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那边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1)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了八年。春天,观看院内花池里的各种花发芽、吐绿,次第开放;到田里看大人们摇耧播种、浇水施肥。夏天,在草滩上躺卧着被太阳抚摸;到小河边嬉戏、捞鱼,回来在罐头瓶里养上几条,其余全部喂鸡;雨后在院门前像模像样地“拦河筑坝,放水溢洪”。秋天,在丰收的麦垛周围捉迷藏,捡麦穗,烧豆子,烤麻雀;在院里的麦秸垛上跳来跳去,跳上跳下,以至于常有跳蚤在身上签名。冬天,在外面的场院打雪仗,在茫茫雪野追兔子,盼望着杀猪宰羊过大年……

那真是烂漫单纯、无忧无虑、快乐健康、阳光诚实的生活。小村寡民, 天真无邪,无欲无求,按部就班,日升日落,年复一年。

直到看见并理解了长途班车。它从大城市发车,途经村里,要到县城。远远望去,村子前面有座山。老人们说,县城就在山那边,坐班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要是坐马车,那得走大半天。

县城是什么样子?也有弯弯的小河和汩汩的山泉吗?也有起伏的山峦和无尽的田畴吗?也有麦浪滚滚、树叶沙沙吗?能听取蛙声一片吗?

有朝一日,我要去县城看看。小小的我有了大大的愿望。

其实,我偷偷地上过那座山。顺着被山洪冲刷形成的山沟,躲过或者跨过一丛丛荨麻和一簇簇黄桷,就到了山顶。山下是麦田和另一个村子,目力所及的前方是一条笔直的公路,上面时有红白相间的长途班车和草绿色的大卡车通过。原来,山那边并不直接就是县城,而是通往县城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老人用比喻说山那边就是县城也并不错。

九岁那年,终于来到了县城。坐的不是班车,没有钱坐。代步工具是公社的帆布篷大卡车,大雨天,胶泥路面松软湿滑,这个机械玩意儿左摇右晃了不知道多久才到。

哇,街道好长,门市部好多,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店之外,还有委托商店,类似当铺,柜台里的东西稀奇古怪,都不是日用品,没有一件是新的,让人十分好奇。单位院里有拴马桩,经常有马在那里吃草。家里有电灯,地上铺着砖,窗户没有纸,全是玻璃,好透明。学校的教室是砖房,操场和现在的学校操场几乎一般大,但全部是土大场,学校有工厂,劳动课从过去的捡麦穗变成了粘药盒,很是新奇,也还算有趣。

渐渐地,县城有了二层楼房,街道上小轿车和大卡车多了起来,马退役了,电灯从十二点熄灭变成了通明。

朋友、同学多了,各种玩法也都纷纷登场,好生快乐。虽然没有了小河流水,没有了蛙声蝉鸣,但此间乐,不思蜀矣。我来到了山的这面,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早年烂漫单纯的农村生活被留在了山的那边。

“有多少同学去过首府?请举一下手。”初中地理课上老师发问。我压根就没去过,害怕被人笑话才最后一个举起了手。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似乎只有我没有去过首府,我很是失落。

“阴山山脉隔开了首府和草原,首府在山那边。”地理老师靠着手绘地图,传授着知识。

又是山,又是那边。什么时候能越过阴山(东段大青山),看看山那边呢!

来到首府之后,眼前的世界又大了好多。商场大、公园多、马路宽,飞机时时从头顶飞过,各种口音的人随处可见,白塔让你走进千年前,昭君墓带你回到公元前……从此,心中的世界也越来越大起来。

首府与首都也就隔着一座燕山。在燕山那边,爬上了长城,登上了天安门,走进了故宫,美丽中国的画卷渐次展开。从此,跨越了一座座山,飞越了一条条河,走过了除江西、香港、澳门之外的祖国大地。曾经二赴贵州,三入山东,四进云南,五下扬州;二游五夷,三登华山,四逛晋祠,五踏苏堤;二瞻西柏坡,三观二七塔,四临松花江,五览上海滩。在海拔5013米的西藏米拉山口留下了足迹,体会了足踏棉花般头重脚轻,嘴唇因缺氧而发紫的感受;在甘肃张掖欣赏过丹霞地貌,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在吉林珲春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防川与日本海近距离(约15公里)相望过,在台湾环游一周,尽观宝岛美景……无穷风光悉入眼帘。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2)

但也遗憾多多,一路北行抵达黑龙江漠河才知道,当地人也不常见到北极光,只因纬度太低(北纬53.5°),但那里已经是神州北极;来到了青海湖畔,却无法登上鸟岛,了一下童年时的宿愿;从重庆沿着三峡日夜兼程游到了湖北宜昌,却没能欣赏三峡大坝的雄姿;踏上了四川成都的土地,却没有前往杜甫草堂,寻找到当年诗圣的足迹……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3)

祖国大地山河锦绣,蓝色星球更加美丽。跨越太平洋,飞过洛基山,就到了美国。纽约的喧嚣,华盛顿的安宁,波士顿的厚重,尼亚加拉的壮美,大洋彼岸的风光尽收眼底。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4)

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到过乌拉尔山那边、阿尔卑斯山那边、喜马拉雅山那边,没有体会过巴黎的时尚、罗马的古老、开罗的悠远,肯尼亚的狂野、尼泊尔的神秘、土耳其的多姿……

回国途中,远观美加边境五大湖的辽阔,鸟瞰俄罗斯北面北冰洋的纯净,俯视北极圈内俄罗斯苔原的荒凉,心情无比激荡。在万米高空浮想联翩,“山”是现实的阻隔,但“山”那边是美利坚、英格兰,是撒哈拉、亚马逊,是大象的领地、袋鼠的故乡。过了那座“山”,能够与圆圆的彩虹有个艳遇,欣赏到被地平线遮挡了的绚烂完整的美(二十年前的一天,南下航班的窗口惊现七彩圆环,原来这就是彩虹的本来模样,可惜当年没有智能手机,又没带相机,没能留下那斑斓的图景,只好在记忆中不停地回味);过了那座“山”,可以认识南十字星,在心中与北极星相互媲美,交相辉映(据说过了南回归线即可见到此星,但我曾数次跨越南回归线,却一次也没有看见过这厮。倒也是,城市的夜空哪有星星给你看?);过了那座“山”,可以与企鹅共舞,与北极熊对视(在多个城市的多个海洋世界或动物园看见过这哥俩,但那情景似真实假)……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5)

梦中曾经两次乘直升机降落北极,与以圣诞老人形象出现的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据说含有侮辱性,故改)在漫漫极夜中和平共处,把学到的有关北极的知识全部进行了充满想象的浪漫主义展示。觉醒了,但这丰满的梦怎么也回不到骨感的现实中。

无限风光在山那边。不畏高山遮望眼,只缘身在山这边。不要过分流连既有的生活,不要被眼前的世界遮蔽了眼睛,限制了想像,影响了见识。山那边应该永远是下一个目标。没有踏足的地方都在山那边,不断征服一座座山的人永远能看到山那边的更美的风景。一定要不停地跨越一座座山,来到山那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纵横四海,驰骋天涯。

有朝一日,一定要来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那边,通过阿根廷,直抵南极,驻足企鹅身边,疯狂地体验不用找北、到处都是北的神奇感觉!

山那边抖音版(山那边)(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