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央视重磅推出,向经典致敬的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隆重介绍了《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巨匠。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宋应星穿越与科学家握手

东方的文艺复兴巨匠

明代嘉靖、万历两朝,时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封建主义走向奔溃,资本主义正在崛起。这一时期,科学和技术都经历了一次天翻地覆的大革命,是一次时代和历史的大变革。这次西方的大变革,犹如一场大地震,在地球的东端也产生了回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迈入明代中叶之后,进入发展后期,中国社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些情况,使得明代有了不同于前代的特点。《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宋应星就是处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有明一代,先后出现三位科学巨匠,他们分别是李时珍(1518-1592)、徐光启(1562-1633)、宋应星(1587-1666)。他们三位中国人,与欧洲同时期的伽利略、维萨里乌斯、阿格里科拉,虽然地理上相距遥远,却是东西方遥相呼应。他们三位代表中国以自己方式参与了这场全球性的科技复兴运动,并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2)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3)

宋应星宋氏家族本不姓宋,祖上曾是力推”一条鞭法“的地方官

培育出宋应星这样杰出人物的宋氏家族,籍贯是江西省南昌府奉新县。据《宋氏宗谱》卷一记载,宋应星家族在元代以前,本姓熊。元明之际,熊德甫是南昌府丰城县的一名驿站小吏,负责邮送官府文书之类的活计。熊德甫娶了当地一名宋氏女子为妻。后来,为避兵灾,遂承妻姓。入明以后,宋家定居奉新县宋埠乡牌楼宋村。有一条河流叫潦水,流经村里。自宋德甫以下的五代,宋家都靠经营农业、农副业生活,到了第八代宋景时起,经由科举进入仕途。《明史》有宋景的本传,宋景是宋应星的曾祖父。宋景是弘历十八年的进士,历任山东参政、南工部尚书等官职,生前积极推行过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从此,宋家成为奉新的名门望族,村中建有”三代尚书“石牌坊。到了父亲宋国霖这一代,宋家声名权势已经今非昔比。宋家的衰落,为宋应星弃官从事实学,创造了客观条件。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4)

五次考取功名而不第,反思”四书五经“,终究认识到饱食终日不知粮米是儒者之耻

由于受家族仕风的影响,年轻时的宋应星抱定了走科举取士的路子。宋应星拜当地学者邓良知、舒日敬为师。宋应星不善于经营土地,而是集中精力考取功名。先后五次参加科举。

万历四十三年 1615年 不第

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不第

天启三年 1623年 不第

天启七年 1627年 不第

崇祯四年 1631年 不第

参加完第五次科举,有过”六上公车不知苦“的经历,宋应星已经45岁,到了双鬓见霜的年纪。环顾家徒四壁,这五次科举像五记重重的鞭子,抽打着执迷中的宋应星。每次从家乡江西到遥远的北京去考试,从南到北沿途看到了阉党魏忠贤掌权时官场的黑暗,官吏鱼肉人民。也从自身经历感受到读书人埋头”四书五经“缺乏实际知识,饱食终日不知粮米何来,身着丝绸不知蚕丝如何养育,这才是儒者之耻。

五次科举,就是五次万里远游,宋应星放眼祖国大地,从南到北,足迹遍及京师、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还到过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北国。彻底与科举决裂之后,宋应星变成了彻头彻尾另外一个人,开始了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5)

《天工开物》之外,宋应星还有其他著作

1634年,年逾古稀的宋应星决定此生不再参加科举后,谋了一个本省袁州府分宜县教谕,籍此来谋生,这是个不入流的九品以下文职下等官员。在清闲的本职工作之外,宋应星开始抓紧事件收集资料,从事《天工开物》的写作,为全人类奉献上一部科技精品力作。宋应星爱好广泛,除声名远播的《天》之外,还相继写了《画音归正》(论音韵的书)、《原耗》(政经类杂文)、《野议》、《思怜诗》(个人诗集)、《栀言十种》、《谈天》、《论气》、《杂色文》、《春秋戎狄解》、《美利笺》等多部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多个领域。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6)

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是其一生的污点

1642年,宋应星家乡江西省南昌市奉新县爆发了李肃十、李肃七领导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居家的宋应星很快“投笔从戎”,与兵备道陈起龙一起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成为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之后,大明江山随着清兵快速南下而土崩瓦解。

宋应星誓不仕清,隐居山林,终老一生。

明代科学家谁创作了天工开物(两手沾满农民起义的鲜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