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

宇宙上最伟大的爱情(世界是一部时间简史)(1)

3.14日白色情人节,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霍金离世了。一位让世人知晓“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的伟大物理学家就此结束了一生的辉煌。

身体的残障加上科学上的成就,让霍金被全世界神化并加以崇拜,但在生活中,霍金仍然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他用强大的逻辑看透了整个宇宙,然而,却在生命的尽头也没有参透婚姻。

1962年的新年,霍金在晚会上第一次与简恩相遇,两人很快坠入情网。那个时候,霍金还只是剑桥大学的个穷小子,一个21岁普普通通的研究生,连课题方向还没有头绪。可是,这童话般的爱情却没有按喜剧模式展开。爱上简恩的一个月后,霍金就被诊断出患有“卢伽雷”病,医生说,他活不过两年。

但简恩还是不顾一切地和他相爱了。1964年10月,霍金与简恩确定了终身。很快,他们就有了三个孩子。

现实终究不是童话,伟人也不是完人。霍金的疾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斯蒂芬有两张面孔。一张是外人眼里的有为青年,他没有被运动神经元疾病打垮,走遍了世界。另一张是我们家里的状况,他的病使我们陷入了黑洞。”简恩在回忆中说。

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霍金需要人时刻照顾一切饮食起居,简恩有些力不从心。

“我希望护理人员来家里能帮助照看病人且尊重家里的其他成员。但很少有人是这样子的。我当时很绝望,我觉得我撑不下去了,因为我已经精疲力竭了。”

但是霍金并不想向外界求助,虽然他是外界眼中的天才科学家,但是回归内心,他有自己的脆弱。

简恩说:“斯蒂芬并不想承认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因为病情的每一步恶化,从依靠拐杖行走到需要人喂食再到不得不坐在轮椅上,这些都对他打击很大。他拒绝接受现实。”霍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物理研究和思考宇宙起源上,他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的时间。

“他有时会花上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坐在轮椅中,手肘放在膝盖上,摆出像罗丹的思想者雕塑那样的姿势思考。他对我或孩子们都不在意,我对此非常担心。”

1988年,《时间简史》出版后,霍金成为全球著名物理学家,但简恩却说,他们的生活从那个时候开始混乱。

“对我而言,斯蒂芬是我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不会有女人对她的丈夫说‘天哪,你好聪明,我简直拜倒在你的脚或是轮椅下了。’但是我发现斯蒂芬周围却存在很多这样的崇拜者说这样的奉承话。”

后来霍金在采访中承认:“居家生活对简的要求太多,给她的压力太大”,但是,那时的霍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明白简恩为什么经常不开心。

霍金的脾气越来越骄横、古怪、孩子气、贪图享乐、自我中心,简恩也得了忧郁症甚至有自杀倾向。

简恩信仰上帝,此时的她在母亲的劝说下再次求助于上帝,去到唱诗班寻求心灵的慰藉。在那里简恩遇到了音乐家乔纳森·琼斯。两个人不但世界观、价值观非常契合,还对婚姻的有着同样的感悟。

意识到两人互生好感之后,简恩的内心很是纠结。多年来,她已经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霍金和三个孩子身上,她无法做到轻松地转身离开。于是此后的很长时间里,简恩和琼斯一起照顾霍金。

后来护士梅森的加入,最终促成了简恩和霍金结束已经风雨飘摇的婚姻。1995年,霍金和简恩的婚姻最终破裂。就在那一年,霍金与梅森结婚。

霍金曾形容他的第二段婚姻“充满了激情和暴风骤雨”,他还说,梅森曾经几度拯救他的性命。

但是媒体却报道,梅森多次家暴并且虐待霍金。据报道,早在2000年,霍金的家人就发现霍金身上有淤青,甚至骨折,但是霍金对此矢口否认,他说:“媒体说我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完全是捏造。”

但是梅森的身边的人却一再爆料,称梅森性格跋扈,且嫉妒心极强。

一位护工曾告诉媒体,她亲眼见到梅森殴打霍金,另一位护工则表示,她听到梅森把霍金放进滚烫的热水中洗澡时发出的惨叫声。

还有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护工则说,她还被梅森进行过“性教育”,因为梅森的嫉妒心极强,年轻漂亮的护士都被她传唤到霍金的卧室,观看过她和霍金赤裸裸的性爱场面。

在强烈的质疑声中,霍金仍然坚决否认这一切。在2006年,这段婚姻还是宣告终结,而简恩也嫁给了琼斯。霍金的第二段婚姻的结束,让霍金和简恩的关系重新修好。简恩和丈夫琼斯一起照顾霍金。2009年霍金重病住院,是简恩带着女儿看护在旁。

