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

掐丝珐琅简介(景泰蓝的前世今生)(1)

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它并不是景泰年间开始叫。明朝一朝都不叫景泰蓝,清朝的初年到了雍正年间有这样的记载,我们听一下。雍正六年《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是关于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录。这一段记录读法还有别,就是我们怎么去读。它说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还是景泰蓝珐琅瓶,这个读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古文字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中国过去文字是靠你前后的意思和你读书的这个能力判断这个句式的,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今天来看它是景泰蓝珐琅瓶,还是景泰,蓝珐琅瓶是两个意思。晚清的《陶雅》记载的是最明确的,它这样说。景泰蓝是泛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陶雅》实际上是给说翻了,我们《陶雅》中这个记载说的很清楚,它说过去这个东西称景泰蓝,今天称珐琅。实际上这个东西过去称珐琅,而今天称景泰蓝,这个景泰蓝由此这个名字就蔓延开来,就让社会接受了这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掐丝珐琅它是一个外来的物种,它首先不是中国的东西。我们今天都认为景泰蓝理所应当是我们国家的,是我们传统的文化,但实际上早期它是一个外来的文化。它是由阿拉伯地区在元朝传入我们中国的,这一点跟我们的想像有一点差距。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一旦进入中国它就一定要起一个中国的名字。我们明代,我们讲了很多了有很多工艺品它都有独特的名字,它这个名字的特点是什么呢?一般是强调它的年号,然后才是它东西本身。比如我们讲过的宣德炉、成化杯、万历柜,这些东西都是当朝流行的。但是景泰蓝不是当朝流行,景泰蓝是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发扬光大,才使它声名鹊起,使它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非常通俗易懂,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中国的传统艺术品绝大部分都是官民共享的,比如说瓷器,有官窑,就有民窑;比如玉器,有宫廷制作,亦有民间制作;唯有一件器物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走出过皇宫——八百年前她以雍荣华贵之态出现在紫禁城,一直是皇家独享的珍贵藏品,她便是极富皇家气质的纯手工艺术品——景泰蓝。

掐丝珐琅简介(景泰蓝的前世今生)(2)

景泰蓝部分成交记录

景泰蓝甪瑞 成交价:RMB10,837,530

掐丝景泰蓝镀金十三龙纹宝座 成交价:RMB10,195,900

景泰蓝缠枝莲香薰 成交价:RMB3,348,180

明景泰 景泰蓝多穆壶 成交价:RMB3,696,000

元代 铜鎏金掐丝珐琅麒麟法器花卉纹大罐 成交价:RMB27,738,000

清乾隆 掐丝珐琅鎏金铜御制诗万年如意挂屏 成交价:RMB13,106,320

掐丝珐琅简介(景泰蓝的前世今生)(3)

“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夕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这是晚清《陶雅》中对于景泰蓝的形象描述。景泰蓝需要经过历经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七大步骤,近100多道工序,上百次的打磨,一次次的烧结镀金,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手艺精湛的艺人独立承担,清末时就有诗词赞道,“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

经过600年的发展,景泰蓝已成为中华国粹,并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人员日渐流失,作品日显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