆发,贵州省委第一时间想到让龙长春去“救火”,就与他处置扒龙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胆略有关。

松桃岁月,最让龙长春揪心的是家乡的发展,而扒龙事件的处置也为松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松桃从全省最危险的地方变成最安全的地方。

世昌广场的修建是龙长春建设家乡、改变家乡的标志性起点。今天的松桃之所以有贵州最漂亮的县城之一,龙长春居功至伟。他是松桃巨变的奠基人——历史会和松桃人一样认这个账。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9)

松桃苗寨歌舞表演

穿城而过的松江河是松桃的母亲河,汛期到来的时候县城经常浸水。龙长春到任之前,贵州省水利部门已经设计好防洪堤准备施工。

鉴于松桃城县城没有市民休闲广场,龙长春决定将防洪堤从最初设计的600米扩展为1600米。到省里汇报,有关部门坚决反对,理由是侵占河道、预算严重超标。主管部门放话说:如果扩建导致县城浸水,有人要坐牢。龙长春回答:要坐牢我去。

不用说,兴建松桃第一个广场,龙长春是以自己的政治生命为赌注的。广场建设是在汛期启动,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后果严重。那段时间,龙长春压力极大,一到下雨就睡不着觉,经常半夜起床拿着手电筒巡查水情和河堤。

以时间赢得空间,这是龙长春的做事风格。没有钱,龙长春找来有实力的企业垫资建设,双方达成君子协定:广场提前完成一天,奖励5万元,;拖延一天,处罚10万元。最后的结果是提前20多天完工,负责施工的企业被龙长春那种雷厉风行、敢于担当的精神感动,主动表态奖金就不要了。

广场修好了,龙长春决定命名为“世昌广场”,以纪念上甘岭战役中光荣牺牲的一级战斗英雄龙世昌,让家乡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位用胸膛堵住美军爆破筒的苗族英烈。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0)

2005年9月15日,时任铜仁地委委员、松桃县委书记龙长春向时任贵州省副省长肖永安和时任铜仁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谌贻琴现场介绍松桃世昌广场建设情况 | 龙正乔摄

听闻松桃大变,贵州省水利厅领导实地查看,给出高度评价:打破常规、抢出时间、做成大事!

世昌广场建成半年后,龙长春又如法炮制,做了一个规模更大的七星广场。

松桃县城的格局和框架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松桃召开,松桃为贵州省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一种路径、一个样板。国家发改委也高度肯定:在没有国家资金的支持下,松桃靠自己的力量做了别人难以做到的大事,精神值得学习、经验值得推广。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1)

松桃今貌

现在的松桃每年都要接待很多批外地考察团,说松桃是武陵山区的明珠,那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2007年春夏之交,远在北京的原贵州省委书记、原中央宣传部部长朱厚泽听说松桃县委书记很能干,让我转告龙长春有机会一起聊聊天。那时,长春正好在中央党校学习,我约好时间接他出来和朱老一起边吃边聊。

吃完饭,长春先走一步赶回中央党校上课,朱厚泽老人起身送到门外。返回餐厅,朱老向在座的人说了他的龙长春印象:格局大、视野广、有谋略、有担当,我们贵州多有这样的人才就好了。我还记住他的另外一个评价:龙长春不能只定性为一个优秀的苗族干部,他是一位优秀的贵州干部。这样的干部应该有更大的空间、更高的平台。

朱老是资历深厚、威望很高的思想家,我知道他是不会轻易表扬一个人的。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2)

松桃发展有一个“龙长春战略”,浓缩成四句话:优化环境、塑造形象、融入湘渝、扩大开放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3)

2006年11月9日,时任铜仁地委委员、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龙长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庆典上致欢迎词 | 龙正乔摄

地处贵州、湖南、重庆交界地的松桃,是贵州离省城贵阳最远的县份之一。

2006年7月,龙长春率领松桃党政考察团到湖南花垣县、重庆秀山县参观学习,松桃与花垣、秀山同属武陵山区,三地山水相连、语言相同、民风相近,但经济发展松桃落后太多。两天的奔波考察,所见所闻让松桃干部非常震撼。松桃的发展战略是什么?在秀山大酒店举行的讨论会上,龙长春提出了四句话。

