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 我市莒 南县名列其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莒南县撤县改区对农民的影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莒南县撤县改区对农民的影响(临沂市莒南县入选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莒南县撤县改区对农民的影响

8月8日,山东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 我市莒 南县名列其中。

根据《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近期工作要点》部署安排,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4月份启动了第三批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申报工作,6月份组织对各市申报试点地区的工作方案进行了评审,经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青州市、宁阳县、莒县、莒南县、无棣县、单县、鄄城县列为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现予以公布。现将试点工作方案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此做好试点相关工作,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各试点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认识水平,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研究部署重大事项,统筹调配关键资源,全面推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向纵深开展。要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把试点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突破口,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明确要求,抓好目标任务落实

各试点地区要根据批复的工作方案要点,尽快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围绕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倒排时间节点,抓好任务落实,确保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

加强沟通,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各试点地区定期总结试点工作中涌现出的经验做法,认真分析遇到的困难问题,每年年中、年底向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试点工作情况。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进一步健全完善试点监测评估机制,对试点地区落实工作方案、完成试点任务的相关情况进行年度监督考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跟踪监督。

那么,莒南县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将如何开展?一起来看工作方案要点。

莒南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

莒南县位于鲁南经济带咽喉部位,西靠物流之都临沂,东接岚山港等七大港口强辐射区,总面积138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辖12个镇街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被誉为“齐鲁红都”、山东“小延安”。莒南县农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为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打下了坚实基础。

试点目标

打造“产业兴旺、宜居宜游、绿色生态”的临港经济新高地、临沂东部新城区、临日都市区重要节点城市。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000元、15200元,累计实现3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3万城中村、城边村居民市民化,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

试点任务

打造促进区域融合的莒南样板。抢抓列入临日都市区的重大机遇,强化东接西融,把莒南建设成为该区域重要节点城市。一是政策沟通,利用好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深度参与临沂和日照的区域协同发展。二是设施联通,向东实施“通海工程”,打造“五路通海”格局;向西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实现与临沂中心城区快速对接。三是产业融通,建设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主动融入日照海洋产业链条,有效对接岚山港、临沂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等临港产业。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与产城融合发展。一是园区联动,以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契机,打破分散管理模式,全力统筹“一区四园”核心产业,强化分工协作,促进错位联动发展。二是项目带动,重点推进鑫海科技120万吨高镍基材料、380万吨不锈钢、金胜花生科技产业园、容创精密仪表生产、邦泰高档固结模具、人民医院医疗健康综合体、莲花山禅意古镇、沈阳机床5D智造谷等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三是改革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创新联审联批机制,实现一举放下、一并监管、一次办好。

建设宜居绿城。一是按照同城一体发展要求,推进新城、老城“双城联动”。新城区重点推进临海新城人民医院、新鸥鹏教育城、新城小学、新城中学等项目建设,优化业态布局;老城区全面拆迁控违,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80万平方米,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二是探索实施社会资本投资土地整治项目,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推进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三是建设智慧化城管平台,对接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探索建立城市管理执法信息与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联动机制,集中开展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专项整治,实现市容市貌整治的常态长效。

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一是实施田园综合体示范工程。探索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加大土地流转规模,以6万亩的茶溪川和1.2万亩的道口香两个田园综合体为重点,以点带面,引领莒南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开展农村宜居示范工程。实施“气化莒南”工程,编制农村地区供暖规划,加快天然气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气管网“社区通”。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实现小城镇与农村新型社区四级以上公路连接。三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全托管 镇村自我管理”模式,实现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县域全覆盖。

深化拓展“村社共建”。充分发挥供销社网络、经营优势,整合村集体政治、组织优势,联合农民合作社生产、技术优势,创建“基层供销社 村级党组织 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村社共建”模式,推动共建项目向为农服务中心、水肥一体化、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经营性项目以及普惠性服务项目延伸,试点探索从“被动管理农村”向“主动经营农村”转变的稳妥可靠、可复制推广的路径。

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城镇化试点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新旧动能转换8个产业专班、8条服务保障线作用,协调推进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制定试点任务责任分工表,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开辟绿化通道,提高审批时效,为试点工作做好保障。

加强资金保障。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形成财政资金引导、市场化融资平台运作、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依法组建运营财金集团,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中小企业过桥基金作用;制定企业通过PPP模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扩大政府、银行、企业合作;在棚户区改造等领域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建立考评机制。科学制定并细化新型城镇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试点工作作为镇街和部门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交流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