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克 660克 → 2.6公斤 2.43公斤 百日救治创造生命奇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早产2个半月的宝宝存活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早产2个半月的宝宝存活率(百日救治创造生命奇迹)

早产2个半月的宝宝存活率

690克 660克 → 2.6公斤 2.43公斤 百日救治创造生命奇迹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王慧 图/魏坚伟

看着怀抱中睡得香甜的双胞胎女儿,38岁的赵女士实在无法将她们与百余天前仅巴掌大的婴儿联系在一起,回想起自己生产和救治她们“惊心动魄”的过程,她仍心有余悸。

去年12月22日冬至,孕25周的赵女士产下双胞胎女儿,出生时两个宝宝体重分别为690克、660克。经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称“广医三院”)新生儿科百余天救治,两个孩子体重分别增长至2.6公斤和2.43公斤,于4月3日健康出院。

孕六月宫口竟然开了

去年12月19日凌晨,怀孕六个月的赵女士难以入睡,下腹部总觉得有些不适,上厕所仔细一看,阴道出血!她吓坏了,赶紧叫起家人送院就诊。“赶到广医三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时,产科医生发现赵女士宫口已经开了4厘米,对于怀孕还不足25周的准妈妈,这种情况极为危险,很可能危及胎儿生命。新生儿科立即成立重症救治团队,为这对还未出生但却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的宝宝制定了详细的救治方案,时刻准备迎接新生命的诞生。

“因为我宫口已经开了,但是又需要保胎,所以我在产房和病房之间徘徊往返了好几天。没想到,冬至这天,两个小家伙像赶着过节一样来了。”12月22日,赵女士在广医三院顺产分娩下两个孩子。

抢救上演“生死时速”

出生时,大宝体重仅690克、身长33厘米、头围23厘米,小宝体重660克、身长30厘米、头围22厘米。每个宝宝的体重比一瓶可乐重不了多少,皮肤薄得可以看见下面纤细的血管,体长如成人的手掌一般大小。大宝出生的时候自主呼吸极微弱,小宝则是完全没有自主呼吸。

早就等在一旁的救治团队,立即对宝宝进行有条不紊的救治,裹上保温的薄膜、在短短几秒钟内完成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正压通气、稳定呼吸及心率等,小心翼翼地将宝宝转运至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平安到达重症监护室后,新生儿科团队立即为两位宝宝接上呼吸机,往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功完成脐动、静脉置管,建立动、静脉通路,让刚出生的宝宝生命延续下来。

攻克三大生存“难关”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诸如严重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每一种都可能危及生命及远期预后。”主诊医生吴繁介绍道,这对宝宝出生后也曾经面临过很多问题,经历了三大生存挑战的难关。

“第一关”是肺发育的极度不成熟。两位宝宝出生时几乎没有自主呼吸,生后立即予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通气。姐姐生后第7天就成功拔管撤机改为无创辅助通气,妹妹也在第17天成功拔管撤机改为无创辅助通气。

“第二关”是颅内出血。胎龄越小的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风险和几率越大。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严密监测可能影响颅内出血发生的血压、血氧、凝血功能等变化,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实施个性化护理,定期头颅超声复查等,生后第2天及时发现大宝有轻微的颅内出血,在有效的干预下出血没有进一步加重,为下一步的神经功能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关”是喂养关。超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极度不成熟,在科学详细的“营养支持工程”下,新生儿出生第2天就开始肠内微量喂养以促进胃肠道发育,并辅以静脉营养保证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两个宝宝生后第15天就实现了完全的肠内营养,不再需要输注“营养液”,整个住院过程没有发生严重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出院时,两个宝宝都达到了相当理想的体重增长速率。

护佑“疫”中新生命

3月19日,赵女士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宝宝。孩子出生不久,碰上新冠肺炎,为避免感染,家属不允许探视,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

“孩子住院这103天,每一天都是掰着手指头度过的。尤其是孩子出生后的前88天,不能陪护也见不着,既想接到医院的电话,又有点怕接医院的电话……衷心感谢医护人员的用心救治!”赵女士说,过去的这三个多月里,用“度日如年”形容她的心情也不为过。

在疫情的影响下,医院抗疫工作导致医护人力紧张。另一方面,早产儿及产妇的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弱,诊治、护理的要求更高。通过实施详尽严格的诊治和防护方案,在医疗团队的努力之下,这对小宝宝顺利渡过各种难关,于4月3日健康出院,回家与父母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