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知道这个工作压力大,又很累,但当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成功拉回来,是件很令人激动的事情。

全文约2773字,阅读约需5.5分钟

急诊室故事一个病人的感悟(深夜急诊科故事)(1)

▲4月25日晚上,北京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昱仍在工作。新京报记者杨得超、李戈戈摄

新京报记者 潘佳锟 编辑 李骁晋

一位年轻人在同一晚失去父亲和爷爷;一位陷入昏迷的老人,妻子每天握着手跟他说话;一位心脏骤停的男性患者被抢救过来……

这些,都是发生在北京医院急诊科的故事。在这个被称为“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无论风雨、节假日,总是24小时运转。

28岁的李昱已经从事三年一线急诊工作。虽然紧张忙碌,但他说,从不后悔选择急诊科。

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参与急救的情形: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心脏骤停,浑身抽搐。但凭着专业,他亲手将对方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看着心跳检测器上,一个平线慢慢变成规律的波动,“那种感觉只能自己体会,这份职业是光荣的。”(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4月25日晚上20时许,北京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昱在检查抢救后病人的病情。新京报记者杨得超、李戈戈摄

他介绍,夜间轮值从下午5点半,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来急诊抢救的病人,通常是在家中身体扛不住,或者突发心衰,到晚上病情加重。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很危急,容不得丝毫马虎。

记得最近一次值夜班,凌晨三点时,一名70多岁的男性患者急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来的时候就是需要抢救的状态,病得实在太重。”李昱说,当时把能用的治疗措施都用上了,只心脏除颤就做了5次。

好在当晚病人被救抢过来,并送去留观室住院观察。“等再上班时,我还去看了下他的各项指标,毕竟是曾抢救的病人。”他回忆,很遗憾的是,抢救后隔了一两天,这位病人还是去世了。

在学习和工作中,李昱非常注重“写病历”。

与平时人们印象中字迹潦草、形似“天书”的病例不同,他解释道,其中不仅包括病人的主诉,写明身体哪里不舒服,还有其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如果有调整,也要实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交由主治医生确认、修改。

“病例不仅能体现医生的诊疗思路以及操作是否规范,也便于记录病人前期病情及治疗情况,精细化管理。”他说,虽然细碎,但关系患者诊治情况,十分必要。

“二十分钟,生命从死到生”

除了在医院工作,李昱还是一名在读急诊科研三学生。除了日常工作,晚上和周末还要回学校上课。

可能与父母都在医院工作,从小耳濡目染有关,他觉得做医生蛮好。再加上七岁那年,不知什么原因,肚子疼得要命,父亲背着他去医院,“吃了点药,很快就好了,当时就觉得很神奇。”

事实上,在老家山东读完大学医学本科五年后,李昱也曾纠结过。当时不少同学或是在乡镇卫生所工作,或者转做生意、卖保险。于他来说,如果立刻就业,可能与当医生的理想无缘。如果继续读书,可能将花费更多时间、金钱及精力。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关于急诊科的纪录片。”李昱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一个小伙子心脏骤停,最后通过医护人员抢救,活了过来。(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急诊室故事一个病人的感悟(深夜急诊科故事)(2)

▲李昱在鼓励病人。 新京报记者杨得超、李戈戈摄

二十分钟,一个生命从死到生,“当时心里有一股满足感,就决定继续读研,学急诊。”他说,知道这个工作压力大,又很累,但当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成功拉回来,是件很令人激动的事情。

读研二时,李昱已经来到北京医院参加临床工作,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参与急救。

那年冬天,一名30多岁女性走在路上突然昏倒。送到医院后,初步诊断是心肌梗死。“虽然有风险,但这种病情之前协助处理过很多,没有特别紧张。但就在把她从120挪到急诊的病床时,病人突然抽搐,没有心跳。”

胸部按压、辅助通气……李昱说,意外突然发生,当时自己很多反应,都是基于平时的救援训练,下意识去完成。之前是通过模拟人练习,动作是否规范都会有指示灯提醒。现在遇到真实情况,“只能凭感觉,通常是往下按五到六公分。”

幸运的是,5个循环做下来,病人心跳恢复。“她老公还在外面办手续,病人也还是昏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一刻,那种高兴的感觉只有我们知道。”他说,自己当时出了一身汗。累归累,但那种亲手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的感觉,“是自己体会的,别人告诉不了你。”

“对于死亡 接受起来总没那么容易”

然而,并不是抢救每次都这么“幸运”。

李昱至今都忘不了那一晚,一对父子同时被送来急诊抢救。父亲80多岁,因肿瘤晚期,之前已经在北京医院住了几天院。身体枯瘦,意识已经不清,“呼吸声就像叹气一样,若有若无。”他的儿子50多岁,那天心脏病突发,也在医院。

回忆起当晚的情形,李昱说,自己正在三楼抢救病重的老人,已按程序通知其家属,交代病情。结果老人的孙子过来办完手续后,拉住他的手说,“大夫,我求求你,今天晚上无论如何(能)多救一会儿就多救一会儿,我爸爸还在一楼抢救呢。”

急诊室故事一个病人的感悟(深夜急诊科故事)(3)

▲李昱在和病人家属交谈。 新京报记者杨得超、李戈戈摄

事实上,即使老人的孙子不这么说,自己也会尽力去抢救。“但有些事儿不是我们医生做多少努力,还能把一个肿瘤末期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拽回来的。”李昱表示,遗憾的是,这对父子都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

之所以至今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主要是同情老人的孙子,当晚同时失去两位亲人。“人接受死亡的过程本就没那么简单,更何况一下子是两个,这个孩子要承受的太多了,我也非常痛心。”

他感慨道,医生也不是神仙,能做的就是延缓一个人的生命,出发点是不让其受到痛苦。现在每天在急诊室里,看得多了,也会慢慢接受生老病死。但对于突发事件导致人死亡的,情感上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一个生命,就这样被外力突然中止,总是很可惜。(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以至于科室里流传着一种“迷信”说法,值班时尽量不要吃火龙果,“红红火火嘛,来了病人怎么能红火,还有芒果,忙嘛。”反而要多吃苹果,心理上祈求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有时下午五六点叫的外卖,给这个病人开药,再接个急诊,可能会忙到晚上十二点才能吃上。家人,包括女友看到自己的忙碌状态,也会有些不理解,觉得太辛苦,希望换个科室,要不就“别干了”。但李昱说,急诊室工作的确很累,但自己还年轻,还有一腔热血,为什么不去做呢?

熬夜,再加上高强度工作,有工龄较长的同事,或多或少会失眠,有时需要靠安眠药入睡。李昱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胖了,从130斤涨到160斤。“没办法,过劳肥。但夜班真的要吃饱饭,不然扛不住。”

看到自己的同学,有的朝九晚五,节假日可以出去旅游,或者可以陪着家人,羡慕归羡慕,“但是我也有抢救病人的那种感觉,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这份职业还是挺光荣的。”

急诊室故事一个病人的感悟(深夜急诊科故事)(4)

▲图/新京报网

值班编辑 一鸣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