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禁止出国的玉边璋,上面的图案被很多人解释为“祭山图”。
笔者认为,那根本不是祭山图,而是大禹的令牌。
这个玉边璋图案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大禹的名字“文命(文令)”两个字。
在甲骨文中,“文”这个字就是一个分开腿站着的人:
而“令”字是一个戴着尖顶帽子跪着的人。(在古代“令”和“命”是同一个字)。
“文命(文令)”这个名字是音译,来自西羌语Mun-gling(太阳之洲)。“文”的古音就是mun,“令(命)”的古音就是gling。
“文”这个字最初是一个胸前有纹身的人:
古人说大禹“胸有玉斗”,就是说大禹的胸前有代表“文”的符号。
而“令(命)”字是一个跪着的人,古人说大禹“足纹履己”,就是说大禹的脚上有一个“己(跪着的人)”的符号。
玉边璋图案中的山,是“昆仑”两个字的最早雏形:
(圆圈里面有横线的代表太阳,圆圈里面有竖线的代表月亮。)
“昆”是突厥语kün(太阳)的音译,“仑”是拉丁语luna(月亮)的音译,昆仑山也叫日月山。
被称为“昆仑山”的山不止一个。《山海经》提到的昆仑山(玉山)一般认为是冈仁波齐山,是西王母(湿婆神Shivam)所在地。而三星堆玉边璋图案中的昆仑山,则是《山海经》里的“不周山”,就是四川地区的瓦屋山(蜀山)。
为什么玉边璋图案中的“昆仑山”是瓦屋山呢?
这要从玉边璋图案中的“云雷纹”说起:
这种云雷纹在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很常见,代表的是闪电。
西羌语中有一个词'brug,藏文写法是འབྲུག,这个词的意思是“闪电、龙”。
看来,古人最初是把闪电当成了一种“神”,然后把这种“神”叫做“龙”。
“蜀山”的“蜀”、“昌仆”的“仆”、“淖子阿女”中的“淖”和“子”、“不周负子”中的“不周”、“负”、“子”,都是西羌语'brug(闪电)的音译。
由此可见,代表闪电的“云雷纹”实际上就是代表“蜀山”、“不周山”。
三星堆玉边璋图案中,按在半山腰的圈形手代表大禹的权力,和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尧帝)的圈形手势一样,虽然手里是空的,却表示“大权在握(因为“圈”和“权”在古代是同音)”。
两山之间的那个皇冠也是代表王权,说明大禹可以统治整个昆仑区域,权倾昆仑。(甲骨文的“皇”字很可能就是来自皇冠的形象。)
玉边璋图案最下面的符号很可能是说明玉边璋(令牌)的作用,拿着这个璋就可以代表大禹下达命令和到处巡视。
附:关于不周山
“不周山”就是四川地区的瓦屋山(蜀山)
有人认为《山海经》里的“不周山”在葱岭(帕米尔高原),甚至还有人认为“不周山”在非洲的莫桑比克。
《山海经》里的“不周山”是共工和颛顼发生战争的地方,而共工和颛顼都是四川地区的人。所以“不周山”不太可能在帕米尔高原,更不可能在非洲,而是在四川地区。
“蜀山”的“蜀”、“昌仆”的“仆”,都是西羌语'brug(龙)的音译。而“不周”两个字很可能是“反切”形式,也就是两个字发一个音,所以“不周”很可能也是'brug的音译。如果这个推理成立,“不周”和“蜀”就是同一个词。
所以“不周山”就是“蜀山”,就是四川地区的瓦屋山。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三星堆出土的扭头人像,就是《连山易》的“艮☶”,因为“艮”就是扭头看的意思。
艮为山,“艮”代表山,也就是说,这个扭头人像代表一座山。
《山海经》说“有山不合,名曰不周负子”。就是说有一座山的中间无法合拢,叫做不周山(负山、子山)。
这个扭头人像就是艮,就是山。不仅两只手无法合拢,而且头发也无法合拢,正是《山海经》所说的“有山而不合”。
由此可见,三星堆的扭头人像就是艮☶,就是山,就是不周负子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