“斯蒂芬第二次婚姻结束后,我们又一次可以沟通交流了。他居住的地方离我家只需要十分钟的路程,我经常去找他谈论一些家庭上的事情。”

简恩的存在,对霍金来说,或许早已超越了妻子、灵魂伴侣的身份,她的信念与包容,让霍金可以在伟大的命题思考中获得无限的自由。世界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离不开伟大的霍金,而霍金揭秘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离不开伟大的简恩。

物理世界因难懂而神秘,而情感世界只因理解而充满魅力。

陈景润

宇宙上最伟大的爱情(世界是一部时间简史)(2)

陈景润的名字家喻户晓,他是为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而陈景润数学事业之外的另一面,关于爱情,关于家,只有他的妻子由昆最清楚。

1977年,陈景润因因赴美讲学前查体疗养住进了309医院,此时他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女人——年轻军医由昆。陈景润对她一见钟情,那一年,由昆27岁,陈景润45岁。他们的爱情姗姗来迟。但来了,就再也不走了。相恋两年后,陈景润深情牵起由昆的手,步入婚姻。

陈景润住院时,由昆恰好被武汉军区派到309医院进修。年近半百的陈景润见到由昆时,眼睛顿时一亮,原本木纳腼腆的陈景润亲切地和由昆打了招呼。不久后,由昆成为了陈景润病房的值班医生,这样一来,两人就多了接触的机会。每次由昆前来病房问诊时,陈景润都特别高兴。一天,陈景润问由昆家住哪里,有没有对象,由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陈景润自己目前的状况。慢慢的,陈景润和由昆相爱了。

终于有一天,由昆鼓起勇气问陈景润,为什么堂堂大数学家会选择自己。陈景润迟疑了片刻说道,如果由昆没有同意嫁给自己为妻的话,那么自己这辈子就不会结婚了。由昆听完陈景润的回答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嫁给陈景润为妻。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陈景润如愿以偿地娶了由昆为妻。

徐迟老先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人们认识了“执着、刻苦钻研”的数学家陈景润。而十几年的婚姻生活里,妻子眼中的陈景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可爱之人”。儿子由伟三个月大时,陈景润就试图教他写字,将铅笔夹在由伟小小的手指间,热情地比划着,令人哭笑不得。

数学是沉默的艺术,数学家陈景润在感情中也是行动多于语言。那时候不兴浪漫,但由昆能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感受到先生的疼爱。

“我们坐公交车,只有一个座位的情况下,先生总是不顾旁人眼光,拉着我一块儿挤,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车上那么多人。”由昆回忆,“但先生觉得很好。”

“两个人一起,挺好的。”陈景润说。

由昆说,这就是他的性格。实实在在,值得托予。就像《射雕英雄传》中,性格明快的黄蓉遇上老实木讷的郭靖,性格迥异,却很默契。

陈景润在数学领域是一位天才式人物,但是应对日常生活时,陈景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陈景润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经常闭门不出,几乎和外界断了一切联系。陈景润成婚后,妻子由昆负责打理陈景润生活上的大小事。1984年的一天,陈景润正过马路时,不幸被一辆自行车撞倒,陈景润倒地时,恰好是后脑勺着地,这为后来陈景润帕金森氏综合症埋下了隐患,几个月之后,陈景润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再次不小心被下车的乘客挤倒在地。

两次交通事故,引发了陈景润帕金森氏综合症。陈景润感到不舒服时,便前往医院诊断,经过专家会诊告知,陈景润除了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以外,他还需要做股骨置换手术。这一连串的疾病给陈景润带去了极大的困扰,除了日常生活之外,陈景润还需要专研数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景润帕金森氏综合症越发严重,在治疗过程中,还引起了一些并发症。陈景润的肌肉、关节逐渐萎缩,到了后来,陈景润连水都无法喝。就这样,陈景润的晚年生活都在医院中度过了。

被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后,组织关心陈景润的身体,让由昆不用上班,专心照顾先生。陈景润坚决不同意,他说:“你是部队培养的,不能为我一个人服务,这样是不可以的。”其实,这也是陈景润对妻儿深沉的爱,他担心自己不能再护佑着妻儿,担心自己走后,他们的生活成问题。所以每每由昆说起,他恨不得朝她发脾气,这是疼爱妻子的陈景润极少有的情绪。

除此之外,也因为陈景润了解妻子。由昆的上进好学,一向是陈景润引以为豪的。因为陈景润知道:“如果要由昆和社会脱节,成为一个家庭妇女的话,由会死的。”

