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一众的“国姓”当中,尤其以“刘姓”和“李姓”最为亮眼,关于刘姓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我们在第二篇中已经做了介绍,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李姓背后独一无二的那些文化底蕴吧。

早在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前,历史上赫赫有声的李姓名人便有不少。其中汉朝的李广恐怕是最知名的人物,在汉朝抗击匈奴的战争中,李广战功卓著,成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抗击匈奴的先声,同时因为李广悲惨的人生结局,后来的演绎者往往又为其增添一抹英雄悲剧主义的色彩。李广的先世李信,同样是秦朝灭六国战争中的一代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兵败力竭而投降匈奴,其故事同样令人唏嘘。除了他们,汉武帝时期的李广利、弟弟李延年和妹妹李夫人,更是在宫廷内外活跃一时。

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前有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李特率领难民南下成都,起兵反晋,率先建立了五胡十六国的成汉政权。后有李广后裔李暠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建立西凉政权,大量中原地区的士人家族在此避难,秦汉以来中原地区的文化瑰宝也因此地得以保留。西凉政权国祚不长,最终在乱世中被攻灭,但是西凉太祖李暠却被唐朝皇室李氏尊为先祖,在后世历史中赢得声名显赫。由此可见,早在唐代以前的李姓便已经成为社会上极为普遍的姓氏,并且诞生出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

随着唐朝李氏王朝的横空出世,李氏的历史影响力最终走向巅峰。立国三百年的大唐在东亚文化圈影响深远,不仅仅是它的立国时间长达三百年之久,更因为它强势的文化输出,在东亚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今朝鲜半岛(立国五百多年的李氏朝鲜)、越南(有所谓前李朝和后李朝两个朝代)、日本以至于中亚部分地区,唐朝李氏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这种影响力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所在,也是大唐综合国力的体现。另一边随着唐朝大规模的赐姓活动,很多或归附或投降的外族人纷纷改姓李氏,一时间李氏似乎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网红姓氏”。

赐姓为李较多出现在唐代,当时的文臣武将如立了大功,皇帝便赐为李姓,臣子以此为荣。比如后唐建立者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本是沙陀人,名叫朱邪赤心,后因帮助唐朝进攻黄巢破除长安之围有功,被赐姓李氏。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党项族领袖拓跋思恭也因为协助唐朝平定黄巢叛乱,改名为李思恭,而11世纪中期著名的党项人,一手建立西夏的李元昊祖孙几代人,其实就是改姓李氏的李思恭后裔。唐代的西南少数民族中也有比较多的李姓,其原因是朝廷赐姓或者本地人崇仰当权者自取李姓。唐朝周边的很多少数民族部落,比如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突厥、吐蕃等,以及朝鲜和越南的来华外国人,他们都以姓李为荣。 在西域地区立足1000多年的于阗国(核心区域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王室成员本姓尉迟,因心向中原,“自称唐之宗属”,其国王尉迟散跋婆改名为李圣天,其统治境内社会安定,在唐末五代的西域地区发展兴盛。

唐朝时有许多功臣名将之家,也多被赐以李姓,如:唐初名将徐世勣家族,因功被赐为李姓,改名李勣;名将杜伏威家族,因归降有功,被赐为李姓;凤翔藩镇宋文通,因对唐僖宗护驾有功,被赐为李姓,改名李茂贞,后建立了地方政权——岐国。另外,还有倾慕李姓而自改的李氏,如著名的柳城李氏李光弼家族,原本为契丹族,李光弼的祖上曾是酋长,因在京城长安附近久居,逐渐汉化改为李姓,子孙相附,后形成柳城李氏大族;唐朝时回纥人张存信、王贤等,以国姓为荣,遂自改姓李;元朝时大臣李庭,杂剧家李直夫,均为女真族人,本姓蒲察氏,自改为李姓;明代著名思想家林载贽,回族,自改名为李贽;还有一些来华经商的外国人,在中国落籍定居,也择为李姓,如犹太人李氏、波斯人李氏等等。

南北朝是中国中古时代世家大族鼎盛的时期,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七族高门。唐代开国皇室远追西凉李暠,自称陇西李氏,因此陇西郡(今甘肃天水一带)成为李氏最为有名的郡望。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已经是“言李者称陇西”。当然今天的唐史学界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定论:即李渊父子不过是河北赵郡李氏中的“破落户”,为了抬高自己的盛誉,而假冒了秦汉以来闻名于世的陇西李氏。

关于李姓的源头,说法多样,但最多且最早的一种是源自嬴姓说。据记载,上古三代时期,尧的大理官皋陶职掌刑狱,他的儿子伯益被赐姓为嬴。在世卿世禄制的时代背景下,伯益的后代也世代以大理官为职,在“以官为氏”的历史背景下,便出现了“理”氏,因当时“理”“李”二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这便是李姓的最先由来。之后的王朝发展过程当中,因为多次赐姓或改姓的缘故,又诞生了更多的李姓源头,但这些都已无法究清。总结起来,李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建立起的各种政权则包括了成汉、西凉、唐、后唐、岐、南唐、西夏、大顺等等,这些政权的出现也反向推动了李姓的广泛散播,促使其成为今天中国境内分布最广的姓氏之一。

新式族谱—文化委员会原创整理,追根溯源,认祖归宗,让家和家族更美好!全网搜“新式族谱”增加更多了解;

2022东亚文化之都有哪些城市 东亚文化圈的网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