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在学习唐史的过程中,有四个字经常出现在武德、贞观以及唐高宗时期大臣的结局里,频率相当之高。可是在唐中宗、唐睿宗以后,这四个字就很少出现,到中唐、晚唐几乎完全消失。究竟是哪四个字呢?我们来看看四段墓志铭:
“宜被哀荣,以旌幽隧。可赠司徒、使持节大都督,扬滁和润常宣歙等七州诸军事、扬州刺史。所司备礼,册命陪葬献陵。賻绢布二千段,木粟一千石,并赐东园秘器。葬日,给班剑卅人,羽葆鼓吹及仪仗,送至墓所往还。葬事所须,并宜官给”。(节选自《虢王李凤墓志铭》)
“而田豫鸣钟,庶优游于杖国;史慈嗟剑,遽冥漠于高泉。以六月三日终于河南县之显义里第,春秋七十有二。帝造深于寿器,鼓鼙之恨无追;朋情结于生刍,李桃之悲何已。赠辅国大将军,使持节都督荆、硖、岳、郎等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缚绢布七百段,米栗七百石;陪葬昭陵;赐东园秘器,并给鼓吹往还”。 (节选自《张士贵墓志铭》)
“以麟德二年二月七日遘疾,薨于怀德里第,春秋七十有七。宸情震悼,饰终加礼,册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赠绢布一千匹、米粟一千石,陪葬于昭陵。丧葬所须,随由官备,仍务从优厚。赐东园秘器,仪仗鼓吹,送至墓所往还”。 (节选自《程知节墓志铭》)
“还京之日,为造灵辇,给传递发遣,以垂拱元年岁次乙酉四月景子朔廿二日丁酉,诏陪葬于乾陵,礼也。惟公享阴德,承大名,渐之者甘露醴泉,训之者辎车四乘马。杜称武库,积庆高于五岳;崔号文宗,宏才掩于三代”。 (节选自《薛元超墓志铭》)
陪葬者的数量与结构生前大红大紫,高官厚禄;死后陪葬皇陵,千古流芳。这是初唐时期,许多官员朝思暮想的事情,像张士贵、程知节、薛元超等人都做到了,仅凭这一点,他们已经打败了同时代99.99%的人。虢王李凤虽然也生荣死哀,主要因为投胎投得好,他根本没有后面几个人那么多功绩,但因为是皇子,又赶上了好时候,所以也能陪葬皇陵,享受很高的待遇。
陪陵制度从唐太宗贞观中期开始实施,贞观末期至唐高宗时代最为鼎盛。唐代第一座帝陵是高祖李渊的献陵,始建于贞观九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故后,李世民的昭陵也可开始大规模营建,许多病故的功臣旧将、皇亲国戚陆续葬入。根据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献陵陪葬墓九十三座,昭陵陪葬墓更是多达一百六十五座。贞观末年,高士廉、马周、房玄龄等重臣相继去世,他们都陪葬昭陵。唐高宗在位的中前期,剩下的功臣、宗室也命丧黄泉,张士贵、郑仁泰、尉迟敬德、程知节、新城公主、韦贵妃等人追随太宗而去,陪葬于九嵕山,掀起了一个高潮。
唐高宗的乾陵只有十七座陪葬墓,相比献陵、昭陵,可谓断崖式下降,但陪葬者的身份没有明显变化,主要还是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比如永泰公主、章怀太子、刘仁轨、高侃、李谨行、薛元超等。到唐中宗、唐睿宗以后,陪葬墓的数量再次下滑,许多帝陵只有个位数甚至完全没有,比如唐代宗的元陵,唐德宗的崇陵,仅埋葬皇帝一人而已。陪葬者的身份也以嫔妃、宗室等家庭成员为主,外人陪葬的只有两位,分别是玄宗泰陵的高力士、肃宗建陵的汾阳王郭子仪。
实施原因从陪葬墓的数量、墓主人的结构来看,陪陵制度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盛是在七世纪中期左右,衰是从八世纪初开始。献陵、昭陵虽然是两代皇帝的陵寝,贯彻的都是一个皇帝的意志,那就是李世民。因为李渊生前没有修建陵寝,陪陵制度是唐太宗确定的,昭陵与献陵建造的时间也非常接近。唐高宗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武则天、李显根据李世民的先例,安排部分人员陪葬乾陵。像高宗朝重用的郝处俊、薛仁贵,他们死后都没有埋入皇陵,因为李治还活着,没有下旨修建陵寝,他们想陪葬也没处可去,葬到昭陵吧,在贞观年间也没立下特别大的功劳,不合适,最后只能葬在老家。刘仁轨去世于高宗之后,当时已经有乾陵了,武则天就安排他陪葬在李治身边。李世民为什么要确立陪陵制度呢?他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他发布的诏书,从中可以得出答案:
