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颇为流行一个说法,叫做“清代只有庸君而无昏君暴君”,似乎穿上长袍马褂留个小辫子就变成慈祥的小老头了,这实际是一种跪久了就站不起来的表现。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1)

说清朝没有暴君,那得先问问扬州和嘉定的老百姓答应不答应,还要问问“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是真的还是假的,更要问问“跑马圈地”是怎么一回事。

笔者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排斥由大明建州卫将领建立的清朝,而且康熙雍正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尤其是雍正废除了实行两千年的“贱籍”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极大地减轻了人民负担,是应该青史留名的。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2)

再往前就到了道光皇帝(中间隔着一个咸丰,为了节省文字直入正题,咱们忽略咸丰)了,这个被人称为“苦命皇帝”的道光,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生不逢时,赶上了鸦片战争。这其实是一种很荒谬的借口,处在同一时代,列强纷纷崛起,为什么只有他领导下的清王朝天天挨揍?

说到鸦片战争,我们不能不说他下的一道奇怪“圣旨”,由于标题字数限制,不能写全,那道“圣旨”还有其他一些文字:“不许进兵,并不许擒斩零夷,有兵勇杀一黑白夷,即行正法,并治官弁之罪。”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3)

这是他的侄子被洋人打得全军覆没之后下的,同时另一道“圣旨”是安慰他的侄子奕经:“断不可因偶然失利,自隳锐气。”对丧师辱国的侄子大加抚慰,但是对准备一雪前耻的前方兵将可是毫不客气,洋人来打,不但不能抓,更不能杀,杀了要偿命,而且还要“追究领导责任”。

笔者知道,有人会破口大骂着要证据,那么请去翻看一下魏源所著的《道光洋艘征抚记》,抛开“睁眼看世界”不说,作为道光时期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僚,魏源也没有胆子“假造圣旨”。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4)

这两道圣旨出自一场惨败之后,而这场惨败也是奇葩得可以跟宋钦宗用神汉郭京受汴梁并列。

那是在道光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也就是1841年到1842年之间,三元里老百姓取得抗英胜利——跟清军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奕山(道光的侄子)在派余保纯出面为英军作保解围(当时英军已经被老百姓包围在四方炮台即将歼灭)之后,却上报自己对英军“横杀痛剿”,而且英军在“逃跑”到大海上,又被海风把船都刮沉了,“夷尸蔽海”。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5)

一看侄子的“捷报”,道光“莫名欣慰”,马上下令:赶紧拿二十支大藏香到庙里去“谢菩萨”,奕山手下数百“有功人员”全部升官,林则徐、邓廷桢全部发配伊犁,告诉两江总督裕谦马上撤兵。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6)

但是道光的“嘉奖令”墨迹未干,英军就又打过来了,厦门、定海丢了,镇海、宁波也丢了。于是道光在谴责了壮烈殉国的裕谦(后纠正,追赠太子太保,谥靖节)、重赏了挂白旗的余步云(后来被揭穿,处斩)之后,又起用了另一个侄子奕经(协办大学士、署理藩院尚书)——晚清皇帝生儿子不行,但是侄子还是蛮多的。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7)

这个奕经跟奕山一样废物,却比奕山更荒唐。这个奕经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妙计”:用缎子代替铜铁做了八百门“大炮”,又把一些老虎骨头扔进大海,希望“激怒龙王”,让海浪掀翻“夷船”,然后就梦见洋人纷纷“弃陆出海”。摆酒庆贺之后又去庙里求签,结果求到了“虎头人”箴言,并确认寅年寅月寅时(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寅时),也就是凌晨三到五点是出兵的“吉时”,因为“老虎在此时最猛”。为了不吓跑老虎,奕经命令全体官兵一律不准携带火枪火炮,全部拿着大刀长矛弓箭,兵分三路杀向宁波、定海和镇海。

清朝为啥没有昏君(清朝无昏君暴君)(8)

结局不用笔者说,大家都猜到了,奕经狼狈淘回杭州,然后就接到了皇帝叔叔的慰问信,还有那个“兵勇杀一黑白夷,即行正法”的圣旨。

这样的奇葩皇帝,用这样的荒唐懦夫,还有人大言炎炎地说“清朝无昏君”,那么我们只能这么理解:清朝的有些皇帝,用“昏君”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应该叫昏蛋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