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1)

几百年前,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生死之间,多得是情与欲的考量,灵与肉的抉择。失去还是得到,生存还是毁灭?直面诸般选择,方能看清灵魂的本质。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雨果的长篇著作,这本书曾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让公认丑陋的人爱上美丽的人,这样的爱情既是浪漫的,又是肉欲的,也是纯洁的。

“爱情,那是两个人却又只有一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融合为一个天使,那就是天堂!”

围绕纯洁如玉、光艳照人的爱斯梅拉达,展现出一场场复杂矛盾的善与恶、美与丑、灵与肉交织的情感纠葛,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爱情的种种模样,也彻底看清了婚恋的真相。

01

恋爱脑,是一切不幸的开始

巴黎圣母院里,居住着外表和内心迥异的主仆二人,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和畸形驼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外表虔诚而内心凶恶的克洛德,对在街头卖艺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邪念,指使自己的义子卡西莫多,在夜晚劫持姑娘。

爱斯梅拉达拼力呼救,幸亏英俊年轻的卫队长弗比斯及时赶到,并出手相救,爱斯梅拉达因此爱上了弗比斯。

弗比斯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深深吸引,他看到少女对自己的爱慕后,便约她到旅店里幽会。

克洛德悄悄尾随,出于嫉妒和报复,他用刀刺伤了弗比斯,惊吓过度的爱斯梅拉达昏倒在地,被当做杀人凶手关了起来。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2)

当晚,杀人逃跑的克洛德潜入监狱,跪着向艾斯美拉达表达自己狂烈的爱意,并以带她离开为条件,想逼迫艾斯美拉达就范,但被女孩断然拒绝。

弗比斯害怕自己的名声受损,偷偷隐藏起来,拒绝为艾斯美拉达作证。艾斯梅拉达被屈打成招,判处绞刑。

爱斯梅拉达被押赴刑场时,看见曾对自己情意绵绵的弗比斯,正跟另一个女子在阳台上冷眼旁观,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沉重的打击使她几乎昏倒在地。

按说,此时艾斯梅拉达应该彻底看清了弗比斯的真面目。

但她至死仍挂念着对她始乱终弃的卫队长,甚至在母亲把她藏在身后时,喊出了弗比斯的名字,招来了士兵,将母女二人送上了绝路。

从医院溜走的弗比斯,又去找他的未婚妻百合花小姐了。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3)

16岁的爱斯梅拉达善良单纯,她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自然也憧憬一个白马王子一样的伴侣。

这时,弗比斯出现了,他高大英俊,象太阳神一样骑在一匹白马上,而且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当这个完美形象恰好出现时,她的心一下子被俘获了。

弗比斯贪慕荣华富贵,她被这个虚情假意的卫队长所欺骗。

就像每一个懵懂的少女所憧憬的那样,她对爱情充满了美好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雨果说过:“无法解释的是,爱愈盲目,则愈顽固。等它自身毫无道理时,就最为牢固了。”

爱情,并不仅仅是眼睛能看到的样子,也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它需要有两颗坚韧的心才能支撑。

一个女人如果外表太美,思想又很肤浅,就很容易被骗得体无完肤。

02

报复式:我得不到的,就要毁灭

副主教克洛德出生于一个中产家庭,由于他的才华、博学,20岁时,就作为巴黎圣母院最年轻的神甫,侍奉圣坛。

副主教的社会地位很高,可以说名利双收,大权在握,是我们生活中的“人生赢家”。

当他得知自己爱上爱丝美拉达后,内心所有的平静都不复存在,他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地狱——爱上了一个不可能的人。

他拼命想压抑自己的情欲。教士不能有七情六欲,上帝牢牢地攥着他,但它却像开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

他尾随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的幽会,嫉妒使他发狂,他拿出匕首,狠狠地刺向他的情敌。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4)

一个那么高贵的人,却不止一次地用乞求地口吻,在爱丝美拉达面前表白,“你的地狱是我的天堂,你的眼神比上帝还动人。”