“又佐命功臣,义深舟楫,或定谋帷幄,或身摧行阵,同济艰危,克成鸿业。追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无知,咸归寂寞。若营魂有识,还如畴曩,居止相望,不亦善乎!汉氏使将相陪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之志,岂异我哉!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及德业尤著,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给以秘器,使窀穸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节选自《九嵕山卜陵诏》)
“诸侯列葬,周文创陈其礼;大臣陪陵,魏武重申其制。去病佐汉,还奉茂乡之茔;夷吾相齐。终托牛山之墓。斯盖往圣垂范,前贤遗则。存曩昔之宿心,笃始终之大义也。皇运之初,时逢交泰。谋臣武将等,先朝特蒙顾遇者。自今以后,身薨之日,所司宜即以闻。并于献陵左侧,赐以墓地,并给东园祕器”。(《赐功臣陪陵地诏》)
“周室姬公,陪于毕陌。汉廷萧相,附彼高园。宠锡坟茔,闻诸前代。从窆陵邑,信有旧章。盖以懿戚宗臣,类同本之枝干。元功上宰,犹在身之股肱,今宜聿遵故实,取譬拱辰,庶在鸟耘之地,无亏鱼水之道。宜令所司,于昭陵南左右厢,封量取地,仍即标志疆域,拟为葬所,以赐功臣。其有父祖陪陵,子孙欲来从葬者,亦宜听许”。(《功臣陪陵诏》)
从李世民的意思看,建立陪陵制度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继承周朝、汉朝、曹魏的先例,早在周文王的时候,就已经有诸侯陪葬天子的现象。西汉时期,萧何、曹参、霍去病、卫青、霍光等功臣去世后,也陪葬在帝陵附近。魏武王曹操在遗嘱中,要求一起战斗过的宗亲、宿将、文臣在高陵修建坟茔。这些都是有史可查、有据可依的。李世民向这些朝代学习,是为了告诉臣民,大唐是伟大王朝的继承者,强盛且具备合法性,老百姓要像古人拥戴周朝、汉朝一样,支持当今政府的工作。
第二是李渊、李世民与功臣、宗室的关系的确很好,即使在百年之后,也要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那是一起流过血、负过伤的知心将领,长孙无忌不仅是部下,还是发小,长孙皇后的兄弟,关系更是铁的要命,“我有天下,多此人之力”,创业阶段建立的友谊,使君臣双方愿意千古相随。
第三是激励作用,通过陪葬皇陵的方式笼络功臣,提高他们的忠诚度,体现圣上对有功之臣的厚爱;与此同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促使更多文官武将向他们学习,努力工作,争取有朝一日也能获得类似的殊荣。诏书中多次提到的“秘器”是棺椁的意思,“东园”指的是秦代的东园匠,专门负责制作凶器的官员,“东园秘器”就是朝廷特供的棺椁,只有高级干部才能享用。
走向衰落有资格陪葬皇陵的,要么是皇子、公主、嫔妃、宗室等家庭成员,要么是为朝廷立下过大功的臣子,仅有这样的身份还不够,还必须和皇帝关系特别好。古人事死如事生,百年之后埋在一起了,灵魂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是关系一般甚至很差,那得多尴尬呀。唐睿宗以后,符合要求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时代变了,皇帝都是在深宫、府邸长大的,关系最好的往往是太监和宫女,不像李渊、李世民那样在民间待过,有很多创业伙伴、兄弟哥们,与大臣就是普通的工作关系、上下级罢了,没有好到死了也要天天见的地步。
而且陪葬献陵、昭陵、乾陵的往往是开国功臣、治世能臣、威武名将,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如果陪葬皇陵,意味着和这些人并肩,心理上、舆论上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开元之后,大臣只有汾阳王郭子仪陪葬了建陵,他在安史之乱中贡献很大,几乎再造大唐,朝廷决定把他埋入皇陵,合情合理,有说服力,后面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国力受损,再把大量资金用于给大臣修墓,显得不合时宜,没有把钱用对地方。即便像皇子、公主、嫔妃,大部分和皇帝的关系也都一般,平时见面的机会不多,还互相提防着,保持距离,死后能葬在一起的绝对是个别。
