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一直以来是外语学习中为众多学者所重视的命题。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写道:“翻译即渡海,把我们带到对岸。”而一个有着深厚语言和文学功底的译者,无疑就是连接不同语言作者和读者之间最好的“撑船人”。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译者——德语系梁锡江教授。
梁锡江,2006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学史,语言哲学、德国文化史,德汉学术翻译。著有《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等,译作包括《人类群星闪耀时》、《骂观众》、《拿破仑传》等。
“学”路不辍,“译”路畅通“我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的地方在于,比较早地明确自己特别适合做什么。”2003年,梁锡江在本科和硕士7年的德语学习之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攻读博士学位。他认定自己“自己特别适合在学校里”,于是从博士研究生到教授,如今梁锡江已经在上外度过了20年的时光。
在成为译者之前,梁锡江教授的梦想是作家。从小他就十分喜欢阅读,从古典诗词的优美壮阔到金庸古龙的飒爽豪情,一本本优秀的作品为他心中那颗热爱文学的种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然而,多年的阅读经验也让他发现,自己的天赋或许并不在文学创作上,比起创作,他更喜欢写一些平实的文字,在研究中感受乐趣。于是,他最终走上了学者和译者的道路。
梁锡江教授译作
作为学者,梁锡江用理性的眼光将文学作品内部的逻辑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耶利内克《情人》中美丽表象背后的异化和扭曲,到布劳赫《维吉尔之死》之中的虚无世界与贫困时代,再到是霍夫曼《堂兄的角窗》中都市、眼睛与艺术的困境,他都以一篇篇论文专著清晰阐释。
作为译者,梁锡江用忠实优美的笔触将德语作家的奇思妙语与中国读者相连接。2017年,梁锡江翻译的百年畅销书——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出版,这本译著精准还原了作者华丽诗性的文笔,在阅读平台上被读者打出了8.3的高分。
滋兰树蕙,教学相长
梁锡江(右二)为诺奖作家汉德克做访谈翻译
除去学者与译者,梁锡江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师者。上外任教十几年,他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打开了学习德语的大门。在他的课堂上,有语法语境的精准解读,也有热点时事的新颖连接。他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与德语学习有关的公众号——“德语世界”。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就某两个近义词容易混淆,他会在公众号上结合多个词典释义,甚至追根溯源进行辨析;在课堂上对于某一个观点或是文化现象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机会仔细展开,他会以推送的方式将其介绍得更为确切……他的笔下,有相对较新的学术观点与争论,也有对某一社会热词的翻译探讨,还有接地气的德语“土味情话”等。
公众号内的部分内容也被整理成书出版
“我把我每天研究的散的点和遇到的问题放在手机备忘录里,有点像是日记。那些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就让它在那里。如果突然读到一本书,和之前的问题对上了,那就最幸福的一个瞬间。”对于梁锡江而言,这些内容创作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和读者解答疑惑,也拓展了他的知识,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不断提升自我,不固步自封,梁锡江教授所教授的德语精读、德语阅读、德语写作等课程,也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梁锡江教授在自己个人公众号的简介中写到:“办杂志,搞翻译,做学术,带孩子。这就是人生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20年,他初心未变。如今,这位学者、译者、师者仍然在已选定的道路上坚定行进,并终将到达一个又一个远方。
关注“上外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官网、校友平台、德语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