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七画之五:

苏:

苏:形未明。

苏:异体字写作“蘇”。

《说文解字》:“蘇,桂荏也。从艸、穌声。”

(艸:参见四画之八“艸”)

《说文解字》:“穌,把取禾若也。从禾、魚声。”。

(禾:参见五画之三“禾”)

(魚:参见八画之十三“魚”)

禾、魚两范式叠加:因少构多犹把取禾若而使冻鱼复生者是穌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

艸、穌两范式叠加:因少构多同心而垂向外发散犹荏者是蘇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

异体字“蘇”简化为“苏”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3)

杆:

杆:从木、从干。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干:参见三画之一“干”)

木、干两范式叠加:细长之木茎犹象从下俱上突于一者是杆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4)

杠:

《说文解字》:“杠,床前横木也。从木、工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工:参见三画之一“工”)

木、工两范式叠加:

木、工两范式叠加。(二平中准)犹抬举轿床之横木者是杠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5)

杜:

《说文解字》:“杜,甘棠也。从木、土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土:参见三画之一“土”)

木、土两范式叠加:甘棠五行主土之木犹春以施生味养物色者是杜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6)

材:

《说文解字》:“材,木梃也。从木、才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才:参见三画之一“才”)

木、才两范式叠加:犹木之劲直勘入于用者是材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7)

村:

村:从木,从寸。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寸:参见三画之二“寸”)

木,寸两范式叠加:受法度掌控如草木丛生之聚落是村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8)

村:异体字写作“邨”

《说文解字》:“邨,地名。从邑、屯声。”。

(邑:参见三画之四“邑”)

(屯:参见四画之三“屯”)

邑、屯两范式叠加:围而受节制的民所度居所在如草木之从生者是邨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9)

《说文解字注》第1197页:“邨,俗又变字为村”。《字汇》第465页:“今邨、村通用。”。

异体字“邨”简化为“村”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0)

杏:

《说文解字》:“杏,果也。从木,可省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可:参见五画之一“可”)

木,“可省”两范式叠加。木绕而在口上以寓其实可口(与槑反)是杏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1)

梅古文写作“槑”,而又有写作“呆”者。古有反梅为杏一说。实反“呆”为杏。梅味酸而香口。杏味甘美。

极:

《说文解字》:“极,驴上负也。从木、及声。”。(其义不明)《正字通》第1004页:“极,驴背上木床以负物也。”。承《说文》之词。(亦不能解)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及:参见三画之三“及”)

木、及两范式叠加:犹所及木之终端者是极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2)

极:异体字写作“極”。

《说文解字》:“極,栋也。从木、亟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说文解字》:“亟,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人:参见二画“人”)

(口:参见三画之一“口”)

(又:参见二画“又”)

(二:参见二画“二”)

(人、口、又、二)四范式叠加:天时地利阴阳变化人乘其机、口谋之、手执之是亟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3)

木、亟两范式叠加:以屋之栋相与比述犹可触及阴阳之终端是極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4)

异体字“極”简化为“极”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5)

李:

《说文解字》:“李,果也。从木、子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子:参见三画之三“子”)

木、子两范式叠加:古大理官之后逃难时遇木食果实而活其子,故以木、子发音为理者是李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6)

《说文解字诂林》第5726页:“古,李、理同音,通用。故行李与行理并见。大李与大理不分。”。

《正字通》第995页:“《天文志》:‘左角李,右角将。’。师古曰:‘李者,法官之号。主征伐刑戮之事。故其书曰:《李法》’。”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担任尧理官。其氏族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理官)" 一职,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管子·法法》:“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李”即法之“理”。此为古时用法。今法理之理用“理”不用“李”。

杨:

杨:从楊省

杨:繁体字写作“楊”。

《说文解字》:“楊,木也。从木、昜声。”

(木:参见四画之一“木”)

(昜:参见六画之一“昜”)

木、昜两范式叠加:树木犹有昂扬之势者是楊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7)

繁体字“楊”简化为“杨”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8)

求:

求:甲骨文为手抓毛皮之宪象。犹手欲抓带毛之野兽而请助力者是求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与衰同意。凡裘之属皆从裘。求,古文省衣。”。古代“裘”、“求”同字。因字义细化“裘”指皮衣。而“求”专为干请之用。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19)

更:

《说文解字》:“更,改也。从攴、丙声。”

(攴:参见四画之三“攴”)

(丙:参见五画之五“丙”)

攴、丙两范式叠加:犹小击阴阳以示时过其变易续迭者是更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0)

束:

《说文解字》:“束,缚也。从囗木。”

(攴:参见四画之三“攴”)

(囗:参见三画之一“囗”)

囗、木两范式叠加:犹将柴薪四周都围起来缚住者是束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1)

豆:

《说文解字》:“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竖立有茎古食肉器是豆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2)

两:

两:从兩省

两:繁体字写作“兩”。

《说文解字》:“兩,二十四铢为一两。从一;㒳,平分,亦声。 ”。

(一:参见一画“一”)

《说文解字》:“㒳,再也。从冂,阙。《易》曰:‘参天㒳地。’凡㒳之属皆从㒳。”。

(冂:参见三画之一“冂”)

(冂:参见三画之一“冂”)

(丨:参见二画“丨”)

()从二入。(入:参见二画“入”)

冂、丨、()三范式叠加:犹物覆其上而内剖分者是㒳字之范式。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3)

一、㒳之两范式叠加:一举而二犹物覆其上而内剖分者兩字之范式。古特指二十四铢为重量计量单位。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4)

繁体字“兩”简化为“两”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

常用字30个(常用字范式之四十六)(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