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有这么一个人,他是全能型选手,身负诗文书画音五项绝学,颜值爆表从小闯荡江湖收获粉丝无数,官至尚书人生际遇更是连李杜等一批大神诗人都羡慕。他作为诗人,所有题材都能信手拈来,山水田园风格诗作更是出神入化,与盛唐大诗人孟浩然齐名;作为画家,他是南宗画派的创始人,在苏轼的眼中,连号称“画圣”的吴道子都比不过他;音乐方面,他的《郁轮袍》当时是大唐最受欢迎的节目……

他就是当时最红的明星,各大交际圈的宠儿,聚焦灯下的靓仔,江湖人送外号“诗佛”的王维。

今天长风就带来他的十二首经典诗作,让我们从诗中去深入了解王维传奇的一生。全文篇幅3500字,大家喜欢可以点赞评论加推荐。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1)

王维,字摩诘出生在名门望族河东王氏,在那个年代,无论交友为官都很看重背后的家族,这也为王维日后经历有了坚实的后盾,王维自己也给力,没有在富贵乡给消磨中时间,打小就努力上进。

先天的条件,加上后天的努力,使得王维从小就工于书画,擅长音乐,写诗也是挥笔就来,小小年纪就有大大名气。在他少年辞家游历时,走到哪都受欢迎。当然除了有才,还得有颜,王维史书记载是美男子一位,“妙年洁白,风姿郁美”说的就是他。

身出名门,年少有为,风华正茂,所以这个阶段的王维那是豪气万丈,春风得意呀,这从他的《少年行四首》就能看得出了,字里行间弥漫着意气。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都快来吧,年轻人,今天全场王公子买单,继续喝酒继续嗨,接着奏乐接着舞,不要怕喝醉了没法回家,已经安排好宝马在楼下了,代驾也到位了。

其四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喝酒后就和大家说自己的梦想,你们不要看不起我这种富二代官二代,我初入职场就是禁卫军,我还要跟着大将军出征,虽然知道战场上九死一生非常辛苦,但是我不怕,就算死了也是值得。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2)

从715年离家赴京城,一直到720年科举落榜,双十年纪的王维一直是远离家人独自“京漂”,虽然是没有普通人的辛酸,但有普通人的情感。比如有一年的重阳,喝完雄黄酒后在异乡的王维就想起了山西老家的亲人,情到深处就给后世学生贡献了一首必背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往往最朴素无华的东西就容易打动人心,这首诗就是如此,时至今日,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想家白天念“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频率和晚上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频率相差无几,可想而知他这首诗有多好。

虽然王维在720年落榜了,但多年混圈子的经历,使得王维已经接触了大唐帝国最上层的圈子了,比如玄宗的兄弟宁王、薛王、岐王就经常找他喝酒撸串聊天。玄宗妹妹玉真公主更是另眼相看,有空就向王维请教,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到人生哲学,无所不谈。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3)

就这样王维想不红都难,王维本身就才华横溢,再经过身后这一大票人的转发点赞加推荐,次年王维就蟾宫折桂,状元及第,不过没有被授予禁卫军,也没安排去边关打仗,上面只是给王维安排了太乐丞的官职,主要负责皇家音乐和舞蹈的排练。

坏就坏在这,王维在彩排歌舞准备联欢晚会时居然私自看了只能皇上在场才能舞动的黄狮子,所以才干几个月的他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类似州郡中的仓库管理员。

以王维性格,加上他不到三十的年纪,在这个岗位怎么能待得住,好在这事也清闲,王维在接下来的五年一直是半官半隐,有事没事就在各大寺院酒楼,名胜古迹出没。直到731年自己妻子去世,让王维心如死灰,正式辞职开始了一段寄情山水的隐居和漫游大江南北的生活,他用心地观察和体悟着周围的一切,将美景融入自己的诗歌里,诗中也经常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非常具有诗情画意,让人读来感觉“诗中有画”。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4)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涧中的景色就这样通过诗人的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用精当的文字表现出来。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后松山后的秋天,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时的大唐繁荣昌盛,此时的王维经过几年在江南的生活,青山绿水渐渐平复了他伤痕累累的心,也渐渐从失意中走出来。

734年秋王维赴洛阳,在这期间献诗给张九龄求汲引,次年张九龄出任宰相时,拔擢王维为右拾遗,至东都任职。

737年张九龄因受李林甫构陷,王维则被视为张九龄朋党,加上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察访军情。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5)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条长河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圆圆的落日,在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沙漠里是如此荒凉,又是如此温暖,而远处的一道孤烟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见多了江南山水,来到塞外风光给了王维极大的震撼。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塞外有塞外的好处,没有朝廷中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王维在这里非常放得开,有的就是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偶尔做一个套马的汉子,有时也做一个弯弓射大雕的勇士。

等王维次年回到长安时,时局已大不相同,朝政上李林甫把持,他排除异己,他的好友一个个离长安这个名利场而去,或贬或自请。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生在世,聚散匆匆,好朋友要去安西,西去万里,再见遥遥无期,离别之时一定要多喝点酒,多说说话。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6)

740年,王维年至不惑,这一年,王维有很多好朋友离开了他,崔希逸抑郁而死;孟浩然因背疽复发而死;而他尊重的张九龄,也在家乡韶关曲江与世长辞。

经历了聚散无常的王维心灰意冷,在为官上,他并没有谄媚李林甫,他表现出了与世无争的态度,对他官场上的种种事情也不太关心。特别是进入天宝年后,他有事上朝,无事还家,抽空作作画儿,钻研钻研佛学,悉心经营他在终南山的辋川。750年,王维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偶尔也会叫上一两好友酌酒同话,说说从前的老朋友,感叹如今世事炎凉。

《酌酒与裴迪》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7)

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756年安史乱军攻占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不幸与一些京官被俘。安史叛军见王维这个大诗人,想要他出任伪职,替他们卖命。王维肯定不干呀,于是各种推辞,甚至还吃药取痢,假称患病来逃避。但安禄山对王维极为看重,专门派人迎接他到洛阳,拘于菩提寺,硬给他安排了一个伪职。

胳膊拧不过大腿,王维只能无奈打入敌人内部,被迫任一个身在敌营心在汉的官职。安禄山公司倒闭后,唐朝廷收复长安,对叛军秋后算账,王维也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他极力呈上,并且拿出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来证明自己还是心向大唐的。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抒发王维的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在加上朝中多人作保,他弟王缙平请求削籍为赎罪,王维才有惊无险的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8)

但此时的大唐,已经不是开元盛世时吏治清明、河清海晏,官场中处处钩心斗角,小人当道,王维已经看透了,他本来就向往隐逸生活,这段时间更是徜徉在山水田园,他经常也会一个人信步漫游,静静欣赏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尽显淡泊名利的风范。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上元二年(761年),自知时日无多的王维,仍作书信向亲友辞别,弥留之际也一直念叨此前的自己写的一首小诗《相思》,随后安然长逝。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也不知王维在生命最后一刻在思念什么,也许是他中年离自己而去的妻子,或一生中那些知己好友,又或是想起年少夕阳下的奔跑,那是他逝去的青春…不管如何,这一首《相思》传诵至今,几近家喻户晓。

王维经典禅诗40首(诗佛王维12首经典诗篇)(9)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或许,这就是人生最好的归处,而王维做到了。他一生虽然算不上是轰轰烈烈,但也算是个传奇的人物,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像他这么全能的人物,除了王维,再无其他。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