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1)

丨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丨首发于华商韬略

丨作者:毕亚军

虽然曾在竞选期间猛烈批评过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至今,已先后提名三位来自高盛的现任或前任雇员,成为其最核心的内阁及幕僚成员。分别是: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2)

财政部长:史蒂文•慕钦(Steven Mnuchin)

慕钦同志现年53岁,为高盛集团前合伙人,2002年离职创立对冲基金。特朗普确认参选美国总统之后,他出任了竞选团队的财务主管。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3)

请点击此处输首席策略师及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入图片描述

班农老兄当过美国海军军官,曾在高盛工作多年,还到好莱坞玩过票,也是极端右翼网站Breitbart新闻网站的主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认为,特朗普将带来的基建运动,将和1930年代的大建设一样激动人心,将比里根革命更将伟大。

一个公司出来三位总统内阁及幕僚大员,且个个位高权重,这样的高盛够拽吧!但这只是高盛影响美国政治经济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十年,高盛可以说是所有美国总统都绕不开、也离不开的人。有数据显示,美联储有四分之一的人是高盛的;美国财长、纽约联储主席更几乎被高盛垄断……人们说,高盛就是美国政经高官的“黄埔军校”!这些年,高盛雇员进入白宫,打入核心的还包括但不限于: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4)

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曾任高盛董事长、首席运营官;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5)

小布什及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长保尔森(Hank Paulson),曾任高盛首席执行官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6)

老布什政府经济及农业事务副国务卿、白宫副幕僚长;小布什政府贸易代表、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曾任高盛国际顾问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奥巴马政府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财政部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任高盛主题发言人片描述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8)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詹斯勒(Gary Gensler),曾任高盛金融资深合伙人

此处省去若干人……在世界其他地方,高盛的影响也是高屋建瓴,顶牛的大人物包括不限于: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9)

现任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曾任高盛(欧洲)副总裁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10)

意大利最受尊敬的政治家、前总理马里奥·蒙蒂(MarioMonti),曾为高盛做过国际顾问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11)

前加拿大央行行长、现任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曾为高盛效力10多年

为什么高盛这么拽?这自然与高盛在全球政治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有关。高盛为什么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原因很多,但下面这个故事是一个关键。

高盛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办,最初,公司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业务只是简单的商业票据交易。经过多年发展后,公司引入股票业务,并于1896年加入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然后迎来第一轮黄金发展期。

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华尔街崩盘,高盛也差点完蛋了。危机重重中,一个名为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的人挽救了高盛。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12)

1907年,出生贫民窟,时年16岁的西德尼•温伯格,是这样走进华尔街并被高盛录用的:

“我在早上8点钟的时候走进了交易广场43号。选择这栋楼开始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不过从外面看它是那么高大而光鲜。我坐电梯直达23层,从顶层开始,每个办公区我都走进去,用最谦卑的语调问:你们还招人吗?到下午6点,我已经走到了3层,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工作。高盛的办公区就在那一层,但是那天他们已经准备下班了。柜台上的一位员工告诉我没有什么职位可以给我的,但是我可以回来试试运气。”西德尼•温伯格回忆。

第二天早上,温伯格一早就回去试试运气了。“我仍然在8点准时走进大楼,准备从昨天暂停的地方接着再来。(高盛的)柜员莫里西先生召来了大堂清洁工贾维斯,问他:你需不需要一个助手?贾维斯当然乐意多个帮手,于是我就以5美元一周的薪水被聘为清洁工贾维斯的助手。

温伯格从清理痰盂之类的活儿做起,通过跑腿送邮件结识了高盛首位合伙人,成了能进领导家里“和仆人们一起吃饭”的人,并在其提携下成了传达室领班。再然后,他用20多年的奋斗,在1930年代的经济寒冬里成了高盛的最高管理者。

临危受命的温伯格在大萧条中对高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重整,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通俗地说就是: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钱不好挣,高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做业务赚钱,但业务依然不能停,甚至要做到更好,不能赚钱,那便去赚其他东西。

不赚钱的业务怎么做,又能赚到什么呢?温伯格的策略是:免费给客户提供服务乃至解决方案,以此赚到高盛的品牌,也在企业界赚到人情。

在他的带领下,高盛发挥自己的擅长,在正常赚钱业务之外,致力以免费的方式给企业乃至政府提供咨询、管理乃至交易服务,努力让大家认识高盛的态度和能力:挣不到钱,那就挣人情、挣品牌、挣关系,与大家一起共度时艰,放眼长远。

这期间,温伯格以身作则,冲在一线。他几乎每年要为将近30家企业提供服务,一年要参加几十场董事会议,每一场都精心准备,不但不赚钱,甚至还要自己倒贴差旅。这让他与很多顶级企业家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并赢得大家的尊重,还得到了“董事的董事”、“华尔街先生”等尊称。

数据显示,1930~1945年这15年,高盛的利润总和为零,但高盛在此期间的免费服务一直没停,有的企业,高盛甚至长达十数年为其免费服务。

通过这样的努力,高盛在财务报表的“零”利润背后,为后来的爆发积累了惊人的力量——当那些被它免费服务的客户真正有生意、有钱给它挣时,他们纷纷把生意和机会优先给了高盛,这也是高盛后来快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伯格本人的一个例子是,他亲自为福特汽车的继承人福特二世提供了长达9年的免费服务。最后的结果是,当福特二世决定将公司上市,他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高盛作为其股票发行的唯一承销商,并创造了当时的最大IPO及融资记录。

当时,福特是世上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就这一笔,高盛就算免费服务90年,也都超额赚到了。

也是在温伯格手中,高盛开始跟政府日益亲近。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华尔街大佬们几乎都不支持他,温伯格认为这正是高盛从对手们中脱颖而出的机会,他不但帮助罗斯福竞选,还成为其竞选委员会中筹措资金最多的委员。

后来,罗斯福赢了,高盛自然也就赢了,温伯格则被罗斯福邀请牵头成立了新政府的商务顾问及策划委员会,并成为委员会内唯一的投资银行家。后来,温伯格还被罗斯福任命为美国驻苏联大使,但洞察时局的他意识到反犹太主义正在苏联抬头,而自己就是犹太人,所以很快就谢绝了任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温伯格还出任过清算总行的主管,以战时爱国主义者的身份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但尽心尽力地为罗斯福服务。1942年,他又出任战时生产委员会主席助理,帮助罗斯福逃选战时可用的人才,被罗斯福亲切地称为是“抓壮丁的”,也就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福特二世。

高盛 未来十年(如何成为高盛帝国的关键人)(13)

从温伯格开始,高盛持续与美国甚至全球政府“勾搭”,并一步步走向了日后的“高盛帝国”,而到温伯格1969年去世时,高盛的帝国已基本初长成。

有句话叫,做事先做人,这位温伯格先生则为这句话写下一个注解:做事做人,都要长远、大气。

还有一个经验是:越是大家都困难的时候,越是交朋友、显本事,为长远打基础的时候。怎么交,怎么显,基础怎么打?温伯格的做法值得学习。

------END------

本文作者: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版权声明:版权归华商韬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获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