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丰盈,外在平和,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兹心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这是黄炎培送给儿子的座右铭。

意思是,做人做事,都要如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对待他人,要圆,要温和从容;对待自己,要方,要谨守原则。

为人处世,做到外圆内方,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1)

外圆,待人和气

鲁迅先生,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多是冷酷的。

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让人不由心生敬畏,感觉非常不好靠近。

而事实上,他是个温和且有趣的人。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写道:“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有一次,章衣萍的太太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看见在马路对面的鲁迅,就大声喊了他几声,但鲁迅没听见。

大家到鲁迅家里后,说起路上的事,鲁迅听后,一脸趣味地应道:“噢噢噢……”

见鲁迅这反应,大家都懵了:你这是做什么?

鲁迅笑着对章太太说:“你不是叫了我好几声么,我还给你呀。”

没想到,看似冷酷的鲁迅先生,其实是个随和有趣的迅哥儿。

这份随和里,有趣味,更有智慧。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随和的人,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快乐。

在随和中,我们可以拥有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无以伦比的智慧。

萨迪曾说:“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为人随和,能自觉地换位思考,不随意反驳他人,相处时便不会给人带来压力。

为人随和,世界都变得可爱起来,我们也将收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豁达心态。

做一个随和的人,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2)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3)

内方,原则硬气

牛顿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小财迷。

他拿出自己不多的零用钱借贷给别人,利息不高,但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牛顿还当过教授、炒过股,甚至研究过炼金术,可惜到最后都失败了。

公元1696年,牛顿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科学家。

当时的英国货币市场紊乱,在国际上也失掉了信誉。

新上任的英国财政大臣蒙特格,是牛顿的老同学。

他想借助牛顿的声誉提高货币的公信力,所以聘请牛顿担任英国皇家造币局副局长。

在这个位置上,他只要稍有邪念,就可以收获梦寐以求的财富。

但他没有这么做。

那时,在混乱的货币市场下,官员商人贿赂成风。

有一回,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派人送来了6000英镑,欲向牛顿行贿。

牛顿当场怒吼,要求对方立刻滚出他的办公室。

君子爱财,但取之应有道。

当周围的环境已经浑浊不堪时,依然坚持住内心的原则,需要莫大的勇气。

得罪人是难免的,但那一身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斯迈尔斯说过:“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在人生的航线里,掌好内心的原则之舵,才能不惧风浪。

人生之路纵横交错,唯有守得内心之严正,才能不在路途中迷失。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4)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5)

外圆内方,刚柔并济

电视剧《安家》中,“徐姑姑”曾评价自己是外圆内方。

他的随和,令所有与之相处的人,如沐春风。

他带领员工在早会唱歌,让店员们轻轻松松开启快乐的一天;

他不要求员工西装革履,穿衣舒适干净就好;

他为支持居委会大妈的街道工作,带着门店全员参加相亲大会……

徐姑姑在剧中的形象多是随和的,他总是照顾着身边所有人的情绪,柔情似水。

但当某些事情触碰到他的底线时,他的立场却毫不含糊。

相亲场上,一表人才的徐姑姑被多人看中,其中一个便是曲玲珑。

几次约谈之后,曲玲珑占便宜不成,恼羞成怒地讥讽徐姑姑:“你不就是一房中介吗?房中介不就是伺候人的吗?你把我伺候好了,我给你一单开开!”

对此,徐姑姑没有委曲求全,而是认真表示自己的工作并不低人一等,断然撤销了她的买房委托。

阚先生和徐姑姑虽然是好友,但他委托徐姑姑为婚外情人买房,徐姑姑拒不受理。

这种不正当的婚恋关系触及了他的忍耐底线。

面对触及自己内心道德标准底线的人与事,他说刚就刚,一点也不怂。

如何做到为人随和,又不失原则?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从不说硬话,从不做软事。”

面对善意,不说硬话,菩萨心肠;

面对恶意,不做软事,雷霆手段。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6)

外方内圆的处世之道(外圆内方是人生良方)(7)

外圆内方,人生良方

《论语·述而》中写道:“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意思是,孔子的形象是温和而严厉的,威严而不凶猛的,谦恭而安详的。

面对自己认可的人与事时,孔子是温和的;

当事情有悖于原则时,当严厉则严厉。

网上有句话说:“如果做人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珑、滚来滚去的‘O’,未免过于圆滑世故;如果做人只方不圆,是一个四处棱角、静止不动的‘口’,那就会寸步难行。”

在与外界相处时,要圆,要懂得适时地收起棱角,以和气待人。

但在原则问题上,要方,要做到坚守自己的底线,以硬气示人。

我们行走于世间,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免会有喧嚣吵闹,而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外界的平衡,便是我们一生都要书写的课题。

*注:配图来自Pexels

*作者:碧桐树,家有碧桐树,自引凤凰来。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