一个沉默寡言、自视甚高的人,却放下了所有的高贵姿态,匍匐在爱丝美拉达脚下,哭诉,恳求……

那是一颗被情欲灼烫和煎熬的心。他爱得真切,也爱得自私。

克洛德强占爱丝美拉达未成而因爱生恨,怀恨在心,请示国王可以不顾避难权,强入圣母院捉拿爱丝美拉达。

“这种腐蚀毒化心灵的爱,转为绝情仇恨的爱,结果只是把一个送上绞刑架,把另一个引向地狱,她成了绞刑架的冤魂,他成了炼狱的恶鬼。”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5)

心理学家让克罗德·里昂德,在他的《你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中写到:

“情欲之爱是最简单粗暴的爱。在情欲之中,我们都需要爱的对象;这个理想化的对象对于我们来说是善,是慷慨,是爱。

我们从他那里期盼一切,他就是一切。他不能让我们失望。如果他离开了,我们也就不存在了,我们会因缺爱而死。”

欲望与爱情的界限,在一个终生禁欲的教主看来,实在是太过模糊而无处找寻。

当克洛德疯狂地投入对一个异性的爱时,便极难克制自己的情绪与心灵,他无法做到观望或是欣赏,进而无法做到放手,在明知不能得到对方的爱时,不惜以毁灭作为了却自己感情的手段。

爱斯梅拉达最终被熊熊燃烧的嫉妒之火、情欲之火焚烧而死。

暴躁的情欲像一头发疯的狂兽,若不能用理智将其囚与思想之笼,必将跳出来伤人伤己。

03

忠诚式:为了你,我可以死

卡西莫多遵照副主教的命令劫持爱斯梅拉达,副主教趁乱逃走,卡西莫多被抓获,处以鞭笞示众。反而是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给了口渴难耐的卡西莫多清水喝。

卡西莫多深受感动,从他干枯的眼睛里,流下了此生第一颗硕大的泪珠。

副主教刺伤弗比斯逃走后,艾斯梅拉达被当成了杀人凶手。就在刽子手准备执行死刑时,卡西莫多从钟楼上沿绳子滑下来,打倒刽子手,把爱斯梅拉达救进了圣母院。

卡西莫多为姑娘找来衣服,并把自己的饭菜和被褥送给她。他把姑娘藏在自己的住房里,像守护神一样睡在房门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卡西莫多越来越对爱斯梅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6)

然而,当副主教最后一次威逼利诱以失败而告终,他恼羞成怒,去找人把躲在圣母院的艾斯梅拉达抓走。

卡西莫多到处寻找爱斯梅拉达,顺着副主教的目光,看见艾斯梅拉达被吊在绞刑架上。在此惨绝人寰的一瞬间,教士迸发出一声魔鬼般的狞笑。

卡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内心的愤恨化作了不断增长的痛苦。他疯狂地向教士猛扑过去,一下子将他推下了万丈深渊。

敲钟人泣不成声,呐喊道:“天啊,这就是我深深爱过的一切呀!”

两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尸骨,那是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当人们试图分开他们时,尸骨一瞬化为了尘土。

在卡西莫多被人嫌弃、厌恶的丑陋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甚至是有些柏拉图的。

巴黎圣母院雨果社会影响(雨果笔下这3种爱情状态)(7)

他深沉地爱着这个纯洁的女孩儿,拿出全部的生命来守护心中的天使,不管对方是不是爱他,他只是尽自己的全力来爱她,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爱情伟大到让人落泪。

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若人世不容我爱你,那我就追随你到天堂,与你双双化蝶,自由翻飞,享受我对你全心全意的忠诚和爱慕!

写在最后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诗人甘果瓦意外闯入奇迹王朝,为免被绞死,必须有女人愿意要他。

生死关头,善良的爱斯梅拉达挺身而出,答应与他成婚,两人成为名义上的夫妻。

新婚之夜,艾斯梅拉达严词拒绝了甘果瓦,并告诉他,自己只是为了救他,她“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

艾斯梅拉达这句话道出了婚恋的本质,我只想要一个能给我带来安全感的人,给我温暖,分担风雨,而不是,我所有的风雨都是你带来的。

爱情来的时候,也许是情感的本能,但要经营一段良好的关系,却需要爱的能力和不断学习。

点个赞吧,愿你遇到爱,也懂得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