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也纳入义务教育了吗(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需要多久)(1)

近期,一位自称商业导师、资深投资人的自媒体人在某个视频中发表观点:幼儿园马上会全部纳入到9年义务教育,建议大家赶紧都卖掉。

这一观点致使这个视频在民办幼儿园领域广泛传播,转发量和点赞量双超10万,也引起了举办者一片恐慌,四处转发问询。

针对这一观点的真实性,笔者咨询业界领导、协会专家,并查询了教育部及地方政府等官方信息,得出结论:此观点忽视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属于危言耸听,为了商业目的夸大事实,以此来博眼球引起关注

对此,小编的个人看法是:

一、幼儿园教育短期内不会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也许学前教育会在将来会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这个过程绝不是现在,也不是马上,而是至少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观点依据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提出:“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 上。”

并在专栏《教育提质扩容工程 》中提出“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 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

2.《“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补齐普惠资源短板,尤其是城乡农村薄弱地区)、巩基础(完善普惠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提出主要目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这说明:在国家的顶层设计中,十四五期间,也就是2025年之前,属于低价普惠教育发展阶段,没有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观点依据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这说明:在2035年之前,学前教育都属于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共存阶段;在行文中,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属于并列表述,表明这期间暂时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顶层规划设计。

观点依据三:2021年10月18日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05号(教育类156号)提案答复的函:

原文选摘:学制是教育基本制度,由国家法律和政策加以确定,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全局性……对于义务教育年限,《教育法》第十九条及《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均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不仅受制于国家财政保障能力,而且要考虑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公平性、普及性特点,需要综合考虑义务教育本身的发展阶段、拟延长学段的普及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公众接受度。

基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情况,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时间不长,均衡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是否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采取何种方式延长等,需要综合、平衡考虑。

这说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个综合性的长期性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法制修改、国家财政、普及率、接受度等多方面因素,不是轻而易举能达成的,这中间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观点依据四:2020年10月22日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74号(教育类433号)(《关于将托儿所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提案》)提案答复的函:

原文选摘:关于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教育部组织专家做过研究论证。专家们认为,义务教育具有普及、免费和强制等特点,目前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尽快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对学前教育是否应具强制性,或多长年限的学前教育应具强制性,各界还有不同看法,需进一步研究论证。目前最迫切的是贯彻落实政府责任,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满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这说明: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努力达成普惠性学前教育,需要考虑现实的问题,要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实事求是,一步一步走路,一口一口吃饭,一阶段一阶段发展,而不是忽视规律,跳跃式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二、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需要经过多个过度阶段。

笔者认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应逐步迈进低价普惠教育阶段、免费教育阶段,之后才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其中历经多个发展阶段:

首先,有园上。国家需要建立足够多的幼儿园,让孩子有园可上,满足硬件基础;这是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目标。

其次,上得起。国家要降低保教费,实行普惠园政策,以此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上幼儿园。这是十四五期间,乃至十五五、十六五的发展目标。

然后,都能上。即使是低价保教费,还会有家庭上不了幼儿园,所以要免收保教费,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承担全部经费,让偏远山区、农村、城乡薄弱低收入地区等困难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幼儿园,共同沐浴社会主义的光辉,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最后,必须上。等入园率达到95%以上或者100%,适龄儿童上幼儿园成为共识,不存在有没有园上、上不上得起等问题的时候,学前教育就可以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了。

参考案例-芬兰:

1.【普惠教育阶段】2001年以前,芬兰学前儿童的教育费用是由国家、地方和家庭共同来负担的(国家和地方分别承担42%,家庭只需承担16%。(有没有眼熟的感觉?)

2.【免费教育阶段】2001年8月,芬兰颁布法令,要求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免费但非强迫的学前教育(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逐步将6岁适龄儿童的入园率提升至98.5%(2014年)。尽管免费政策大大提高了入园率,但仍有极少数幼儿无法接受学前教育。

3.【义务教育阶段】15年后,也就是2015年8月,芬兰才正式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规定监护人必须要保证6岁儿童参与学前教育或其他形式能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活动。

三、幼儿园进入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

参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先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还不具备条件》一文观点:

原文选摘:“一种教育是否能纳入义务教育,一是要符合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二是要符合义务教育的条件属性。

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是公共性,条件属性是普及性、免费性和强迫性。只有上述这‘四性’都符合,才能够被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文中提出:纳入义务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学前三年幼儿园普及率(毛入园率)要达到95%以上,放眼世界各国,小学、初中通常是普及到95%以上才真正纳入义务教育。

因此得出入园率和收费程度,是衡量学前教育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8.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提出:

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家庭三方分担教育成本的阶段,属于低价普惠教育阶段。

所以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任重而道远,时机尚不成熟,期间还有如财政、入园率、社会共识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还完全不具备相应条件。

最后,在此建议幼儿园举办者要保持清醒的定力,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不被东风西风迷惑,扎实练好质量内功,严格合规合法办学,未来方能掌有更多的选择权,于变动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严厉谴责网络上各种曲解政策、过度解读、危言耸听、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但我们每个人应谨慎善用这种权利,并为自己的言行负好责。

关于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您的看法是?欢迎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