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后,分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派费诗前去荆州向关羽传达,同时命令关羽带领大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关羽接受军令后,带领大军北伐,经过一番苦战后,夺取襄阳,将曹仁围困在樊城。曹操先后派出于禁、徐晃两拨援军,其中第一拨于禁的七军被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水淹,全军覆没。第二拨徐晃的援军成功挡住关羽的军队。

关羽最后一次被谁杀死(关羽被生擒活捉前)(1)

此时,东吴孙权单方面撕毁盟约,和曹操约定共同夹击关羽。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拿下荆州,断了关羽的归路。关羽被徐晃的军队阻挡,初战不利,又一个坏消息到来,那就是荆州(南郡)丢了,他回不去了。关羽腹背受敌,只能败走麦城。但是关羽在麦城左等等不到上庸刘封的援兵,右等也等不来益州刘备的援兵。他于是从麦城突围,准备冲出东吴军队的包围圈,回成都搬救兵。

然而关羽的突围路线早已被吕蒙算到了。他在关羽的必经之路埋伏下重兵。一路上,关羽先后击退吴国大将朱然、潘璋两人的多次进攻,但是由于关羽的赤兔马年迈,被潘璋部将马忠的绊马索绊倒,从马上翻身落马,被生擒活捉。他的儿子关平前来相救,但寡不敌众,也被生擒。

关羽最后一次被谁杀死(关羽被生擒活捉前)(2)

关羽被生擒后,押解到孙权面前。孙权“审问”关羽,关羽辱骂孙权为“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激怒江东众人,不久被杀。

有一个问题,关羽被生擒活捉前,他为何不自杀呢?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有三个原因。

其一,好死不如赖活着,关羽也不例外。

一个人赤条条来到人世间,从一个婴儿,长大成人,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都非常不容易。如果这个人死去,那么他的一切都将失去,一无所有,归于尘土。关羽也是如此,他在碰到刘备、张飞两人,桃园结义前,还是一个逃犯,在江湖上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

关羽最后一次被谁杀死(关羽被生擒活捉前)(3)

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关羽要钱有钱(只是他不爱财),要兵有兵,要权有权(留守荆州)。如果关羽战死,或者自杀,他奋斗了一生的财富都将失去。关羽是很难接受的。如果换成我们,同样也很难接受。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一个人是不会自我了结的。

其二,三国时期,两军交战,一般不杀高级俘虏。

从古至今,两军交战,一般遵守“优待俘虏,缴枪不杀”这个规则,如果俘虏的是敌方的高级将领,或者是特殊人才,那就更不会随意杀害了。

关羽水淹七军后,生擒于禁。于禁是曹操手下高级将领,关羽因此没有杀于禁,而是将于禁押解回后方,看管起来。后来荆州被吕蒙夺取,于禁流落到江东,最后回归曹魏。庞德一心求死,出征前带了棺材,才被关羽斩杀。

关羽最后一次被谁杀死(关羽被生擒活捉前)(4)

参照关羽生擒于禁后,他没有下令直接斩杀这个高级俘虏,而是将其送回后方。同理,孙权生擒关羽,也应该将其押回江东处置。一个活的高级俘虏价值比死去的强太多了,而关羽是刘备集团二把手,荆州留守大将,价值不可估量。如果孙权将关羽当作筹码,和刘备讨价还价,索要大量金银珠宝,刘备肯定二话不说就给了。

如果孙权用关羽换取益州的城池,刘备犹豫一下,也可能会给。当然,孙权还可以用关羽换取其他利益。总之,关羽这个高级俘虏价值不可估量。如果关羽死去,价值至少减半,甚至是负面价值。关羽当然也知道“优待俘虏”这个约定,才没有自杀。

关羽最后一次被谁杀死(关羽被生擒活捉前)(5)

其三,关羽没有自杀的时间。

关羽突围时,中了马忠设置的绊马索,才被生擒活捉,失去自由。非常突然,关羽前一秒还骑着赤兔马冲杀,下一秒便被绊马索绊倒,紧接着被马忠控制,成为马忠的阶下囚。因此,没有自杀的时间。如果给关羽自杀的时间,关羽也可能杀身求仁。

结语

关羽被东吴生擒前,他之所以没有自杀,主要是有以上三个原因,第一个是人生之常情“好死不如赖活着”,第二个是关羽知道“优待俘虏”这个政策,才没有自杀,第三个是关羽没有时间自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