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担忧。”

这几句话均选自《里仁篇》,古时候,没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步行或骑马,出门在外,让父母担忧,如父母病了,也照顾不到,孔子主张父母在的时候,不要远游,实在有事要去远的地方,也需告诉父母具体的地址。自然这句话不能照搬到现在,现在一个电话就可听到声音,微信便可视频。即便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时时相见。然而即便如此,常年在外,却并不打电话,过节、父母生日也不问候,这样跟生活在古代没有什么区别。纵使生活不易,仍需多多问候。

我们还应牢记父母的年龄,常常记在心里,时时提醒自己,父母又将老了一岁,有一种遗憾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年纪大了一岁,危机感又多了几许。养育之恩,此生不报,却待何时?

父母在,是我们的福报。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小时候,天天吃着妈妈做的饭菜,习以为常,现在能吃到妈妈做的饭菜,在我眼里,就是山珍海味。小时候厌烦父母的唠叨,现在听着却如和风细雨。孝敬父母,看起来像是我们在付出,实则我们得到的,是旁人无法代替的心灵的慰藉。

论语中关于为人父母句子(论语感悟子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