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中在民间留下歇后语最多的大概就是蜀汉的后主刘禅了,就是那位赵云血战长坂坡拼死救出来的刘阿斗。“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阿斗的江山——白送”,“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等这些歇后语都是描述阿斗的。

后世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庸碌无能的人。但阿斗真的就那么无能吗?其实不然,阿斗是一个情商极高的人,也是一个心存善念的人。蜀国之败,并非完全是他的错误!

接手烂摊子,父亲缺信任

刘备举全国之力兴兵伐吴,执意要为关羽、张飞复仇,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而归。此战蜀汉能征惯战的将军和军士,大多损失殆尽。刘备留给刘禅的是一个烂摊子。

你见过哪些扶不起的阿斗(谁说阿斗扶不起)(1)

刘备白帝城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刘禅的能力是缺乏信心的,因此他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闻言泣不成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此番话有对诸葛亮能力的肯定,也有对刘禅能力不够的担忧。

同样是遗言,曹操对儿子的信任则要高得多的多:“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相父频北伐,国力耗殆尽

公元223年,阿斗继位后,由诸葛亮全面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先是安居平五路,粉碎了曹丕五路大军进击蜀汉的计划,稳固了蜀汉夷陵之战摇摇欲倒的危局,同时派邓芝出使东吴,修复了与东吴的关系,重新建立孙刘联盟。此后数年中,刘禅全力支持诸葛亮,大力发展农业,休养生息,国力逐渐得到恢复。

你见过哪些扶不起的阿斗(谁说阿斗扶不起)(2)

诸葛亮进出师表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征讨南中,七擒七纵,终于收服了南王孟获,安定了蜀汉的后方,同时抽调南中的蛮夷兵源组建了一只蜀汉精锐部队——无当飞军,士兵都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

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了北伐之路,先后六出祁山,有胜有败,最后秋风五丈原,功亏一篑。年年征战,对于蜀汉的百姓而言,苦不堪言。而诸葛亮死后留给刘禅的蜀汉政权,大约只有九十万人口,国库早已入不敷出。再加上北伐之战,蜀汉损兵折将,赵云、张苞、关兴等一批蜀汉大将都在北伐期间离世,这对于人才凋零的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刘禅真正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重用贤臣,闭关息民

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刘禅谨遵诸葛亮遗命,任蒋琬为尚书令,严格执行闭关息民的政策,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公元246年蒋琬病逝后,刘禅又重用费祎,继续奉行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

你见过哪些扶不起的阿斗(谁说阿斗扶不起)(3)

刘禅执政

诸葛亮当权期间连年征战导致国力衰微,要支持北伐,必然要有一段时间来进行休整。而且百姓所盼望的永远是和平安宁,刘禅此举可以说也很有当权者的气量。刘禅本人的能力有限,然而也能重用贤臣,将诸葛亮制定的治蜀方略执行下去。一、奉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具体措施,一方面实行轻徭薄赋,保护小农;另一方面威之以法,抑制豪强。二、发展商业,制造“蜀钱”加强流通,平抑物价,稳定货币。三、兴修水利,高度重视都江堰,设置了专职堰官管理,又征调了1200人专职维护,注重丝织业的发展,至今蜀锦的制作工艺仍在四川一带广为流传。

诸葛亮死后的二十几年间,刘禅能够知人善任,闭关息民,使得蜀汉的百姓得到了短暂的和平,由此看来,刘禅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一言收人心,善待夏侯霸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将曹爽及其党羽全部除去,从此曹魏政权的大权尽归司马一族。司马懿开始了对曹氏一族的清洗,而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在西线军营中担任护军,收到消息后,害怕遭到司马懿与郭淮的陷害,归降蜀汉。刘禅接到消息后,大喜过望,派人迎接夏侯霸。

你见过哪些扶不起的阿斗(谁说阿斗扶不起)(4)

降将夏侯霸

由于父亲夏侯渊在定军山死于蜀将黄总的刀下,夏侯霸其实与蜀汉政权有杀父之仇,此番前来投奔也是被逼无奈,内心恐怕也是极其忐忑。刘禅召见夏侯霸时,宽慰他说:“卿的父亲是自己在交战之中阵亡的,不是我的先辈亲手杀的。”又指着自己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外甥之后。”刘禅高情商的一番话,彻底让夏侯霸放开了心结,成为了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一番话,使得降将夏侯霸感受到了温暖,也彻底收服了夏侯霸的心,而且能够加以重用,这样的刘禅还是有智慧的。

开城投降,乐不思蜀

公元263年,司马昭征集十八万大军,由钟会、邓艾率领,进攻蜀国。魏军钟会主力与蜀军姜维主力在剑门关形成对峙之局。由于剑门关易守难攻,钟会一时难以攻克。此时邓艾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计划。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之后,以出乎蜀汉所有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在了四川盘地之上,又在绵竹战胜了诸葛亮儿子诸葛瞻的军队,兵锋直指成都城下。此时刘禅手上尚有守军数万,另外川中的援军也在赶来,只需要坚守城池,事情或许还有转折的机会。邓艾毕竟是孤军深入。然而刘禅降了,不战而降,原因无非两点:一、为了黎民百姓。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黎民百姓。投降以后,则可以保全成都乃至全蜀国百姓免遭生灵涂炭。二、保全群臣与自己的身家性命。蜀汉到了后期,已经丧失了统一天下的可能,战败亡国是板上钉钉的事,坚持抵抗只有玉石俱焚。这一点,刘禅无疑是能够看清局势的,也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你见过哪些扶不起的阿斗(谁说阿斗扶不起)(5)

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投降后,司马昭封他“安乐公”,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史家大多认为这是刘禅无能的一种表现,然而,如果这种无能能够让司马昭放松对自己的戒心,安度晚年。这样的“乐不思蜀”也许真的是一种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