陈景润看着她从女孩变成母亲,褪去青涩,化为执子之手的深情。病痛、现实和时间的阻隔,让他无法陪她到永远。最后,他化为星辰,陪伴着她,不再离开。

“由回来了,由回来了!”陈景润总是这样高兴地拍着手,带着儿子从书房绕出来,迎接由昆下班,一家3口其乐融融。原来,这道生活中的“1 1”证明题,他早已解开……

这就是数学家的爱情,像一首宁静的抒情慢歌,平凡而真切。

杨振宁

宇宙上最伟大的爱情(世界是一部时间简史)(3)

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杜致礼夫妇。清纯可爱的她当时深得科学家夫妇的喜爱。此后多年,她和杨振宁夫妇偶有书信往来。2004年2月的一天,翁帆接到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她到中文大学见面。

翁帆渐渐习惯了在课余时间接听杨振宁的电话,这成了她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不能如期接到杨振宁的电话,她会有一种失落感。2004年7月,翁帆和好友在网上找了两名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到内蒙古旅行。在茫茫的草原,翁帆接到已到北京的杨振宁的电话。杨振宁进一步邀请她去清华大学他的"归根居"做客。每年,他有部分时间呆在清华,部分时间呆在香港。几天后,翁帆打车来到清华园,杨振宁已经吩咐保姆为翁帆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翁帆发现,多年的旅美生活,没有让杨振宁的生活方式西化,他十分传统。喜欢吃淮扬菜、喝红茶。两人交流多了,感觉彼此非常默契。

在北京短暂停留后,翁帆又去了山西旅行。那段时间,她常常心神不宁,面前老出现杨振宁的笑容。她意识到自己真的陷入爱情之中了,心里忽然很慌乱:这怎么可能呢?可静下心来想想,她认为杨振宁除了年纪大一点外,具备男人所有的魅力。她无路可逃,唯有向爱情投降。但她的内心仍旧很担心,毕竟两人相差54岁。回到广州,翁帆整颗心都已留在杨振宁那里。心里装着甜美的爱情。她常常有写英文诗的冲动,写完后就把诗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杨振宁。杨振宁总是把诗歌修改了又传回来。后来,翁帆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贴在网上。香港中文大学的几位翻译系博士看后评价说:翁帆在英文诗歌的韵律和美感方面,的确很有天赋。

回到北京几天后,杨振宁就通过电话向翁帆求婚。翁帆在广州接到求婚电话。撒娇说:"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的?"杨振宁连忙笑着许诺:"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2004年11月,翁帆特地回了趟潮州老家。翁帆的家境很好,翁帆的父亲翁云光向来最宠爱翁帆,那天,翁帆轻轻地向父母讲了自己与杨振宁的事情。翁云光夫妇着实大吃一惊。翁帆只得慢慢地解释、说服。开明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女儿的选择。父母一点头,翁帆立即把好消息告诉杨振宁。

两人结婚后,翁帆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换成《论许渊冲的诗学翻译思想》。许渊冲是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是杨振宁当年的清华同学。做论文的过程中,翁帆读了许教授的大量作品,并有机会向许教授亲自求教。尽管翁帆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有点仓促,但她还是很认真地完成了,也得到了导师的好评。

以前,翁帆的生活方式倾向西式:她喜欢喝咖啡,深夜还和朋友在网上聊天,早上起得很晚。婚后,她渐渐把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得和先生一样,早睡早起,很有规律,白净的皮肤日渐红润、有光泽。一般来说,他们每天早上8点准时起床,香港的家里没有请保姆,翁帆就自己动手准备两人的早餐:两杯牛奶、几片烤面包、两个煎蛋,简单而有营养。吃过早餐,杨振宁去学校上班。

杨振宁弟弟杨振汉称杨翁结合很自然并形容翁帆很懂事,我哥也是普通人,需要有人照顾"、"翁帆很温柔,很懂事。",提及"杨翁恋"这段被人津津乐道佳缘,杨振汉先生反而显得非常平静。他表示:"国内很多观念比较奇怪,尤其喜欢把人神化,我哥也是普通人,需要有人照顾有人陪伴,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过?"

杨振宁曾对媒体坦诚,如果没有与翁帆结婚,也可能和别的女士结婚。他曾举例说,英国数学家哈密顿在太太去世后,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杨振宁说,他不要过那样的日子,不要过老年孤独生活。

杨振宁2006年曾公开谈到,两人结婚之初就曾谈及再婚,翁帆当时不高兴地说道"我当然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讲!"杨先生则说,人生非常复杂,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赞成你将来再婚,是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年纪轻的杨振宁,希望你不再结婚。

宇宙上最伟大的爱情(世界是一部时间简史)(4)

世界是一部《时间简史》,科学家的爱情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