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外网搜索韩国人对端午、泡菜、中医的看法,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不断的刺激着你的神经并辣着你的眼睛。

虽然在文化层面上这种东西很难以地域去限制他们的传播和流传,但不代表着韩国可以随意窃取中国的文化。

现在的韩国自称是亚洲文化的发祥地,世界文明的摇篮。

他们这种做法就相当于一条河流,虽然会有很多分支,但源头的位置是固定的,他们非要将自己划定为河流的源头或上游。

他们的如此行径在有着博大历史底蕴的中华文明面前,如同跳梁小丑一般,但也并未影响韩国这个国家肆意偷取、搬运其文化据为己有。

但在中国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发现的一度处唐朝古墓上面的墓志铭,却阐明了当时朝鲜的地位,也让人了解了当时的历史,也算给了一部分歪曲历史的韩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

十三朝古都显墓室,墓室主人现真容

2010年的时候,在十三朝古都长安是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附近的一处工地上,考古工作人员就陆续发现了三座大型唐代墓葬。

开元盛世的唐朝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乃至军事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对于古都西安发现唐代墓葬其实并不稀奇。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2)

但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三座墓葬呈现“品”字型排列,有两座为四个天井,一座有三个天井,均为坐北朝南。

要知道古代帝王皇帝有九个天井,太子公主则是有七个,皇后也只有五个天井,而此次墓葬天井的数量如此之多,也显示彰显着墓主人身份的高贵。

更让考古工作人员惊喜的是,其中两个墓葬中均发现了墓志,墓志的内容也大大出乎了考古工作人员的意料。

墓志上面的数字分别有900余字和500多字,上面详尽的描写着墓主人的姓氏家族及其简要的前世今生。

也由于这座墓葬的发现,揭开了唐朝与当时朝鲜半岛三国之一的百济国一段尘封的历史,更是揭开了唐代一个神秘家族——祢氏家族的前世今生。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3)

墓主人为祢素士,儿子为祢仁秀,皆属于祢氏家族。

祢寔进曾任唐左威卫大将军、来远县开国子、柱国。

祢寔进是祢素士的父亲、祢仁秀的祖父,属于同一家族的祖孙三代。

他们埋葬于长安高阳原,与墓葬发现的地理几乎吻合,而埋葬的时间在唐高宗咸亨三年,也与该墓的时代相贴合,由此断定没有墓志的大墓墓主为祢寔进。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4)

令人遗憾的是,3座墓葬均出现盗洞,墓室被盗墓者破坏严重,也损坏了不少文物,甚至有一些文物惨遭破坏。

虽然大部分文物被盗,但还是发现了不少重要文物。

在出土的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2件塔式罐。

塔式罐由三部分组成,高耸的圆锥形盖,中部器身作罐形,鼓腹,平底,下部为高大的底座,承托罐身。

塔式罐座42厘米,塔式罐(带盖)49厘米,通高77厘米。

盖子如同塔尖,塔式罐呈花瓣状,在罐的四周贴饰有大象头,还有一些双角兽头像,上面还带有残存的贴金。

而塔式罐座上面则是莲花瓣形状,底座上还有大象头和袒胸露乳的鬼怪。

出现了这种样子像佛塔的塔式罐,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其功能与灵塔相似。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5)

墓志内容详且尽,道出屈辱韩国史

如此奢华的墓葬,如此尊贵的身份,墓主人祢氏家族曾经又是如何?这不得不从历史着手。

说起朝鲜半岛的历史,则从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讲起,当时的文献《山海经》、《尚书大传》中就曾陆续出现关于“朝鲜”的记载。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6)

其中《山海经》谓“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

“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尚书大传》则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为周之释,走之朝鲜。”

而在韩国本国的一些史学爱好者说,韩国的始祖叫檀君。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7)