铜仁地委很支持松桃提出的发展战略,但对“融入湘渝”有不同意见,有人甚至理解成松桃想脱离贵州,问题于是变得敏感而复杂。怎么办?龙长春不为所动,因为“融入湘渝”不是松桃谋求脱离贵州,而是松桃主动接受湖南、重庆的辐射带动,所以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看到松桃很犟,铜仁地委也不再说什么。后来,铜仁地区改为铜仁市,市委制定的发展战略也做出了“主动接受湖南、重庆辐射带动”的选择。

主政两年时间,龙长春就让松桃县城的硬件设施上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台阶,最大的痛点是城市管理跟不上,乱搭乱建比比皆是,一眼看去脏乱差。

2006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龙长春给县委办公室主任电话:通知所有县委常委晚上10点到县城大十字开会,请城管局局长列席。

与会人员到齐之后,会议开始,龙长春就说:这些违章建筑如果明天早上不撤,就撤掉城管局长!会议前后不到十分钟,这是松桃历史上最短的县委常委会,也是迄今唯一一次站着召开的县委常委会。

第二天一早,龙长春起来一看,县城干干净净、焕然一新。他笑咪咪地说:事在人为嘛。

那时的松桃县城自来水供应问题很大,特别是海拔比较高的松桃二中学师生用水特别困难,县里特意安排项目解决问题,但龙长春对施工进度很不满意。他找来建设局局长问话:能不能提前两个月完成施工?回答是按照正常情况肯定不行。龙长春说:你说不行,那我只好找一个行的人来做。局长一听急了,随即保证:我行!工程竣工那天,龙长春又笑咪咪地说:事在人为嘛……

龙长春对待干部有一个原则:要求从严、处理从宽。

在选拔任用干部问题上,他从来不搞一言堂,而是广泛征求意见,能者上、庸者下,不亏待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干部。这样的公平、公正、公开,大家服气。一个曾经帮派林立、乌烟瘴气的旧松桃被龙长春的一身正气摧毁了!

龙长春逝世后,曾经和龙长春一起并肩战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政协主席桑仕宗含泪写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文字——

长春:

我最崇拜和尊敬的战友!为了家乡的风清气正、长治久安和谐超常规发展,您作为班长,带领着我们摸爬滚打,创造了松桃有史以来的丰功伟绩。历史由人民评说,您的离去是松桃的最大损失。

尊敬的好书记,我从骨子里最佩服的兄弟。多么期盼您再带领我们,为苗乡的明天、为松桃的未来辉煌,再不遗余力地拚一拚、再穷尽全力地搏一搏……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4)

松桃是一片山清水秀、英才辈出的土地。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高级干部远远不止龙长春一个,但也许只有龙长春才算得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儿时的长春(怀念长春)(15)

龙长春(前排右一)和松桃各族群众一起欢度2007年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 | 龙正乔摄

松桃只是龙长春仕途中的一个驿站。从铜仁到黔南、从黔西南再返黔南、从都匀到遵义,无论走到哪里,龙长春都有出色的政绩、良好的口碑、很高的威望。

得知龙长春病危,正在北京开会的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延长龙长春同志的生命。2020年12月18日,龙长春从广州返回贵州,省城贵阳为车队全开绿灯,交警肃立致敬、车辆主动让路……享受这样的待遇,龙长春是松桃第一人。

是因为他威高权重吗?

不!是因为人民心中有把秤:他是人民的好书记

那一刻,我坐在车里。此情此景让我感动不已、感慨万千。好想对昏迷中的长春说:睁眼看看,我们到家了!

主政松桃,龙长春只做了一届,但他开创了一个时代。得知龙长春壮志未酬、英年早逝,无数松桃人悲痛欲绝。

互联网上,松桃人泪流成河、汹涌澎湃。很多村寨自发举行接龙活动,这一历史悠久的松桃民俗此刻只有一个寓意:把我们的英雄迎回家乡

要了解一个民族、一方水土,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松桃人永远记住: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立春的飞灵山上,含苞的梨花就要开放。登高望远,我看见这样的景象:青山绵绵,春长不绝。

祝福松桃。祝福家乡。

2021年2月9日凌晨于松桃

(本文作者龙建刚系贵州松桃人、苗族、知名新闻评论员,现居广东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