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郁震宏

崇福古镇在哪里(待雪楼里的一个惊人秘密)(1)

读书的时候,常常路过和平招待所,西横街与庙弄的转角处。这个转角,端午辰光,倘若立一块牌子“转角遇见艾”,或者“我在崇福很艾你”、“一见粽情”,倒也是极好的。

和平招待所,老底子是蔡家里的房子,蔡家是崇福的大户人家,崇福街上人人晓得。清朝道光皇帝手里,蔡砚香在此造了一个待雪楼,雪,是指方雪斋,他当时在海宁做教官。这两个人,可称“中国好兄弟”。

待雪楼造好以后,蔡砚香请孙元培写了一篇《待雪楼记》,时为公元1838年。孙元培是临平街上人,他的爹爹,就是赫赫有名的孙士毅,清朝手里,全个浙江省官做得最大,阁老,位极人臣,而且封一等公,这样的待遇,超过陈阁老、曾国藩。蔡家请孙元培写这篇《待雪楼记》公众号,是有道理的,临平孙家,流量超大!

《待雪楼记》一直嵌在蔡家里的墙头里,我久闻其名,从来没有见到过。正月二十,崇福沈建学兄发我一份,刚看了第一句,就特别兴奋:原来待雪楼的位置,就是吕留良的故居!巧的是,建学兄发我《待雪楼记》的次日,正好是吕留良的生日,正月二十一。

吕留良的故居,从前只晓得在登仙坊,但雍正手里,发生了一桩文字狱案,吕家的房产都被抄没了,因此,吕留良故居的确切位置,便成了一个谜。从前蔡一先生有一篇《吕留良家乡遗迹考》,说吕留良故居“应在今崇福镇和平区西横街和庙弄之西,即徐氏颐志堂左右”。这个推测非常准确,但据《待雪楼记》所写,其实还可以缩小范围,更加精确一些,那就是西横街、庙弄的转角处——“待雪楼”。这个地方,现在可以闻到网红咖啡的香味。

我们看孙元培《待雪楼记》的开头两句:“夫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第。”答案就在这里,王根是汉成帝的舅舅,樊重是光武帝的舅舅,这是两个常用典故,指代的是王亲国戚。崇福街上能够配得上这句话的,只有吕留良的爹爹吕熯,他的夫人就是淮庄王的女儿南城郡主,淮庄王就是明仁宗的玄孙。

《待雪楼记》写于1838年,距吕留良文字狱,不过一百年辰光,孙元培所写吕氏故居,当得自蔡砚香之口,应该是可信的。待雪楼这个位置,也与蔡一先生的推测吻合。而且孙元培在这句话的后面,还加了一句“浮世之荣,儒者弗尚”,更可见其中消息,不便明说,只能说“儒者弗尚”,表示对吕家的否定,其实是针对吕留良。在当时来说,这就是“政治正确”,他哪怕喜欢吕留良,也不能说“吕留良是我的偶像”、“我在崇福很想他”。

再看孙元培后面的文字,说蔡砚香在造待雪楼:“开蒋诩之径,葺仲蔚之庐”。这两句话,很符合吕家被抄后的景象。蒋诩、张仲蔚是汉朝的隐士,他们的住处,茅草长得比人还高,这也是两个常用的典故。由这句话可见,在建造待雪楼之前,吕留良故居已经完全败落,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毕竟吕家已被抄没了一百年,生住异灭,也是人世事理之常。待雪楼造好以后,一直完好保存至今,因此,吕留良故居的确切位置,就很少有人晓得了,全靠了孙元培的《待雪楼记》,把这个秘密保存了下来,开头几句,就隐隐戳戳地告诉我们:待雪楼的前身,就是吕留良故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