这帮人苦心钻研了几十年,就是为了证明“檀君”的真实存在。

甚至说“檀君”之前朝鲜,还有一个古国,叫做倍达国,老大是蚩尤。

他们所谓的这个蚩尤跟中国的蚩尤是一样的,说蚩尤在与中国皇帝大战了73场之后,大获全胜,从此之后就成了整个亚洲的霸主,朝鲜族的史前文明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

现在在外网的韩国历史论坛里面,有着大量类似的“史料”,大家姑且将它称之为一则笑话,听听罢了。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8)

既然朝鲜的史前文明和出处与韩国历史学家所说有较大出入,那就顾且不论。

但根据时间线,朝鲜族之后就到了没有争议的四郡三韩时期和三国时代。

这里的三国时代是指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分别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这三个国家在我国隋唐时期统称为“海东三小国”,他们都对隋唐时期的中国俯首称臣。

在唐朝统一了中国之后,新罗曾多次向唐朝求救,以摆脱高句丽和百济的威胁,开始奉唐“永徽”正朔,严格使用唐朝礼制,表示对唐朝的认同。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9)

新罗虽然是属国,但与唐朝境内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认为本国也算是唐朝李氏的疆土。

衣着方面穿汉服,推崇中国衣冠制度。

这不仅仅是政治、文化上的认同,更是社会、情感上的认同。

一通彩虹屁吹过,使得当时的唐朝政府觉得在海东的这个小兄弟受人欺负,理所应当帮他一把。

随即在公元660年,唐朝大将苏定方受唐高宗之名,渡海进攻百济国,并一战而破之。

在该地甚至熊津都督府,百济大将祢植带领百济义慈王向唐朝投降,而祢植就是祢寔进。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0)

同时将百济的王公贵族九十三人和百姓一万二千人押送至长安,献俘于唐高宗面前。

公元668年再次灭掉了高句丽,使新罗得以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祢寔进作为一个主降派,对于唐朝而言也算是有功之臣,他本人对此也表示深感荣幸。

“公侚臣节而投命,歌皇华以载驰。

飞泛海之苍鹰,翥凌山之赤雀。

决河眦而天吴静,鉴风隧而云路通。

惊凫失侣,济不终夕,遂能说畅天威,喻以祸福千秋。

僭帝一旦称臣,仍领大首望数十人将入朝谒,特蒙恩诏授左戎卫郎将。

少选迁右领军卫中郎将兼检校熊津都督府司马。”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1)

从墓志铭上这几句话可以看得出,当祢寔进归唐之后,小日子过得不错。

可谓是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也算受到了极高的待遇,进而说明了当时唐朝国力之强盛,对周边影响力之大。

以至于墓志铭最后几段还写着,“皇情念功惟旧,伤悼者久之,赠绢布三百段,粟三百升,葬事所需,并令官给,仍使弘文馆学士兼检校本卫长史王行本监护。”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2)

可见祢寔进本人去世,唐朝皇帝还给他举办了非常隆重盛大的葬礼。

这处古墓的发现印证了唐代时期中国对朝鲜半岛三国的重要性,中国也是致使朝鲜半岛统一的关键因素,而汉文化的传入更是渗透到韩国的每一个地区。

由此一来,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生根发芽,谁是正统的问题便有了答案。

墓志铭揭开了墓主的身份,而这个身份,让韩国人慌了,毕竟,他们习惯了用自我的傲慢和臆想来满足宇宙皆韩国的狂妄。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3)

胡编乱造出韩国,万邦文化是中国

其实在2004年的时候,韩国就要给端午申遗,1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结束,情况反而变得更糟。

现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共有113个国家的584件遗产。

中国有43件,韩国有21件。

引起争议的不止端午节这一件,还有其他几件。

但韩国申遗成功的并非“端午节”,他在教科文组织名录里面申遗的是“江陵端午祭”。

但他们所说的“江陵端午祭”在各项风俗当中,与中国的端午节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说白了,他们这个端午节也是受到了中国儒家文化而形成,再结合本国文化而诞生的产物,其只是“端午节”退而求其次的作品。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4)

