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1)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2)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3)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4)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5)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6)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7)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8)

蒹葭习题答案(一起学古文蒹葭含课后习题)(9)

《蒹葭》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创作时间跨越500年(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 。 风:地方色彩的乐歌,十五国风(民歌)。雅:周王朝乐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祭祀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按照艺术手法分为赋、比、兴。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用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朝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原 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 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注 释

(1)选自《诗经·秦风》。蒹葭(jiānjiā):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

(6)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7)溯洄(sù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8)阻:险阻,难走。

(9)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

(10)宛:仿佛。

(11)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12)晞(xī):晒干。

(13)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14)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15)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6)采采:茂盛的样子。

(17)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18)涘(sì):水边。

(19)右:弯曲。

(20)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诗经》中,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 B ) A鲁颂 B国风 C商颂 D大雅

2、《诗经》中,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 D ) A鲁颂 B风 C商颂 D雅

3、《诗经》中,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歌词( B ) A风 B颂 C大雅 D小雅

4、《诗经》中,风有( B ) A十八国风 B十五国风 C二十五国风 D三十国风

5、《诗经》按照音乐曲调分为( B)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6、《诗经》的《颂》分为( C ) A《夏颂》、《商颂》、《周颂》 B《夏颂》、《商颂》、《鲁颂》 C《周颂》、《鲁颂》、《商颂》 D《周颂》、《鲁颂》、《秦颂》

7、蒹葭凄凄中的凄凄的意思是( B ) A清寒的样子 B茂盛的样子 C枯萎的样子 D孤独的样子

二、填空题:

1、《诗经》中,直陈其事,包括记叙和描写的艺术手法是(赋 )

2、《诗经》中,采用打比方,有比喻比拟的艺术手法是(比)

3、《诗经》中,用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情之事的艺术手法是(兴)

4、《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5、《蒹葭》的艺术特点(手法)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重章叠句。

三、论述题:

1、简要分析情景交融在《蒹葭》当中的使用。答:①《蒹葭》诗中,景物描写和主观情感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②各章开头描写蒹葭、白露,点染了清冷萧瑟的秋天,营造了凄婉悲凉的氛围; ③对河水的描写,既烘托了脉脉深情,又渲染了纵横阻隔,传达了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体验。

2、简要分析虚实相生手法在《蒹葭》当中的使用。答: ①诗中描写秋景、秋水为眼前实景; ②溯回、溯游的追索采用虚化; ③“所谓伊人”若有若无,是一种心理幻境; 虚虚实实的意象,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生动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谊与追求。

3、简要分析重章叠句在《蒹葭》当中的艺术效果。答:①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淋漓尽致的表达情意,强化抒情效果; ②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又高到底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随着时间的转移,主人中始终在徘徊追索;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可望不可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