还有一点,陪陵制度和当时社会主流的家族葬是冲突的,高级官员往往有家族墓地,列祖列宗都埋在一个墓园里,后代子孙祭祀起来比较方便。现在被皇帝安排陪葬了,家族中好不容易出个特别牛的人物,反而进不了祖坟,非常可惜,逢年过节还得跑到戒备森严的皇陵祭祀,多有不便。从亲情的角度看,他们的儿子、孙子也希望能够和父母葬在一块,即墓志中多次出现的“祔葬先君之旧茔”,可现在先君入葬了皇陵,为子孙祔葬增加了难度。
《功臣陪陵诏》允许后代从葬,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做了,比如李勣的儿子李震,死后也葬入昭陵,墓址就在父亲旁边。按照正常逻辑,李震仅仅做到梓州刺史这种级别的官员,论地位,论业绩,根本没有资格入葬皇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靠关系进去的。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第一代出过大人物,第二代还凑合,第三代往往就很平庸了,可能就是个七八品、建树不大的官员,这种条件也厚着脸皮埋到皇陵去,容易被人笑话,还不如乖乖地待在家族墓园。所以说陪陵制度影响了家族墓葬,为祔葬、祭祀增添了难度,这种模式被逐渐淡化也在情理之中。
几段小插曲在陪陵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出现过不是很和谐的小插曲,反映了统治阶层的权力倾轧、你争我夺。魏征死后,李世民特别伤心,把老魏安葬在昭陵主峰附近的凤凰山上,还亲自为他撰写碑文,一副情深义重的样子。可没过多久,魏征就倒霉了,他推荐的杜正伦惨遭贬谪,侯君集谋反被杀,唐太宗勃然大怒,怀疑魏征结党,下令推倒墓碑,以儆效尤。两年后,朝廷征讨高句丽失败,李世民突然又念起魏征的好,派人把墓碑立起来,慰问他的妻儿:真是大起大落,世事无常。英国公李勣去世后,唐高宗“自至横门,投书永诀”,为老将军亲自撰写碑文,允许陪葬昭陵。他驾崩后,徐敬业在扬州造反,武则天下令将李勣棺材挖出来,碎尸万段。唐中宗继位后,又下令重修墓地,再度安葬。随着政局变化,墓主人尽管死了都不得安宁。
陪葬乾陵的有懿德太子、章怀太子、永泰公主,假如世界上存在灵魂,武则天死后估计要气吐血,当年就是她直接或间接赐死了三位金枝玉叶,现在都陪葬到自己身边了,过于尴尬。这都是唐中宗李显的主意,他看自己的儿子、哥哥、女儿承担了罪责,葬地也比较寒酸,就全部陪葬到皇陵,向全天下表明这些人是冤枉的。如今李唐恢复了天下,拨乱反正,沉冤得雪,要利用一下去世的亲属,彰显统治的权威性。从墓志记载看,改葬到乾陵的时候,特意提高了丧葬规格,“号墓为陵”,有很强的政治动机在里面,已经不是单纯的迁葬活动了。
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本是太子,因谋反被废,客死他乡,本没有机会陪葬昭陵。开元年间,孙子李适之深受玄宗信任,得以将爷爷、父亲灵柩迁回关中,陪葬太宗皇帝。史书记载葬礼规模很大,数丧同至京城,但是从考古结果看,李承乾墓的大小还不如低级嫔妃,史书上的话原来都是官样文章,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毕竟谋逆之人,允许陪葬昭陵已是天恩浩荡,不敢在规模大小上有太多奢求了。
李隆基在位四十五年,开创过开元盛世,辅佐他的知名人物也有不少,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等等,可是千秋之后,陪伴身边的只有高力士一人而已。“公左右明主,垂五十年。布四海之宏纲,承九重之密旨,造膝之议,削藁之书,不可淂而知也”,“宝应元年,有制追赴上都,中路闻天崩地坼,二圣下席,长号泣血,勺饮不入口,惜举髯而无及,俄易箦而长辞”,高力士辅助玄宗五十余年,风雨兼程,患难与共,听说太上皇驾崩,竟然吐血身亡,唐代宗将其陪葬泰陵,玄宗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