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相比于糖分,它能够提供更为充足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运转。虽然脂肪过量容易引起肥胖,高血脂等疾病风险。但如果身体脂肪储存量太低,依旧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但有这样一种“脂肪”,在我们的身体里可以说是越少越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它死亡的人数超过50万,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明令宣布在2023年全面禁止,而它就是“反式脂肪”。

什么是“反式脂肪”?它和普通的脂肪有什么不同?

顾名思义,反式脂肪指的是含有反式脂肪酸的脂肪种类。这也是它和普通脂肪最大的区别。

天然的不饱和脂肪,拥有的是顺式脂肪酸,因而更适合于人体的吸收和代谢;而之所以反式脂肪的脂肪酸是“反的”,则是因为大多数反式脂肪是通过人工合成的。

例如人造黄油,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以及部分复炸油等,其中都有反式脂肪的存在,反式脂肪的吸收不适合人体,因此更容易在体内留存。大量的脂肪持续堆积,自然也会引起多种疾病。

反式脂肪的最终去向(被WHO拉黑的反式脂肪)(1)

每年超50万人因其死亡!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引发哪些疾病?

首先,增加严重心血管病风险

因为反式脂肪很难被身体吸收代谢,摄入过多以后会持续累积在血液中。血管中有更多的脂肪粒子堆积,很容易形成大型斑块,不仅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万一斑块脱落,甚至有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非常危险。

美国哈佛大学也曾就反式脂肪进行研究:通过19项联合队列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高反式脂肪饮食,会增加至少21%的心脏疾病风险。

其次,可能是老年痴呆的一大诱因

直到今天,老年痴呆的直接致病因素依旧不明,但在年龄,基因,神经疾病等众多诱发原因中,“反式脂肪”赫然在列。

美国心脏协会曾经对部分国内男性进行健康调查后发现,反式脂肪酸摄入的人群,在记忆以及情绪反馈层面的能力最差,存在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相关风险。因此,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本身身体代谢能力就比较差,反式脂肪的摄入更要严格限制。

反式脂肪的最终去向(被WHO拉黑的反式脂肪)(2)

最后,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性功能

对于人类来说,激素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过量的反式脂肪酸摄入,会对激素分泌造成影响,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生成,甚至直接对性功能造成影响。

不仅如此,反式脂肪在身体吸收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反过来利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抑制激素合成,诱发前列腺炎,子宫炎,盆腔炎等疾病。

由此可见,反式脂肪酸能成为众多人死亡的诱因,并非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对反式脂肪摄入在《食品安全规范》中做出严格限制。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避免凡事脂肪的摄入,对其的显著特征也需了解。

反式脂肪的最终去向(被WHO拉黑的反式脂肪)(3)

反式脂肪有这3点特征,减少摄入,降低风险

特征一:香气异常浓郁

反式脂肪的本质是氢化反应产物,而氢化反应后,油脂的香气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烧烤,炸串摊位香气扑鼻的原因,正是反复使用的油脂氢化形成反式脂肪酸所致。

所以平时看到香气异常诱人的食物,更要多留一个心眼,管住嘴,少吃点。

特征二:保存时间长

合成反式脂肪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油脂和食物的保存时间。因为反式脂肪的结构更加稳固,所以相比于普通的油脂食物,储存时间更长,香味也会保持得更长久。

如果很久没有吃的熟食在拿出后,依旧有非常浓郁的香味和油脂感出现,警惕可能反式脂肪可能藏于其中。

反式脂肪的最终去向(被WHO拉黑的反式脂肪)(4)

特征三:多存在于西式快餐中

比如炸薯条,炸鸡排,汉堡包等,一部分甜品中也有反式脂肪的存在,比如人造黄油饼干,代可可脂巧克力等。大部分属于西式快餐的种类。这类食品尽量少吃些,也能一定程度降低反式脂肪对身体健康的威胁。

除此之外,中式的一些烧烤,火锅,炸串等,也有可能会使用反复烹饪的油脂进行制作,这同样也是反式脂肪的一大来源。平时自己在家做法的生活,也不要将食用油反复使用,最多3次即可

总而言之,反式脂肪的威胁值得我们重视,并且它已经充分地潜入我们的生活,注重食品细节,根据反式脂肪的特征将其“揪出”,也是对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还望谨记。

参考资料:

[1]沈建福, 张志英. 反式脂肪酸的安全问题及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20(4):4.

[2]刘东敏, 邓泽元, 李静,等. Ag^ -TLC/GC分析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J]. 分析试验室, 2008, 027(012):6-10.、

[3]王贞虎. 富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名单[J]. 中国保健食品,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