2009年的时候,中国的端午节也申遗成功了。

其他的几项就是拔河,泡菜等。

拔河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文化而后传入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发展成为稻米种植文化中祈祷丰收的仪式。

也与中国早期的拔河风俗习惯有很大的不同。

申遗既然排除了误会,但韩国的确在偷取中国的文化,这就要提到韩国的“在野史学派”。

其实就是一帮历史学的票友,虽然其中不乏有很多的专家教授,但好像也并没有太多高深的学术精神和知识底蕴,给人有一种浓浓的草台班子的意味。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5)

这些人在韩国大肆宣扬他们口中的历史文化,宣称韩国曾在整个亚洲建立过强大的帝国。

比方他们说古代的平壤其实就是古都长安。

甚至他们还说很多的名人都有韩国的血统,很多发明也是韩国的。

八卦,孔子那都是韩国的产物或者是流着韩国血的韩国人。

这种消息越扩散越多,最后就形成了韩国起源说。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纯粹的胡编乱造,因为历史学习是有讲究的,必须得有证据,有遗址,有文献的作为支撑。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6)

但韩国的“在野史学派”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给出的答案是,确实有证据,但是被日本人烧了。

当年日本殖民朝鲜的时候,就把璀璨的大陆朝鲜史付之一炬,直接改变了朝鲜的文化。

其实韩国也不是没有明白人,他们也想清理门户,还历史学一片清静。

在1987年的时候,韩国开了个会,讨论古朝鲜的争议性问题。

但是“在野史学派”反客为主,把控会场,有种闹革命的感觉,直接将真正学习历史的,批斗成了“亲日分子”。

所以在韩国,“在野史学派”就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正统。

韩国民众也相信这一套说辞,可能他们那边缺少玄幻故事小说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7)

其实他们这种思想是源自朝鲜被日本的殖民时期。

当时朝鲜本国的民族主义者发起了启蒙运动,想借助民族历史来维系民族的团结,所以才会产生了许多现在看来非常魔幻的场景与编纂的故事。

他们批判儒学,排斥中国文化。

但另外一方面又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化,声称中华文化来自本国。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8)

他们将两面三刀玩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他们所用的手段也比较廉价,大部分都是胡编乱造。

汉字、儒家思想,这都是韩国祖先的杰作。

韩国人利用这些故事倡导民族主义,韩国史就成了一个玄幻学。

甚至还在全斗焕的正统性站台,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以至于2021年中国的知名博主李子柒腌制泡菜,韩国人抢先着说泡菜是属于他们国家的,在网络上一顿死咬。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19)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又炒作中国窃取了韩国文化,说中国朝鲜族公民在开幕式中穿着的是韩国的民族服饰。

其实韩国的“在野史学”与韩国的近代屈辱史有很大的关系,导致他们有迫切的愿望证明他们是文化的主流,可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小丑。

赛时期间的种种迷惑操作,更是引来群嘲。

什么中国提供的食物不好,没有胃口;什么冬奥会有黑幕,不服气;

而韩国国内,一片哗然,全都是对自己国家运动员的愤恨不平。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20)

这一切也是令人瞠目咋舌,一个国家的自豪和骄傲,什么时候需要靠嘴炮来满足了?

面对韩国在历史文化问题上面,该争的就要争,也不要被极端的言论带跑了方向。

中国公民要有新时代大国公民的心态,中华文明是包容开放的,是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

中华文明历史既不用编造,也不用偷窃。

做为中国公民要放平心态,少争执,多一些对韩国这样的国家一点“关爱”。

陕西省有一座唐朝古墓(西安发现一处唐代家族墓)(21)

参考文献:

新出百济人祢军墓志;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7期。

这唐代大墓不寻常----墓主曾领百济国王归唐;西安《华商报》;2011年8月27日

唐代官墓背后的故事;西安电视台《直播西安》;2011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