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威海新闻网】

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发布了《山东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汇编》,其中,“威海智慧谷产业园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2017年,威海首个服务贸易实体园区——智慧谷产业园“落子”经开区,立足“智慧 生态”,以“互联网 ”为链接,打造新兴产业引领区,高端人才聚集地。

智慧谷产业园位于经开区城市中心黄金地段,规划建设前分布着26家低效企业,部分用地原规划为商住用地,企业的产业性质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益低。经威海经开区政府收储(收回)重新供地,调整商住用地为创新型工业用地,打造“龙头 ”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园区,实现“腾笼换鸟”,土地利用效率和产业能级明显提升。

威海经区智慧谷 威海智慧谷产业园项目入选山东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1)

抓政策抢机遇,产业转型加速跑

再开发过程中,经开区以威海市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模式,瞄准区内低效土地,提出建设智慧谷产业园区规划,并在17个试点地区中率先建设服务贸易实体园区,将软件信息、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打造新兴产业蓄积转型新动力。

舍收益保发展,“商住改工”巧盘活

经开区根据威海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着眼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长远发展,舍弃50多亿元的短期开发收益,将原来26家低效企业全部迁出,并调整部分商住用地规划为创新型工业用地;同时立足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特点,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探索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分割转让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入园企业初期用地成本。

谋精准强服务,助推企业再升级

由于园区地处经开区核心地段,拆迁成本高,难度巨大,经开区管委加强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打通土地收储环节各项难点痛点,一企一策、一地一策全面跟踪服务;同时对原有部分企业借势改造升级,部分企业外迁建设新厂房、新园区,实现新发展。

智慧谷产业园自2017年启动再开发,成功入选了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经验和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效带动了经开区产业、城市与人口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开发区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智慧谷产业园区已引入430余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精尖创新项目入驻运营,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日臻完善的产业生态。智慧谷产业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4—5万名高技术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撑,将着力打造立足威海、辐射东北亚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来源:威海智慧谷)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